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特别拓展1在树林中,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偏移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
下图显示在人工光斑照射某植物叶片前后,实验测得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
请据图分析回答:(1)描述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
(3) 图中的C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___(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4)光斑实验研究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5)下图的甲图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表示呼吸作用速率)。
请据图回答:①分析图解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②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___;若在此温度下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量为______(用CO2的相对值表示)。
③在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45℃围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特别拓展2(16分)回答下列两道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Ⅰ.森林中,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
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02和释放02的情况。
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的实线表示,虚线表示。
“光斑”照耀开始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2)当“光斑”移开时,02的释放速率发生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是:。
而C02吸收速率发生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是。
Ⅱ.实验目的:①验证酵母菌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②光照减弱使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减少。
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品:菠菜叶片、打孔器、真空泵、纱布(包住试管可部分遮光)等。
(实验过程中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及菠菜叶片的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1)取生长旺盛的菠菜叶片,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置于与右图所示装置相同的装置A与装置B中的试管,两个装置均关闭夹子①、②,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
结果:小圆形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2)将装置A、B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下,均关闭夹子③,并打开装置A的夹子,打开装置B的夹子。
观察小圆形叶片上浮情况。
结果:。
(3)一段时间后,打开两个装置的夹子③,并关闭装置A的夹子①、②,关闭装置B的夹子②,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
结果:。
(4)用纱布包住装置B的试管,部分遮光,同时打开装置A、B的夹子①、②,并关闭夹子③,观察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情况。
结果:。
特别拓展3(8分)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图回答:(1)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植物。
该植物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
(4)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m2·h)。
(保留两位小数)(5)B植物是一种观赏性植物,B植物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拓展4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下表。
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1)在上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
(2)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________(CO2mg/l00cm2叶·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________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00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________mg将转化为淀粉。
(取小数点后一位)(5)据图分析,在0~8千勒克司围,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___因素影响;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____因素影响。
第一题下图中,甲图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代过程,数字①~④代表物质,字母a、b、c代表细胞器。
乙图示在CO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a、b、c三种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______。
b中能量转变的顺序是光能→_______。
(2)甲图b中能够转换光能的色素是______。
乙图中限制A与B之间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3)将该植物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24小时之后,对其提供,然后进行暗处理,一段时间后,除氧气外还能在图中所示的(数字)______中检测到。
(4)丙图表示光照强度为B时,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
请根据乙图在丙图中绘制光照强度为A时,在10℃~30℃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第二题图甲表示一个水稻成熟叶肉细胞代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图乙表示在两种不同温度下,水稻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器c为▲,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和▲两阶段。
(2)图甲中物质④是▲,在▲的情况下,进入c中被分解。
(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则在15℃、1千勒司光照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固定CO2▲mol。
(4)从图中可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包括▲。
(5)若给该装置通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出现了18O2,请用图解简要说明该过程▲。
第三题图1表示一个水稻成熟叶肉细胞代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
图2表示在温度、水分都适宜时,水稻O2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结构a、b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
(2)图1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②通过_________作用进入液泡。
(3)将水稻置于完全黑暗处24h后,给水稻提供H218O,继续置于黑暗环境,一段时间后除水外还能在_____(填物质名称)中检测到18O。
(4)如图2水稻光合作用曲线中B~C段限制水稻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下列哪些措施可能提高水稻产量?__________。
A.施用NH4HCO3 B.增加光照强度 C.使用CO2发生器 D.施农家肥(5)请在图2中画出从B点提高5℃后的曲线变化趋势。
第四题下图甲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
图乙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是_________。
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植物14CO2后的60s,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产物,通过研究发现7s后的代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s的代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最可能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处于图乙中的D点时,图甲中⑥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O~D间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________;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
(用S1、S2、S3表示)(5)若图乙为植物25℃时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时(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第五题图一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⑦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
图二表示该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___。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中的a、f、g和________。
图二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二的乙突然升高CO2浓度,叶绿体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
(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
(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6)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阶段。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答案特别拓展1答案:(1)氧气释放速率急剧上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上升相对缓慢(2)随着光斑的移开,光照强度降低到原有水平,光反应速率下降;光斑照射期间积累大量的ATP和[H],可以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3)大于 (4)光照强度、CO2吸收速率(暗反应的速率) (5)①光合②30℃ 24 ③如图(15℃,40℃,45℃这几个关键的点要对准)特别拓展2Ⅰ.(1)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释放氧气的情况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2)随着‘光斑”的移开,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速率下降(2分)“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ATP和(H]还可以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2分)Ⅱ.(9分)答案:(2)①、②(2分)②(2分)装置A的小圆形叶片上浮的速度更快(2分)(②①、②装置B的小圆形叶片上浮的速度更快)(3)小圆形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4)装置A的小圆形叶片上浮的速度更快(2分)特别拓展3(1)A(2)光照强度增加(3)减少(4)6.82 (5)全能性基因选择性表达特别拓展4答案:(1)见下图(2)4(3)2(4)43.6(5)光照强度温度和CO浓度2第一题(1)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少答、错答1个扣1分)电能(ATP中)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答错1处扣1分)(2)极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光照强度与温度(3)①②(对1个给1分,有错误答案不给分)(4)见下图示虚线(在10℃到30℃的较低水平的直线)第二题(1)线粒体光反应暗反应(2)丙酮酸氧气充足(3)0.005 (4)温度和光照强度(5)C18O2→H218O→18O2第三题(1)叶绿体、线粒体(要求顺序正确)(2)O2渗透(3)CO2(4)CO2浓度ACD(5)如下图第四题(1)叶绿体②(2)不能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与[H],暗反应不能进行(3)扩散到线粒体和外界(4)S1+S3 S2-S1(5)见下图第五题ATP(2)h 光照强度(3)上升(4)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5)H2O 丙酮酸(有顺序性)(6)Ⅱ、Ⅲ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