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道路结构升级工程) 项目建议书XX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 项目简介水泥路(道路结构升级工程)主要包括水泥路、利材街和新一头道街三条道路以及化工堤跨越水泥路的龙江闸口桥、水泥路跨阿什河支流处水泥桥两座桥梁。
1.1.1 工程现状现状水泥路起点哈东路,终点水泥厂,全长4000米,机动车道宽8-10米,无人行道。
由于该段道路没有排水管线,道路内涝严重,加之通行车辆大部分为重载货运车辆,道路结构已严重破损,车辆通行困难。
利材街和新一头道街位于水泥南端,与水泥路、哈东路形成环路,为水泥路重要分流通道。
两条道路现状机动车道宽8米,与拟改造水泥路18米机动车道宽度不匹配,本次拟作为水泥路支线同步升级改造。
龙江闸口桥为化工堤上跨水泥路桥梁,原结构为2跨斜板梁结构,跨径8米,且和水泥路斜交,实际桥下机动车道净宽每跨仅6米,与拟改造水泥路18米机动车道宽度不匹配,本次拟拆除拓宽重建。
水泥桥为水泥路跨阿什河支流桥梁,原结构为5跨简支梁,跨径20米,桥梁全长100米,宽10米,与拟改造水泥路18米机动车道宽度不匹配,本次拟进行拓宽升级改造。
1.1.2 工程简介水泥路位于哈市道外区,道路为南北走向,工程起点为哈东路,终点为堤顶路,全长5714米。
拟改造水泥路机动车道采用一幅路断面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标准,机动车道宽18米,两侧各3.5米人行道,道路全宽25米。
利材街道路为东西走向,西起水泥路,东至新一头道街,全长410米。
新一头道街路道路为南北走向,南起哈东路,北至利材街,全长410米。
拟改造利材街、新一头道街机动车道均采用一幅路断面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标准,机动车道宽16米,两侧人行道满铺至建筑物。
原龙江闸口桥拆除新建,新建桥梁上部采用2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梁形式,跨径30米,桥宽12.4米,下部采用盖梁、桥墩以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
水泥桥拓宽改造拟建在原桥基础上(原桥宽12米)两侧各加宽10m。
加宽部分桥梁上部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板梁形式,下部采用盖梁、桥墩以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
扩建后桥梁全宽为32米。
1.2 项目建设必要性水泥路位于我市东部,它连接哈东路、沿江景观路和堤顶路,是我市东部路网体系的重要道路。
该段道路不仅承担着XX水泥厂、红光锅炉厂等沿线大型企业的重要交通功能,而且是我市市区通往万顷松江湿地的主要旅游通道。
现状水泥路交通需求以周边大型企业的重载运输车辆为主,由于道路狭窄,路基翻浆破损严重,车辆通行缓慢,经常出现拥堵现象,严重制约着道外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我市出城口的形象,也不能承担万顷松江湿地的旅游通道的责任。
该段道路拓宽改造后,将彻底改善该段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同时可与哈东路、堤顶路、小白鱼泡支路以及东巨路形成我市东部沿江地区旅游环路,完善东部沿江区域路网结构,有效缓解哈东路、先锋路等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同时该段道路改造后将成为市区通往万顷松江湿地的主要旅游通道,对于带动道外区沿江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XX东部项目建设的交通支持。
我市东部地区幅员辽阔,产业众多,旅游和土地资源丰富,交通需求量巨大。
目前,XX东部地区主要有万顷松江湿地、天恒山风景区、伏尔加庄园等旅游资源;省农科院万亩农业产业化基地等大型试验基地;集装箱物流园区等大型物流基地以及团结镇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镇等项目。
通过对水泥路等道路工程的建设,在XX东部区域形成4横4纵1环的交通网络新格局,根本改善东部郊区的交通状况,区域交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交通便捷程度得到根本改观,从而达到盘活周边土地资源,带动小城镇发展,激活万顷湿地、天恒山等旅游资源开发、推进省农科院万亩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完善集装箱大物流交通网络的目的。
二是完善城市路网,改善出行条件。
XX东部地区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铁路、阿什河等对区域的分割,使得XX东部地区交通始终没有较为成型的路网格局。
周边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出行困难。
水泥路以及相交道路的修建可以在XX东部地区形成一个主干路网骨架,完善该区域的路网格局,改善周边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的出行环境。
三是改善哈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由于城市空间在二环路以内过于集中,造成土地成本过高,人口过于集中,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城市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
江南、江北由于交通不畅,成为哈市“两岸繁荣”战略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泥路的建设一方面为搬迁到城市外围的人群和工厂企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渠道,另一方面也使城市中心区拥有了更多的绿地、公园和各种休闲空间,提高了城市可达性和城市的交通效率,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水泥路建设为实现XX东部地区“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有助于改善该地区投资环境,有效地落实“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目标。
四是促进土地升值。
从国内外城市发展建设经验以及哈市自身实践看,以路桥建设促进周边土地增值,带动房地产业发展,再以房地产拉动土地增值,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是一条非常成功的城市发展之路。
本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土地转让、土地级差、土地隐形收入等获取一定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重新调整城市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水泥路建成后,中心区可达性将大大提高,交通轴周边地区土地由很大的潜在升值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为保证XX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两岸繁荣,实现哈市经济腾飞,落实城市路网规划,加快城市发展建设步伐,水泥路升级改造是必要的。
1.3 交通量预测1.3.1 交通量预测根据拟建项目内居民出行量及交通出行方式预测结果,推算本项目各个预测年度内的远景交通量,具体见下表:对未来时段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其预测的基本参数和预测结果情况如下:(1)20XX年至2021年,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略有趋缓,此期间的交通流量增长率前5年为10%,后5年约为5%,此期间到20XX年的预测日交通量为38438辆。
(2)2021年至2031年,根据规划XX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平稳增长,此期间的交通流量增长率为5%,到2031年的预测日交通量为50708辆。
表3-8 拟建远景日交通量预测表单位:(pcu/d)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定,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Nh= Nda·k·δ式中Nh—设计小时交通量(pcu/h);Nda—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pcu/h);k—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k=8%;δ—主要方向交通量与断面交通量的比值,δ=0.6;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得本项目各预测年度内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具体结果见下表:表3-9 拟建项目设计小时交通量预测表单位:(pcu/h/单向)1.3.2 通行能力测算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下表:表3-10 一条车道可能通过能力不受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N=c a×p Nm式中N—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ma—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主干路:c a=0.80;cN—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pcu/h);p本项目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p N=1690;则单向一车道的通行能力为:N=0.80×1690=1352(pcu/h)m需要车道数为:N=2434/m N=1.8,所以需要单向四车道可满足通行能力的需要。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到2031年本项目设计小时交通量为2434pcu/h,处于单向2车道道路适应范围内,因此拟建项目应按照双向4车道标准进行建设。
2 项目范围、内容、拟建规模2.1 工程范围水泥路(道路结构升级工程)包括水泥路、利材街和新一头道街三条道路以及化工堤跨越水泥路的龙江闸口桥、水泥路跨阿什河支流的水泥桥两座桥梁。
水泥路位于哈市道外区,道路为南北走向,工程起点为哈东路,终点为堤顶路,全长5714米。
利材街道路为东西走向,西起水泥路,东至新一头道街,全长410米。
新一头道街路道路为南北走向,南起哈东路,北至利材街,全长410米。
龙江闸口桥为化工堤上跨水泥路桥梁,位于水泥路中部,全长60米。
水泥桥为水泥路跨阿什河支流桥梁,位于水泥路北段,全长100米。
2.2 拟建方案设计标准2.2.1 技术标准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该路的位置、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确定水泥路为城市主干路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50km/h。
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设计年限:20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5年基本地震烈度:6度,按7度进行构造设防道路荷载:BZZ-100型标准车桥梁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按规范CJJ 77-98取用2.2.2 项目内容及规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道路工程:1)平面及横断面设计水泥路位于哈市道外区,道路为南北走向,工程起点为哈东路,终点为堤顶路,全长5714米。
拟建水泥路机动车道采用一幅路断面形式,双向四车道标准,机动车道宽为18米,两侧各3.5米人行道,道路全宽25米。
利材街道路为东西走向,西起水泥路,东至新一头道街,全长410米,红线宽度为30米。
机动车道16米宽,双向四车道标准,人行道满铺至建筑物。
新一头道街路道路为南北走向,南起哈东路,北至利材街,全长410米,红线宽度为30米。
机动车道16米宽,双向四车道标准,两侧人行道满铺至建筑物。
2)路面结构——4cmAC—16F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5cmAC—20F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AC—25C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三灰碎石——20cm二灰碎石——20cm二灰土3)人行道:——6cm 彩色防滑步道板——3cm M10水泥干拌砂——10cm C15水泥混凝土——人行道总厚度24cm。
4)工程量表(2)桥梁工程龙江闸口桥为化工堤上跨水泥路桥梁。
现状为两跨8米跨径的斜板梁桥,桥梁宽度为12.4米。
工程方案拟将旧桥拆除,新建龙江闸口桥,桥宽12.4米,跨径组合为2x30米。
桥墩布置于水泥路中央分隔带中。
上部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梁,下部采用盖梁、桥墩以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
水泥桥跨越阿什河支流桥,原桥宽度为12米,跨径组合为5x20米,桥跨总长度为100米。
工程方案拟对原桥两侧加宽扩建,扩建后桥梁全宽32米,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桥,下部采用盖梁、桥墩以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
(3)配套工程1)排水工程:新建排水管线新建雨水管道一览表2)照明工程:全线双侧新建路灯,共400基。
3)交通工程:全线新建交通标志和标线。
4)绿化工程:全线新植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