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简介
谢谢观赏!
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 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便 是‚自己人‛。据说在异地,人们很忌惮潮汕 人,因为一句潮州话,就把原本陌生的潮人拉 到了一块儿,扭成了一股绳。潮汕话成为民系 认同的重要纽带,在这一点上,广州方言没法 相提并论,因为它已经完全失去了维系民系族 群的功能。古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这一思想落实在潮人的行动上,并得到了彻头 彻尾的贯彻。潮人在外面的成功,潮汕话的纽 带功能虽不是唯一的原因,无疑是很重要的原 汕地区地处‚省尾国角‛,由于特殊 的地理位置,潮汕话中至今仍保留大量 的古汉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古词古义, 也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和神传文化的内 涵。 由于它分化、形成的年代比较早,分化 出来以后其发展、变化又较为缓慢,所 以保存了较多的古代汉语的语音特点, 远远超过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姓氏专用音‛:那就是潮汕话的‚一 字多音‛充分体现在了姓氏上,如 ‚王‛、‚许‛、‚谢‛、‚陈‛等, 和正音相差都比较大,这同样是为了避 免姓名和字本义在读音上产生歧义。如 ‚王府井‛,到底是郡王的府,还是王 氏人家的府,至今北京人也有混淆的。 但换在潮汕话,这绝不会混淆。
特点三:凝聚力的纽带
表达方式:据考证,在现今潮州方言语汇 中有不少是见之于秦汉或唐宋的古籍中, 如:‚东司‛、‚翘楚‛、‚姿娘‛、 ‚腰佝‛、‚书册‛、‚眠起‛、‚起 厝‛……等等。
口语:潮汕话中有许多口语和古汉语相同, 而与现代汉语不同,如:食茶(现在的汉 语叫喝茶或饮茶)、沽酒(打酒)、行 (走)、走(跑)、勿(不要)、伊(他 或她)、打秩(收拾、教训)等等。
变调规则:潮汕话八声,每声放在另一个 字前都有其对应的变调,它虽然让外地人 掌握得最为头痛,但其实它却有着一个相 当好的作用,那就是断句的时候相当明确, 避免了歧义。比如说‚老黄狗肉‛,到底 是‚老黄卖的狗肉‛还是‚老黄狗的肉‛? 那就看‚黄‛字变不变调:变调,那就是 跟‚狗‛字,‚老黄狗‛成为一词;不变 调,那就是不跟‚狗‛字,‚老黄‛、 ‚狗肉‛各为一词。而普通话、粤语也有 其变调,但是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为了强 调某个音或者某个字。
古文化:潮汕话还保留了许多神传文化中修炼 与信仰的内涵,如:出世(出生),老去(逝 世),未来事先知(指具有宿命通功能,能预 知未来之事),圣公嘴(指有功能的人说的话 能把事定住),还有冤业(冤孽),‚道‛ (道行)‛,等等。 其中潮汕口语说的‚道‛、‚道行‛,往往指 人有过人之处,例如:‚这个人过‘道行’, 一篇文章看了一遍就能背下来。‛但‚道行‛ 一词却来源于修炼文化。 还有‚叔恶‛(积恶),‚积‛字潮汕土音念 ‚叔‛,潮汕人看到有人做坏事往往会感叹着 说:‚叔恶啊‛,或者说:‚过‘叔恶’啊, 把人打成这样!‛;或者老人经常教育子孙说: ‚要做好人才有好报,千万不要做‘叔恶’ 啊‛;‚做‘叔恶’会累及子孙呀!‛等等。
特点二:难学习
一字多音:同一个字,说话时一种念法, 读书时又有一种读音,这种‚文白异读‛ 现象比客家方言更多。根据中国科学院语 言研究所编《方言调查表》有3758个单字, 若按海丰话来读,其中‚文白异读‛的竟 占了一半,折射出潮汕方言的古代文化光 辉。另外,很多古代词汇也沉积在潮汕方 言中,如粥曰‚糜‛,筷子曰‚箸‛,晚 曰‚晏‛,瘦曰‚疮‛,泥曰‚涂‛,晒 曰‚曝‛,婆婆曰‚大家‛,儿媳曰‚新 妇‛,扫墓曰‚过纸‛等。
福佬话(潮汕话)
10国商一 10国贸四
福佬话(潮汕话)是广东的第二大方言, 使用的人口近2000万,仅次于粤语。 福佬话,也称潮汕话、潮汕方言、潮州 方言,原以潮州话为代表,现以汕头话 为代表。潮汕话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 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 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多,语言生动 又富有幽默感,与其他语系相 比有很 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