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热量、内能区别与联系
物理意义是它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 有关,可以用它来鉴别物质。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同种物质在同种状态下比热容是相同 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无关,但物质的状态变化时比热容将随之改变。它表 示物质间容纳热量的能力的差异。 二、四者之间的关系 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 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 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即水烧开过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内能增加),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 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 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 会引起内能的变化。但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唯一标志,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项目 性质
关系
举例Biblioteka 状态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
温度
量
收热量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过程 热量
量
状态 内能
量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水沸腾 对试管内的水加热,蒸气
将软木塞冲出 晶体熔化,水沸腾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2、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 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 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会减小, 对外做了多少功,其内能就减少了多少,别的物体对其做功,其内能就增加,做了多少功, 其内能就增加多少。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 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 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 (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 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4、比热容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不同物质 吸热能力的差异,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对于质量相等,温度变化相同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 的物质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多,内能变化就多,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就少, 内能变化就少。对于质量相等,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比热 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大。当物体的温度、热量、内能等发生改变时,只要物质的状态不发 生改变,比热容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温度、热量、内能区别与联系
当学生学习完温度、热量、内能和比热容这几个物理量。当遇到相关的问题时,有很多同学 对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就模糊不清了,不能正确的理解解决问题。为了能让同学们便于理解和 很好的运用,我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总结如下: 一、它们之间的区别 1、.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 成的,并且在任何温度,任何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且分子间都存 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物质在任何温度,任何情况都有内能。所以,内能只能说 有,不能说无。 2、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动理论来看,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分子热运动越激烈,温度越高;反之温度就越低。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不 停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只是激烈程度的差异。所以,物体的温度是任何时候都有的,只是 高低的不同,没有无温度的物体存在。 3、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 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 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4、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既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吸 收或释放的热量(内能)。既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一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热 量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