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体检评分标准

腹部体检评分标准

(3)季肋点、肋腰点:部位(每个点各0.5分,共1分)、方法(0.5)、结果描述(0.5)
4、肝脏触诊:
(1)单手触诊:方法(1)、手法(1)
(2)双手触诊:方法(1)、手法(2)、结果描述(2)
5、脾脏触诊:部位(1)、手法(2)、结果描述(脾肿大时三线测量法)(1)
6、肾脏触诊:部位(0.5)、手法(1)、结果描述(判断肾下垂)(0.5)
4、体检结束后手卫生(流水洗手、或者快速洗手)(0.5)
8、提问
10
(提问2个相关问题)
注意:
1、主要参考书是卫生部规划教材,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2、结果描述:根据检查内容,进行描述,如:“腹部形态与轮廓”,可以描述为:“腹部对称(一般指左右对称、上下径相近),呈蛙腹,提示有大量腹水的可能(结合叩诊等可以确定)”
3、脾和胃泡鼓音区叩诊:方法(3)、结果描述(1)
4、肾区叩击痛:叩诊部位(1)、叩诊手法(1)、结果描述(1)
5、膀胱叩诊:叩诊部位(1)、叩诊手法(1)、结果描述(1)
6、触诊
34
基本要求:触诊的顺序(2);手温暖(冬天)(0.5);触诊时手的协调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前臂的协调运动)(2)
6、胃型、肠型和蠕动波:观察部位(0.5)、观察方法(0.5)、结果描述(0.5)
7、腹部搏动:观察部位(0.5)、鉴别搏动的来源(0.5)
4、听诊
12
基本要求:体位正确(0.5);听诊时间适当(1)
听诊内容:
1、肠鸣音:听诊部位(1.0)、听诊的结果描述(肠鸣音次数、音调、性质等)(1.5)
2、振水音:听诊部位(1)、具体的听诊方法(1.5)、听诊结果描述(振水音阴性、或者阳性)(1.0)
3、视诊
10
基本要求:体位正确(0.5)、光线良好(0.5)、视线正确(0.5)
视诊内容:
1、形态与轮廓:观察方法(0.5)、结果描述(1)*
2、呼吸运动:观察方法(0.5)、结果描述(0.5)
3、腹部皮肤:观察方法(0.5)、观察内容(0.5)
4、脐部:观察内容(1)
5、腹壁静脉:观察部位(0.5)、血液流向判断(1)
3、为了减少对病人的翻动,在保证体检内容没有遗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改变体检进行的顺序。
触诊内容:
1、腹壁紧张度:触诊部位(0.痛及反跳痛:触诊手法(1)、结果描述(0.5)
3、几个主要部位的压痛:
(1)胆囊点压痛和Murphy征检查:检查部位(0.5)、手法(1)、结果描述(1)
(2)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部位(每个点各0.5分,共1分)、方法(0.5)、结果描述(0.5)
叩诊内容
1、移动性浊音叩诊:叩诊方法(3.0)、结果描述(1)
2、肝叩诊:
(1)肝上界叩诊:方法(1)、叩诊结果描述(1)
(2)肝下界叩诊:方法(1)、叩诊结果描述(1)
(3)肝上下界测量:方法(0.5)、结果(0.5)
(4)肝区叩击痛:方法(间接叩诊1、直接叩诊1、叩击部位2)、叩诊结果描述(1)
7、膀胱触诊:部位(0.5)、手法(1)、结果描述(0.5)
8、腹部肿块:手法(2)、结果描述(2)
7、流畅性
2
1、过程流畅、没有过多的停顿、翻动病人的次数和幅度适当(0.5)
2、注重人文关怀:检查过程中有语言交流、手法轻柔、手温暖、没有长的指甲(可能导致皮肤损伤)(0.5)
3、检查结束时,协助整理好病人的衣服、床单等,并对病人的配合表示感谢(0.5)
3、血管杂音:听诊部位(腹主动脉和肾动脉听诊0.5、脐部扩张静脉听诊0.5、肝脏和肿块的血管杂音听诊等0.5)、听诊结果描述(1.0)
4、摩擦音:听诊部位(0.5)、听诊结果描述(0.5)
5、搔弹音:听诊方法(0.5)、听诊结果描述(0.5)
5、叩诊
24
基本要求:扳指正确(1);叩诊力度(1)和频率正确(1)
腹部体检评分标准
项目
总分
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
1、准备
3
仪表整洁、帽穿戴整齐(0.5)、态度和蔼(0.5)、必要的交流(1)、洗手(1)
2、体位
5
1、医生站位(1)
2、病人体位:自然平卧于检查床上,双上肢平放在身体两侧(0.5),双下肢屈曲(必要时放平)(1),衣服暴露适当(1);自然呼吸(0.5)。告知病人,必要时需要翻动体位,以取得配合(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