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记叙文写作(一)目标:能够写作记人为主的一般记叙文。

要点:1、能选取典型事例,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能恰当动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人物起衬托作用的环境描写等方法,能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当地进行议论和抒情。

例文解析我们的顺哥一听“大顺”这个外号,就让人觉得憨厚。

的确,沈欢太老实了,叫他“大顺”,他不但不生气,还冲你点头笑,好像他的真名就叫“大顺”似的。

叫“大顺”的沈欢,是因为他走队列总是手脚一顺儿。

开始叫这个外号可能带有一点嘲笑,但后来,这便成了同学们对沈欢的最亲切的称呼了。

“大顺”天生的大个儿,老实憨厚,又显得很老成。

于是,许多同学尊称他为大哥,叫他“顺哥”。

虽然称“顺”,但顺哥运气却很坏。

胳膊碰到黑板,造成骨折;篮球场上,也常被队友的传球砸到脑袋。

但最冤的,还是那次体育课——那天,男生分组打篮球,正打得激烈时,球飞出了球场,滚到跑道外的主席台前。

女生们正在跑道上测50米,顺哥去捡球,匆匆往回跑时,竟鬼使神差地把一个女生撞倒了。

顺哥抱着球,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

“你!过来!”老师的吆喝声把顺哥“揪”了过去。

他的脸一直红到耳根,眼睛从眼镜的下面不安地盯着地面。

“没看到女生在测试吗?球,没收!”说着,老师不容辩解地夺过了篮球。

顺哥嗫嚅着:“可是,我不是故……”“你是故意的!你明明见到她跑过来,你还撞她!下课来找我!”大顺呆呆地立着。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安慰他,给他出主意。

可他却决定向老师承认错误。

他站在老师身旁等了半天,可老师看也不看他一眼,面无表情地从他身旁走过。

透过顺哥的镜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眼中含着泪水。

这是不安的泪——他为被撞的女生担心;这是内疚的泪——他为丢了全队的球而自责;这是气愤的泪——他为老师对他的不公而委屈。

大顺,我们能理解你!平日那么憨厚老实的你,怎么会故意欺负人呢?你还是我们的大好人,憨顺哥!没有别的,只祝大顺哥皆顺,时时平安。

解析: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作者选取了体育课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写出了一位憨厚老实的中学生形象,表现了同学之间真诚的友情。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选材上。

碰到写同学的作文题,很多同学往往局限在从刻苦学习、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等方面找材料,选材面显得较为狭窄,一旦同学在这方面表现平平,作文就难免平淡枯燥。

本文的作者就突破了这一局限,从人物个性特点的“憨厚”二字入手,拓宽了选材的天地。

文章的一、二自然段介绍了顺哥绰号的来历,诙谐风趣;又说顺哥称“顺”却又偏偏不顺:接着紧扣此点,围绕顺哥在体育课是受委屈一事,自然流畅,而又充分展示了同学沈欢“老实憨厚”的性格特点。

为了表现同学的这一性格,作者也不失时机地恰当动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如:“他的脸一直红到耳根,眼睛从眼镜的后面不安的盯着地面”“他呆呆地立着”等,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记叙文写作技巧记叙文写作技巧1、彩笔描绘法●彩笔描绘法【提要】彩笔描绘法就是用文字把植物的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写出来,如同画一幅水彩画,五彩缤纷,赏心悦目。

●彩笔描绘法【特点】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

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

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彩笔描绘法【示例】我家有一株“朝天辣椒”,种在一个紫红色的花盆中,一尺多高。

“朝天辣椒”枝叶蓬蓬勃勃,青翠茂密,平整得像一片云松。

枝的顶部结着一撮一撮的小辣椒,下圆上尖,颗颗朝天。

这些辣椒,有的白中泛黄,有的青中透红,有的红得猩红,有的略带桔黄色,全都圆鼓鼓、亮晶晶的,真可说是五彩缤纷。

我很喜欢这株“朝天辣椒”,每天放学回家,总要看它几眼。

(《朝天辣椒》)●2、天女散花法【提要】天女散花法是从人物活动的场面中选择多个具代表性的人的动作进行描写的方法。

●天女散花法【特点】天女散花法是场面描写的一种方法。

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活动场面中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即每一个人的动作都要与确定的中心有关。

其次所选择的动作要有代表性。

这样,全篇文章才能有整体感。

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的动作,一般采用先总后分法。

先介绍动作的起因,再分述不同人物的动作。

●天女散花法【示例】〖1〗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小胖跳了出来说:“老师,给您拜年!”说完,他摘下棉帽,露出新剃的脑袋,恭恭敬敬地朝老师行了九十度的鞠躬礼。

老师的房间里,坐了许多学生。

这一下,大伙都乐了。

王刚手一抖,半杯茶水洒在身上,朱燕笑得用拳头直往晓玲肩上捶;晓玲呢,笑得直擦眼泪;高强一乐,眼镜差点掉下来;王老师笑得眉毛直抖。

(《拜年》)3、第三人称叙事法●第三人称叙事法【提要】第三人称叙事法就是作者在文章中,以旁观者的身份,用“他”或“他们”的人称来叙述事件经过,交代人物的经历。

●第三人称叙事法【特点】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叙事法【示例】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

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皮鞋匠连忙站起来让座。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弟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这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月光曲》)●第三人称叙事法【说明】这篇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因此叙述时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文章既写了贝多芬所闻:在小路上散步,听见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听见兄妹俩的谈话,看到微弱的烛光下,男的在做皮鞋,旧钢琴前面坐着个眼睛瞎了的姑娘;又写了兄妹俩的见闻:皮鞋匠看见陌生人进来,站起来问;盲姑娘听见贝多芬弹琴入了神;皮鞋匠看见妹妹听琴时睁着大大的眼睛。

文章既写了贝多芬的心理活动,好像面对大海,月光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样写,充分表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为人民演奏,为人民创作的高尚品格。

4、第一人称叙事法●第一人称叙事法【提要】第一人称叙事法就是作者在文章中以“我”或“我们”的身份来叙述所见、所闻、所历,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告诉读者。

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5 、动静结合法【提要】动静结合法就是把人物静态时的外貌特点和行动时的动作特点结合起来写,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动静结合法【示例】老水牛爷爷的影子又出现在我面前了: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着花白的络腮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一只黄毛狗老跟在他的后面,寸步不离。

(《老水牛爷爷》)6、动态速写法●动态速写法【提要】动态速写法就是把人物动态过程中的神态、表情迅速地描述出来。

●动态速写法【特点】速写是绘画的一种方法,即一边观察,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勾画出来。

动态速写法就是把人物动作过程中神态和表情的最主要的特点写下来。

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求抓住人物动作过程中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一个镜头进行描述,好像是作者用照相机拍下的一张彩色照片。

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时,既要用简笔勾勒出人物神态和表情的特点,还要适当地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

●动态速写法【示例】〖1〗其中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在仙台》)〖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边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少年闰土》)作文:以“家中怪事(好事,愁事)多”为话题,写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以记叙为主,选取二三件典型事例,在记叙基础上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不少于800字。

近年来考场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每年各省的中、高考作文中诞生了不少的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为各界人士交口赞誉。

但在那些高考满分作文以外的大部分考生作文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把“文体自选”兑现成了“文体自创”。

当然,真能够创造一种新颖的文体那倒是一件可喜之事,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不少数量的考卷属于“四不象”文体,写出的多是一些“散体文”、“杂交文”。

记叙文是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步学写作文时就开始练习的文体,应该是一般考生最能得心应手的文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