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燕、孤烟、长河、落日为对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势博大。
B.《关雎》中“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D.《春望》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
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iè)绽开(zhàn)相机调控(xiàng)锐不可当(dāng)B.卖弄(nèng)哺育(fǔ)外溢效应(yì)一气呵成(hē)C.栅栏(zhà)尴尬(gà)重装上阵(chóng)心无旁鹜(wù)D.骸骨(hái)确凿(záo)给水系统(jǐ)参差不齐(cēn)二、基础知识综合请你参加寻找“最美对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下列小题。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其形式短小,文辞精liàn,需具备以下特点:一要上下两句,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林则徐少年自题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种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呢。
3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瑰宝文辞精liàn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有音乐美,表意凝练。
B.“传统文化”、“读五车书”、“龙舟竞渡”、“对仗工整”都是同一短语类型。
C.“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与端午节有关。
D.“这种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呢”中的“呢”是语气助词。
5 . “孝”的甲骨文如图所示(上半部分是“老”的省略,代表“长发长者”;下半部分代表“子,后代”),意思是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
造字本义:动词,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
下列对联中能体现“孝道”的一联是()A.羔羊跪乳兽知义,黄香温席孩体情。
B.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C.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D.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6 . 班级评选出下面两则“最美对联”,你认为哪一则更美?说说理由。
(1)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联)(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自题联)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一)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一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的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爬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了。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支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的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疼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7 . 为选段拟一个两字的标题。
8 .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句话在这里有何作用?与下文什么内容相照应?9 . 根据选文内容,写出老头子为了痛打敌人,从准备到成功的实际步骤:(1)(2)(3)(4)10 . 找出一句精妙的比喻句,分析其妙处。
11 . 选段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征。
重回土城公园(节选)肖复兴①门口变得很窄。
迎面原来是一片地柏,现已没了,右侧的土高坡还在,那就是元大都的城墙,土城因此得名。
三十二年前,我家住土城旁边,走路两分钟就到。
这一道土城上面只有稀疏的树木和荆棘,风一刮,尘土飞扬,成了名副其实的土城。
那时,我的孩子才四罗多一点,土城公园成了他的乐园,几乎天天到那疯玩。
一直到他读小学四年级,全家搬家,他转学,才离开了这片他儿时的乐园。
②今年夏天,孩子从美国回来,想去看看他的这片儿时的乐园,我陪孩子重回土城公园,正是合欢花盛开的时节。
记得那时候进得公园穿过土城,下坡处的一片空地上,便栽有好几株合欢,这是土城公园留给我最深的记忆。
③从十一岁读四年级时转学至今,孩子离开土城公园已二十六年.我也二十六年未到土城公园了。
对于孩子,成长的背景中,土城公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我,因对于孩子曾经的重要性而连带得成为我人生之书一页色彩浓郁的插图。
④有时,大人其实是很难理解孩子的心。
对于事物的好与坏、高级与低级、好玩与不好玩、丰富与简陋……孩子的价值标准和家长的并不一样.孩子大学毕业离开北京到美国读书后,我曾翻看他留下的日记和作文,那里有许多地方不厌其烦地记述着、回忆着、留恋着土城公园那一片他童年的天地,令我格外惊讶,没有想到家后面这座普通的土城公园,对于一个小孩子的成长,作用居然如此巨大。
对于一个独生子女,土城公园不仅成为陪伴他玩耍的伙伴,还成为了伴随他成长的一位长者或老师,甚至像童话里的魔术师,可以点石成金,瞬间怒放能装满衣袋他正渴望的满天星斗。
⑤“小时候,我家后便是元大都遗址,虽是文化古迹,其实没什么可以游览,只有一座不高的幽坡和树木。
但那里昆虫特多,也就成了我的乐园.童年像梦一样,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和小动物一起度过的。
夏天,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昆虫特多.雨前捉蜻蜓、午后粘知了、趴在草丛里逮蚂蚱……,最有趣的要算是捉瓢虫了。
我钻进铁栏杆,就来到元大都遗址的后山,树荫下是一片小草,草尖是青的,草中夹杂着蒲公英,黄色的小花像米罗随意撒了几点黄。
远远地,就能看见在绿和黄中间零星的几点红,走近了,这就是瓢虫,像玩魔术一样和我捉迷藏。
蹲下身,睁开眼,啊,就在身边的花上、草上呢!瓢虫的壳大多是红色的,但壳上的星的多少却不同,有一星、二星、七星、二十八星的,星数决定了它们的种类。
小时候,我富于正义感,这片草地就是我伸张正义的舞台。
小心地把瓢虫从草叶上和花中挑出来,仔细地数它们背上的星。
小孩的心总是更善良,生怕害了好虫,如果是二十八星的,我就把它就地处决,攥起小拳头狠狠地说:‘让你吃小草!’心里轻松极了,像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快人心。
有一次错害了七星的,心里着实难过了好几日,发誓下次要再认真数星星。
如果是七星的,我就一只只捉来,攒到一大把,张开手向天空一扔,就像放飞了一颗颗红太阳。
天便红了,脸也红了,我便醉了,醉在漫天弋舞的瓢虫之中了……”⑥这是孩子初三时的日记。
看完后,我很感动。
’只有孩子才会有此感情。
我们大人还能有此心境吗?我会精心数二十八星,然后把那瓢虫就地处决吗?我能放飞那一只只七星瓢虫而感觉是在放飞一颗颗红太阳吗?在孩子童年的岁月里,我和孩子其实是一样,也天天从土城公园走过,却从未看见过一只瓢虫,自然也就看不见有漫天飞舞的红太阳的童话世界了。
⑦“小时候,家里没什么玩具。
和我相伴最多的也是我最爱的,就是元大都土坡上的树、草和,以及树间、草间的小生命了。
或许,小孩都是爱小动物的,望着、捉着那些小生命,总让我想起普里什文和列那尔的写过的树木和动物的文字,幻想着身边这个废弃的小土坡会不会变成文中写的样子呢?那里不高的山坡,山上那一片浓郁的树林和山下几丛常绿的地柏,以及那些藏在草丛里的小生命,就是我童年全部美好的回忆了。
我认为我童年美好的一切,都在那一片不大的公园里、一座不高的山上和山下了。
”⑧这两段日记,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在去土城公园的路上,我再次想起。
我和孩子一路都没说话,不知他的心里是否也想起了自己写过的话?土城公园,对于孩子确实不可取代,起到了父母和老师起不到的作用,是它,让孩子学会听懂小虫子的语言,看懂花的舞蹈,嗅到树木的呼吸,和七星瓢虫对话,幻想着树林的童话……12 . 本文有两条线索,其中一条线索是:“我”陪同儿子重回土城公园。
请仔细阅读文章,概括出另一条线索。
13 . 文中的很多句子都非常有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中的画线句。
14 . 联系全文分析:为什么作者和他的孩子一样天天经过土城公园,他从未看见过一只瓢虫,也看不到漫天飞舞“红太阳”的童话世界,而他的孩子却能发现这些?15 . 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土城公园是作者儿子童年时的乐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四、情景默写16 .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 。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
(4)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