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1000建筑工程技术要求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建筑中,属公共建筑的是()。
A、宿舍B、宾馆C、住宅D、公寓2、住宅建筑按层数分,()层为多层住宅。
A、3B、6C、9D、113、下列设备系统中,()不属于弱电系统。
A、通信B、信息C、照明D、报警4、影响建筑构造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
A、装修标准B、人为因素C、技术因素D、荷载因素5、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的高度计算。
A、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B、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女儿墙C、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D、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6、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有()。
A、化粪池B、挡土桩C、雨篷D、花池7、室外楼梯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m。
A、1.00B、1.05C、1.10D、1.158、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
A、老年人生活用房B、居室C、游戏厅D、电影厅9、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
A、框架柱中B、框架梁中C、框架梁柱节点D、框架楼板内10、按照抗震要求,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正确的是()。
A、一级不宜大于200mmB、二级不宜大于250mmC、三级不宜大于280mmD、四级不宜大于300mm11、按照抗震要求,超过2层时的圆柱直径正确的是()。
A、一级不宜小于500mmB、二级不宜小于450mmC、三级不宜小于400mmD、四级不宜小于350mm12、一级设防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构造要求规定是()。
A、不应小于15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B、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C、不应小于17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D、不应小于18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13、按照抗震要求,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的规定正确的是()。
A、一级不宜大于150mmB、二级不宜大于200mmC、三级不宜大于250mmD、四级不宜大于350mm。
14、多层砌体房屋的地震破坏部位主要是()。
A、地基B、圈梁C、楼板D、墙身15、下列多层砖砌体房屋楼梯间构造要求不正确的是()。
A、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B、8度地震设防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C、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楼梯D、6度及以下地震设防时方可采用无筋砖砌栏板16、多层砖砌体房屋的墙厚240的构造柱构造要求的最小截面为()。
A、120mm×240mmB、180mm×240mmC、240mm×240mmD、370mm×240mm17、多层小砌块房屋6度以下地震设防时的芯柱竖向插筋不应小于(),并贯通墙身与圈梁连接。
A、1φ12B、1φ14C、2φ12D、2φ1418、下列荷载中,属于偶然荷载的是()。
A、结构自重B、爆炸力C、雪荷载D、风荷载19、下列荷载中,属于永久荷载的是()。
A、结构自重B、爆炸力C、雪荷载D、风荷载20、建筑结构设计时,对永久荷载应采用()作为代表值。
A、组合值B、标准值C、频遇值D、准永久值21、结构的计算简图中,细长杆件的内力只与杆件的()有关。
A、截面宽度B、截面高度C、截面面积D、长度22、承受轴向压力的细长压杆,其()。
A、压力越大,稳定性越好B、压力越大,稳定性不变C、压力越小,稳定性越好D、压力越小,稳定性越差23、铰结点的各杆可以绕结点自由转动,受力不会引起杆端产生()。
A、弯矩B、拉力C、压力D、剪力24、结构的()是指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的性能。
A、安全性B、耐久性C、稳定性D、适用性25、结构的()是指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A、稳定性B、安全性C、耐久性D、适用性26、能约束竖向、水平和转动的支座是()。
A、可动铰支座B、固定铰支座C、固定支座D、自由支座27、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对其跨中位移的影响最大。
A、梁的跨度B、梁的截面C、梁的支座D、梁的材料28、临时性结构的正常设计使用年限为()年。
A、5B、25C、50D、10029、防水砂浆不适用于()的工程。
A、结构刚度大B、建筑物变形小C、处于侵蚀性介质D、抗渗要求不高30、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普通房屋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为()年。
A、40B、50C、60D、7031、硬聚氯乙烯(PVC-U)管不使用于()。
A、排污管道B、雨水管道C、中水管道D、饮用水管道32、按层数分类,地上十层的住宅属于()。
A、低层住宅B、多层住宅C、中高层住宅D、高层住宅33、下列建筑中,属公共建筑的是()。
A、宿舍B、宾馆C、住宅D、公寓34、十层住宅按建筑层数分,属于()。
A、低层B、高层C、多层D、中高层35、高度为26m的单层体育馆,属于()建筑。
A、低层B、高层C、多层D、单层36、建筑物按其使用性质分为()和工业建筑。
A、民用建筑B、居住建筑C、超高层建筑D、公共建筑37、住宅建筑按层数分,()层为多层住宅。
A、3B、6C、9D、1138、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承受()和侧向荷载、。
A、水平荷载B、垂直荷载C、竖向荷载D、地震荷载39、将建筑物内部划分为不同单元的是()。
A、外墙B、门C、内墙D、玄关40、下列设备系统中,()不属于弱电系统。
A、通信B、信息C、照明D、报警41、建筑物的围护体系中,不包括()。
A、屋面B、内墙C、门D、窗42、建筑设备体系通常不包括()。
A、给排水系统B、供电系统C、燃气系统D、智能系统43、影响建筑构造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
A、装修标准B、人为因素C、技术因素D、荷载因素44、下列不属于影响建筑构造的人为因素的是()。
A、火灾B、雨淋C、噪声D、机械振动45、不属于影响建筑构造的建筑标准是()。
A、装修标准B、设备标准C、施工方法D、造价标准46、在确定构造做法时,应注意节约的建筑材料中,不属于建筑三大材料的是()。
A、钢筋B、水泥C、砂石D、木材47、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的高度计算。
A、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B、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女儿墙C、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D、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48、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坡屋顶应按()的高度计算。
A、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B、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女儿墙底部C、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D、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49、不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属于地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是()。
A、地下室进排风口B、集水井C、地下室进出入口D、化粪池50、在人行道路面上空,2.5m以上允许突出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m,并不应大于()。
A、1.0mB、2.0mC、3.0mD、1.5m51、在人行道路面上空,5m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
A、1.0mB、2.0mC、3.0mD、1.5m52、当楼盖或屋盖的下悬构件影响有效使用空间,室内净高的计算应按()。
A、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楼地面毛坯面至下悬构件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C、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的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D、楼地面毛坯面至下悬构件的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53、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
A、老年人生活用房B、居室C、游戏厅D、电影厅54、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房屋,室外地面标高为-0.300m,屋面面层标高为18.000m,女儿墙顶点标高为19.100m,突出屋面的水箱间顶面为该建筑的最高点,其标高为21.300m。
该房屋的建筑高度是()m。
A、18.300B、19.100C、19.400D、21.60055、超高层民用建筑设置的避难层(间),其净高不得低于()。
A、1.5mB、2mC、2.5mD、3m56、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A、0.5B、0.6C、0.8D、1.057、描述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目标正确的是()。
A、小震不坏B、中震可用C、大震可修D、特大震不倒58、下列关于“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说法正确的是()。
A、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59、抗震构造要求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mm。
A、150B、200C、250D、30060、按照抗震要求,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正确的是()。
A、一级不宜大于200mmB、二级不宜大于250mmC、三级不宜大于280mmD、四级不宜大于300mm61、按照抗震要求,抗震等级为三级时,某梁截面高度为300mm,则该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为()。
A、400mmB、500mmC、600mmD、800mm62、按照抗震要求,抗震等级为三级时,某梁截面高度为500mm,纵筋直径20,则该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
A、125mmB、120mmC、150mmD、160mm63、根据抗震要求,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三四级不应少于()。
A、2φ14B、2φ12C、4φ14D、4φ1264、根据柱的抗震构造要求,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
A、300mm,350mmB、350mm,400mmC、350mm,450mmD、450mm,500mm65、根据柱的抗震构造要求,柱截面边长为500mm,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66、按照抗震要求,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
A、10%B、20%C、25%D、30%67、按照抗震要求,柱的纵向钢筋配置规定正确的是()。
A、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B、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C、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3%D、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在柱端的箍筋加密区68、一级设防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构造要求规定是()。
A、不应小于15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B、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C、不应小于17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D、不应小于18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69、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