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公害大米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无公害大米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无公害大米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述(一)项目所处的技术领域实施无公害优质大米产业化开发项目,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业政策,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增强农民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各类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持续发展,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农村经济长足发展,确保农民增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无公害优质大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实施无公害大米产业化开发项目,是省、、县关于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产品加工升级的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打破国际贸易“绿色堡垒”扩大产品出口,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依托项目地区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和无公害产地认证优势,围绕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搞好无公害优质富硒稻米的精加工,提高种植优质水稻的经济效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食味上佳、粒形整齐、色泽莹白、透明度强、软硬适中、粘性强度,富含人体必需的稀有元素——硒无公害优质大米。

随着我国水稻生产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已基本结束了靠数量发展的阶段,进入了高效种植、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为此,本项目建设内容为:一是建立 10 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引进水稻优良品种,提高大米品质,保证稻米加工企业原料供给;二是推广适合于无公害优质稻生产的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料,引进推广高效低毒、残留少的农药,保证稻米达到无公害标准。

三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稻米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稻米加工技术水平和大米产品的质量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稻米加工的经济效益;四是改建、扩建企业稻米加工设施,增加库容和生产能力,保证农户稻谷的收购加工,解决农民卖粮难和经济效益低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繁荣农村经济做出贡献。

(三)项目的技术水平本项目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理由:一是在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上,采用国家推广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引进优貭水稻新品种。

二是推广适合于无公害高效低毒、残留少的农药;三是粮食加工企业革新改进大米加工工艺,引进推广无污染的大米加工设备;四是采用优质大米包装技术研究成果,包装材料密封、防潮、无污染、无异味,在包装设计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突出无公害大米特点,塑造鲜明独特的场形象。

(四)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目前,本项目先导工程已经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充分扎实,发展势头迅猛,项目目前已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一是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二是进行了硒资源普查工作,为优质大米生产奠定了基础;三是完成了 10 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的规划,设计工作;四是完成了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五是完成了 20 个无公害水稻种植协会的组建工作,进行了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签订了订单合同。

在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建设上,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了国内最先进的优质稻米深加工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并进行了生产运营和消化吸收、创新;完成了部分厂房修建和改造,完成了企业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取得了国家产品质量安全(QS)和无公害产地认证工作;完成了销售网络建设,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扩初设计工作;完成了项目环保评价工作,完成了项目代款工作。

此外,XX 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项目地区无公害水稻产业化进程,为促进优质稻米产业突破发展,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抓起,夯实部门责任,以强有力的措施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了组织保障体系。

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级级有目标、层层有责任、户户有任务、人人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是建立了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服务体系。

以农技推广队伍为依托,选派科技特派员,成立了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服务队,编制了《XX 县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适用技术得到不断普及。

三是建立了检查考核体系。

无公害水稻产业发展,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进行单项考核。

四是建立了协调配合体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职能,各尽其力,全力支持无公害优质富硒稻米产业发展,在全县形成了上下齐心,部门联动的良好发展氛围。

(五)本项目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1)项目申请单位优势:通过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认为:新建该项目具备了九项优势:第一,无公害优质大米产业化开发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中央及国务院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鼓励发展的农业及加工业产业,这种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XX 县种植水稻自然条件优越。

项目地区位于 XX 南部秦巴山区,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同时全县土质经过化验分析均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稳产高产。

第三,水稻产业是我县的优势产业,XX 县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大乡大镇大村大户连年增长,是全优质水稻重点种植大县,经县农业局调查,全县面积 13 万亩,平均亩产 550kg,产量达 7.15 万吨。

同时随着等优良品种的推广种植,特别是近年试种成功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亩产量可达 600 公斤,出率可达 70%,加之新技术新措施的推广运用,全县种植面积将会迅速扩大。

第四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原料来源有保障,据农业部门测算,仅 2008 年全县稻谷实际产量可超过 8 万吨,到 2010 年全产量可达到 10 万吨以上,而该项目建成后年加工总量为 3 万吨,只要采取保护价和订单合同来收购,那么该项目所需优质稻原料的总量是能够有充分保障的数量。

第五,项目地区属于富硒种植区域,通过“十一五”及之后的生产发展,项目地区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富硒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将为项目单位打造富硒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项目地区 XX 米业有限公司将成为全国重点富硒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

第六,技术合作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该项目整体工程设计由国家粮食储备局科研设计院制定设计方案,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在该项目的投产之前计划培养工程师与技术人员 20 人以上。

其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导先水平。

第七,该项目建厂条件优越,该项目厂址位于项目地区永宁乡,在“316 国道”、“十天高速”、阳安铁路旁,交通便利,电力、通信方便,厂区位于月河北边 1.1km,因此地下水源丰富,全厂生产生活用水自打机井即可全面解决;厂区距商业农贸场只有 1.2km,职工基本生产生活资料可随时购买解决。

第八,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该厂的建设,该项目自筹建以来,得到了、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为筹集贷款资金作了大量的扶持工作,对该项目的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筹建该项目的工作人员深受启发,决心一鼓作气,用多快好省的建设精神尽快建成该项目。

第九,该项目申请单位法人代表刘家顺同志,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30 多年,对国家各项政策法规,企业生产、管理、场营销等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优秀,是承担该项目建设的最佳法人代表。

(2)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优势:一是县、乡(镇)党委政府对优质粮油生产十分重视。

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在月河川道建立优质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带,主要是依托优势资源,围绕质量效益,突出品种调优,狠抓产业,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机构,形成“一个产业,一名县级领导主抓,一套工作班子,一支工作队伍,一套奖惩措施”的工作机制,为实施项目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注重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

随着国家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加入 WTO 后,使广大干群认识到,发展生产,没有质量保障,就会形成积压滞销,没有产业化经营战略,就不可能拓宽场、提高场竞争能力,只有注重质量,才能获得好的效益。

三是区域条件优越,项目区地处月河、汉江川坝,排灌设施齐全,旱能灌、涝能排,交通运输方便。

电力、通讯网络健全。

光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四是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形成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镇有农技站的网络格局,良种供应以县种子公司为主导,乡镇供种网点健全,项目区内有农业科技人员 85 人,其中:中高级 44 人,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只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引进精米加工成套生产线,实行技术改造,完善经营机制,强化技术推广,必将大力推动无公在优质大米产业的发展。

五是有一定项目工作经验。

近几年来,我县成功地组织实施粮食自给工程和优质粮开发工程等农业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曾多次受到上级项目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奖励。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项目管理机制,积累了成功经验,并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种田意识,调动了群众的投资热情,为项目实施奠定了群众基础。

本项目基地建设项目区处最适生态区,其风险主要是低温冻害和旱春干旱,通过综合农业措施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风险极小。

XX 县位于 XX 省东南部的秦巴山区,属北亚热带温暖带气候,年均气温15.1℃,日照时数 1769.1 小时,降雨量 764.9-929.7 毫米,无霜期258 天,≥10℃的活动积温 4710.2℃。

土壤以水稻土和黄壤土为主,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一年两熟制。

全县土地面积 1347平方公里,辖 18 个乡镇,178 个行政村,1488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29.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6.3 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XX县地处全国第二大富硒区域,项目地区盆地的中心地带,富硒资源覆盖面大,申报无公害优质大米产业开发项目,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硒资源,抢抓陕南突破发展历史机遇,增加投入,壮大稻米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确保农民增收。

(六)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的主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

大米是稻谷的籽实经脱壳碾制而成。

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品种,其产量占全部粮食产量的 40%左右。

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在餐饮用餐,米饭都不必不可少的。

传统医学认为大米味甘,性平,无毒,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等功效。

大米的主要营养成份是: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等。

除此之外,大米还含有阿魏酸等生理活性物质,另外还有维生素 E。

大米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虽不是很高,但因其食用量大,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大米是提供 B 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

大米对处在长胖边缘的人很有益处,因为它做出的食品不刺激胃液分泌,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有好处,与小麦不同,它不含过敏原的谷蛋白。

大米对胃炎和胃溃疡患者尤其有效,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形成胃的保护膜,但糖尿病患者不要过多食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