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镀设备之电解着色

电镀设备之电解着色

电镀设备过程中经阳极氧化后的铝材进行电解着色,可以提高装饰效果和商品价值。

氧化膜的厚度、均匀性及结构与电解着色速度和色差有直接关系。

电解着色时金属离子是在膜孔底部的阻挡层上还原沉积的。

由于金属粒子受光的散射作用而显色。

欲在阻挡层上沉积金属,关键在于活化阻挡层。

所以要使用交流电的极性变化来提高其化学反应活性。

又由于阻挡层具有整流作用,将交流电变成了直流电,故铝一侧电流的负成分占主导,进入膜孔内的金属离子被还原析出。

以往铝型材着色大都是青铜色系,以单锡盐或镍锡混盐为主。

近年来电解着古铜色将被钛金色、金黄色、仿不锈钢色、浅红色、香槟色、银灰色等多种浅色调所代替。

钛金色鲜活而不妖艳,黄中透红,令人赏心悦目,并具有着色成本较低,增值较高的优点,它作为浅色调中的主色调己十分明显。

以银盐和锰盐为主盐的金黄色在香港和越南市场行情良好。

锰盐着金黄色逼真,成本较低。

但不稳定,不宜连续生产;银盐着色可获得金黄色、绿金色、黄绿色和金土色等多种色调,槽液十分稳定,潜在经济效益好,应开发应用。

电解着色工艺的改进
1.开发新电源是开拓电解着色新工艺的重要手段
改变电源波形和施电方式来提高阳极氧化膜综合性能和开拓电解着色新工艺,是新的研究热点。

己商品化的有脉冲、电流反向(换相)和直流脉冲等电源。

功能性氧化和着色兼容的微弧氧化电源,是以提高氧化速度、厚度均匀性、硬度、孔隙率分布和改善孔结构形态为目的。

研究新电源可克服化学和电化学方法中的缺陷和局限。

2.铝合金表面着亮黑色工艺
此工艺是经锡铜离子在着色电解槽中进行着色反应后生成的二元金属氧化物膜层,色泽墨黑亮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铝合金防腐蚀和装饰材料。

电解着色液组成为:30% SnSO4,30% NiSO4,15% CuSO4的混合溶液。

经氧化处理的铝材为阳极,以石墨电极为阴极,50Hz220V交流电源经调压器调至8V后输入电解槽,电解着色10min,即可得到亮丽的黑色铝合金表面。

3.阳极化铝光干涉电解着色工艺
在用锡盐进行光干涉电解着色的研究中发现,获得蓝色的干涉色最为困难,用普通电解着色方法着色,获得蓝色也是困难的,于芝兰等人在此方面进行了研究。

实验材料为L2(2号工业纯铝,含铝99.6%)和LD31(相当于美国的6063),试样尺寸L250 mm×50mm×1mm,LD3125mm×25mm角材,1.3mm厚,其表面积为0.68dm2;阳极氧化条件,H2SO4(ρ=1.84g/cm3)180g/L,18℃,1.2-1.4A/dm2,30min,膜厚12-14μm;用磷酸直流扩孔处理;锡盐电解着色:SnSO416g/L,H2SO414g/L,混合添加剂16g/L,18-20℃,交流着色电压12-14V,此外还使用铜盐和Cu-Ni混合盐电解着色,可得到黄红、绿、蓝较稳定的干涉色。

本文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