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3章 声的世界》知识归纳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3章 声的世界》知识归纳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3章声的世界》知识归纳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程度可改变声音的音调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D.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 . 实验和推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声现象的探究中同时运用到该两种方法的是()A.固体能否传声B.真空能否传声C.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 . 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关于这种“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声音”是一种超声波B.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因此没有响度C.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相同D.这种“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 . 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遇到障碍物时,声会返回形成回声,电磁波不能B.我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是因为它们的响度太小C.轰隆的雷声预示着暴雨的到来,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不能传递信息D.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拨打手机,会发现手机的来电显示一直在闪烁,可是却不听到铃声,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5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6 . 下面关于几个课堂小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向右敲击玻璃瓶,音调会逐渐变高B.图乙中,敲打橡皮膜,烛焰晃动最大或最先熄灭的是最左边的蜡烛C.图丙中,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片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是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D.敲击右边的音叉,会观察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不仅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还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7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率高B.音色好C.响度大D.速度快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B.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D.乘客在火车站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时,安全线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容易被“吸”过去9 . 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振幅不同10 .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只要我们听到声音,就有物体在振动11 . 在交响乐团演奏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长笛吹奏时空气柱越短音调越低B.小提琴、大提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C.用力敲鼓时,鼓声响度大D.人们能通过音色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乐器12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能够传声D.高速路部分路段两侧设置透明板墻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3 . 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C.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14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15 . 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是,折射角是.若把水槽左端稍垫高一点,等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是,折射角是’,则()A.,’.B.=,’=.C.,’.D.,’.16 .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二、填空题17 . 在装满水的足够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______次响声,其中听到的第一次响声是通______传播过来的.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为______m.18 .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发声的物体在___,小华同学用手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声响,第一次轻轻地敲,第二次用力敲,第二次使桌子振动的__ (选填“振幅”或“频率”)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 。

19 . 某初中组织了一场消防逃生演习,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会迅速离开教室,广播的声音是由于音响设备的_____ 而产生的;同学们听到警报声就马上离开,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20 .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_产生的,经________传入人耳;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发生改变.21 .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为了揭开这个谜,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的里传来了“啪哧,喀嚓…”的声音.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__________(填“眼睛”或“耳朵”)来“看”东西的.除了蝙蝠,还有______________(说出一种)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_____人耳也听不到.22 . 华为与库卡公司联合推出5G@机器人项目。

如图是一主一副两机器人在展厅内表演打击乐。

吊钹在鼓棒的敲击下_____发声。

机器人用不同的力度击打吊钹,来改变声音的_____。

主机器人发出的无线信号通过_____传递给副机器人,同时完成打击动作。

23 . “智泉珠瀑”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近代诗人张琴在《题智泉观瀑图》中写到“绝壑悬泉听响雷,石门疑是五丁开”,诗中“响雷”是由泉水_____产生的,“响”形容声音的_____大(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4 .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产生的;(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中传播;(3)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

25 . 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________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___ .(填序号)26 . 如图为运载“渣土”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为保证交通安全,交管部门规定“渣土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3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渣土车”行驶3000m至少需要_____h.图中的6轮“渣土车”装载渣土后总质量为12t,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______N.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 Pa,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0.02m2,则该车装载渣土后对地面的压力不得超过___N.(g取10N/kg)27 . 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公路上的树木向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静止在地球赤道上方的同步通信卫星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三、实验题28 . 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如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A: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后,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_________遇冷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霜。

图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说明_________(选填“空气”或“真空”)传播了声音。

图C:用手_________(选填“轻”或“重”)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华在空气中不能听到划桌子声;控制声音响度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_________,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证明桌子能够传声。

图D: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观察到烛焰随着声音“舞动”。

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9 .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如图 1 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10m 间的通话,说明了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棉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 2 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选填符号 a、b、c或 d).②若选择琴弦 a 和 b,则是为了研究_____.③若有同学选择 c 和 d 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选填符号 a、b、c 或 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30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音叉和示波器研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