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章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328
第6章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328
17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如果已知土的抗剪强度参数,以及土中某点的应 力状态,则可将抗剪强度包线和莫尔应力圆画在一 张坐标图中。
强度线
18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莫尔圆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
强度线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离:
极限 应力圆
τ < τf 弹性平衡状态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切:
150 tan2 (45 26 / 2) 2 20 tan(45 26 / 2)
384.16 64.01
448.17kPa < 1 480kPa 因此,该土样已破坏。
23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3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4 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阅读)
10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土的抗剪强度机理
1、摩擦强度(摩擦力) 包括滑动摩擦和咬合摩擦
滑动摩擦由颗粒间接触面粗糙不平所引起。 咬合摩擦是由相邻颗粒凹凸面间的镶嵌作用所产生的。 摩擦强度的影响因素有:
颗粒表面的粗糙程度、密 实度、粒径、颗粒级配等。 2、粘聚强度(粘聚力) 由土粒间的胶结作用
35
地基的临界荷载
6
地基的极限荷载
24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6.2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在计算 地基承载力、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及计算挡土墙的土压 力时,都要用到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因此,正确的测 量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工程上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方法很多,本章介绍几种。
45o
2
2c tan 45o
2
某土样=26°,c =20kPa,假设承受1
=480kPa,3 =150kPa的应力。试根据极限平
衡条件判断该土样所处的状态。
解: 根据极限平衡条件,由已知3求1计
1计 3 tan2 (45 / 2) 2c tan(45 / 2)
9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f tan
(6 1)
f tan c (6 2)
c、 是决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两个指标,称为抗剪强度指
标。
式(6-1)、(6-2)就称为库伦公式或库伦定律。
库仑定律:土的抗剪强度τf 是剪切面上的法向总应
力 的线性函数。
和静电引力效应等引起。
11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无粘性土抗剪强度特点: f tan
• 1、抗剪强度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成正比; • 2、其本质是由于土粒间滑动摩擦以及凹凸面间的镶嵌作用所产 生的摩阻力; • 3、其大小决定于土粒表面的粗糙程度、密实度、土颗粒的大小 以及颗粒级配等因素。
25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6.2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一、直接剪切试验(室内试验) 二、三轴压缩试验(室内试验) 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室内试验) 四、十字板剪切试验(原位测试)
26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一、直接剪切试验
应变式直剪仪
27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6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快剪是在试样施加竖向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
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固结快剪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排水,待固结稳
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固结)慢剪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排水,待固结稳
定后,以缓慢的速率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破坏。 上述三种方法与实际工程的关系:
Company
LOGO
第六章 土的抗剪 强度和地 基承载力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2016年4月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基础
结构荷载
原有应力状态
发生变化
地基
产生变形、沉降等
严重
土体中应力状态
发生变化
引起地基土的变形,导致建 筑物的沉降,倾斜或水平位 移。
当应力超过地基土的强度时, 地基就会因丧失稳定性而破 坏,造成建筑物倒塌。
4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当荷载大到一定程度时,荷载边缘土中的剪应力首先 达到土的抗剪强度,土体被破坏,产生一个小小的塑 性变形区;
若荷载继续增大,这个塑性变形区就会逐渐加深; 若荷载大到一定程度,荷载边缘的变形区就会相互连
通,形成一个连续的塑性变形区; 由于塑性变形区无抗剪能力,实际上它就是一个连续
2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各类建筑工程在设计时,为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要求建筑地基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地基变形条件:包括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
倾斜与局部稳定,都不能超过国家《规范》规定的允
许值。
2、地基强度条件:在建筑物的上部荷载作用下,
确保地基的稳定性,不发生地基剪切或滑动破坏。
tan
2
45
o
2
2c tan 45o
2
如果用第一个公式来判断,可将已知的
参数代入公式右边,求得1计,若
1<1计
稳定平衡t;1计
剪切破坏状态。
22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例题
3
1
tan
2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莫尔曲线如用直线 近似代替,如左图中 虚线所示,则? 就 是 库 伦 公 式 所 表 示的方程。
由库伦公式表示莫尔包线的强度理论称为莫尔-库伦强度 理论。
14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三、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是指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土体
快剪适用于施工速度快、地基排水不良的情况; 慢剪适用于施工速度慢、地基土排水良好的情况; 固结快剪适用于介于以上两种情况间的实际工程。
37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二、三轴压缩试验 三轴压缩试验直接量测的是试样在 不同恒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压强度,然后 利用莫尔-库仑破坏理论间接推求土的 抗剪强度。
3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地基土的强度实际上是抗剪强度,并不存 在抗压强度。为啥这么说呢?
假设地球是一个软泥球? 如果压缩不会破坏。
实际上建筑物基础产生的压力,对于地层来讲是局 部荷载,而局部荷载会使荷载之下的土产生压缩,基础 发生沉降,荷载边缘内外的土粒就会发生竖向的相对运 动,从而产生剪应力。在荷载之下一定范围内的土粒也 会发生相对错动,也会产生剪应力。
的滑动面,地基失去稳定性而破坏。
5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3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阅读)
4 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阅读)
35
地基的临界荷载
6
地基的极限荷载
6
第六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应力的极限值或土 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能力。
n 设作用在其上的应力为: 主应力σ1和σ3,且σ1>σ3。
3 那么单元体中任意一个平面mn,其与大 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α ,设其上作用的正
应力为σ,剪应力为τ 。
则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得mn平面上应力:
1 2
1
3
1 2
1
3 cos2
1 2
1
3
sin
1910年,在库伦研究的基础上,莫尔(Mohr)提出材料 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当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等于材料的抗剪
强度时该点就发生破坏,并提出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τf 是 该面上法向应力σ的函数:
f f ( )
(6-4)
该函数在τf -σ坐标中是一条曲线,称为莫尔包线
(抗剪强度包线)。
13
38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9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40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1=3+1 3
3
3
3
3
3 1=3+1
41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强度包线
c
O
3
1f
由不同围压的三轴试验,得到破坏时相应的(1-)f 分别绘制破坏状态的应力莫尔圆,其公切线即为强度包
2
2c tan 45o
2
1
无粘性土
1
3
tan2 45o
2
1/2(1 +3 )
c=0
f
1 90 45
2
2
3
1
tan
2
45
o
2
20
§6.1 土的抗剪强度和极限平衡条件
极限平衡条件的应用
28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29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0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1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32
§6.2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剪应力(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