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下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一编之第一至第五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20)1、法律移植是指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
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术、规范、原则、制度和法律观念等),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2、法系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3、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为准则4、法律部门5 、大陆法系law system)19世纪初18041896法律制度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列的渊源久远和影响较大的法系6、法律(狭义)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7、法律原则8、法律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9、判例法10、法律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制定的或一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体系、内容上进行审查、分析和整理,并做出继续适用,需要修改、补充或废止决定的活动二、填空(22)1、法律规范的三要素是假定指示法律后果、。
2、根据法的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种。
4、不成文法是由国家而产生,主要有和两种。
5、按法的效力范围可以将法分为、两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6、我国法的溯及力问题,除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原则。
7、法律部门划分的主要标准是和。
8、按法律规范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和三种。
9、法系是依据法律的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10、法的要素被中国法理学界较为一致地认为,包括和。
三、不定项选择题(30)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法律意识 B法律行为 C法律规范 D法律关系2、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是()A具有规范性 B由国家创制 C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D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正确的表述是()A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B具有国家强制性C以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为内容D法是仅对特定人适用的规范4、按法的地位、内容、程序不同,可将法分为()A实体法和程序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根本法和普通法5、法与原始社会规范具有以下共同点()A都是社会规范B都属于上层建筑C都具有阶级性D都有强制性6、法律汇编是()A将某一部门的法律规范进行加工整理B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的变动C是一种立法活动D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文件按一定的标准汇编成册7、法的溯及力是指()A新法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的问题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是否有效的问题C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D新法颁布后对其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8、构成法律规范的要素有()A法律概念 B假定 C处理 D法律原则9、〈〈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使用其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这是()A授权性规范 B确定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10、一个法律条文()表述一个法律规范A 必须 B应当 C可能 D不可能11、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民族自治条例12、对法的强制力表述错误的是()A法具有强制力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基本特征之一B法的强制力来源于国家,以国家的名义由国家机关依法定的程序进行C 法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直接性D法的国家强制力不是保障法实施的唯一力量13、在法的三要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 )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范D法律条文14、规范本身并未规定行为规则,而是规定授权其他机关加以规定。
这种法律规范是()A确定性规范 B委任性规范 C准用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15、“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告诉的才处理”。
这一规定属于()A授权性规范 B强制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16、“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A义务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确定性规范17、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民族自治条例18、根据一定标准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为()A法律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律部门 D法系19、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20、下列属于实证分析方法的是()A 逻辑分析法B 阶级分析法C 语义分析法D 社会调查法四、简答题(18)1、简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概念与区别。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差异目前,世界各国沿用的法律体系基本上可分为二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中国内地采用的是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
欧洲大陆上的法、德、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属于大陆法系。
香港和英联邦国家采用的是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
两大法系的主要差异有:第一,法律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渊源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机关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以及本车参加的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司法判例。
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构成的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二,法律结构不同。
大陆法系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饮食的规范做统一的系统规定,法典构成了法律体系结构的主干。
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习惯用单行法的形式对某一类问题做专门的规定,因而,其法律体系在结构上是以单行法和判例2、简述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
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两者的区别为:①法学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而法律体系则是指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体系,属于社会规范体系范畴.这是两者的外在的本质区别.②法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比法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要大的多.③法律体系具有属国性,而法学体系则具有跨国性.两者的联系为:①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础.②法律体系也是法学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法律体系中新的法律内容的增加和扩充,便会促成新的法学体系内容的出现.③法学体系反过来也会成为法律体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根据.法的调整的内在内容.4、法律为什么必然具有继承性?5、法律亦属于一种文化,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物资资料的生产都证明了,法律有继承性。
,如果新法与旧法没有继承性,势必造成法律的断层,公众无法接受,司法机关与司法程序无法开展,社会混乱。
5、简述法律体系与法系的关系。
6、简述法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10)1、如何正确理解法的国家强制性?2、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法的本质属性。
法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1、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法的规范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⑴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⑵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法对行为的调整表现为一种规范性调整,而非个别性整.⑶法是反复适用的.法是在其生效期限内对其指向的对象反复适用的2、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 作为法的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为.法与道德,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整手段的重要区别在于,法仅仅调整和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不调整和约束人的内心思想,情感.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法是由国家创立的社会规范.国家创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即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创制出新的规范.国家制定的法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表述出来,二是认可,即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的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决所确认的规范以法律效力.法具有国家意志性,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普遍的适用性.法的统一性首先指各个法律之间在根本原则上的一致,其次是指除极特殊的情况外,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且该法律体系内部各规范之间不能相互矛盾.法的普遍适用性,即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世代沿袭并变成人们内在需要的行为模式.法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法属于"应然"的范畴,属于实然范畴的是规律.法律则告诉人们当某一预设(假定)的条件存在时,某种行为就可以做出(许可),必须做出(命令)或者不得做出(禁令)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保证实施的,社会组织的规章主要依靠社会组织的强制力来实施.,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的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既表现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也表现为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是衡量一项规则是否是法的决定性标准.当人们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时,法的强制力只是潜在的,不为人们所感知;而当人们的行为触犯法律规范时,法的强制力才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