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校本课程方案

篮球校本课程方案

农三师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高志国
课程名称:篮球班级人数:20人授课教师:高志国授课对象:高二年级课时安排:18周呈现形式:选修
选用教材:自编教学地点:篮球场
一、目标
1.参与目标: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认识,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学会篮球的基本动作和战术配合,提高学生打篮球水平。

3.身体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机能等素质。

4.心理和社会适应: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

增强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表现意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计划:
第一周:恢复体力,熟悉球性练习.
第二周:
1.移动A准备姿势、起动、急停;B跑: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后退跑;C跳:单脚起跳、双脚起跳。

2.传接球技术:持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

3.运球技术: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体前横向运球,行进间直线高、低运球,行进间变速运球。

4.投篮技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第三周:
1.移动:A转身:前转身、后转身B滑步:前滑步、后滑步、侧滑步C后撤步D跨步、交叉步。

2.传接球技术:原地单、双手反弹传球,双手头上传球。

3.运球技术:行进间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运球急起急停。

4.投篮技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第四周:
1.移动:移动组合练习。

2.传接球技术:原地单手肩上传球,二人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3.运球技术:背后变向运球。

4.投篮技术:跳投
第五周:
1.投篮技术:行进间高手投篮。

2.传球技术:原地各种传接球练习,二人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3.运球技术:运球转身。

4.身体素质练习:柔韧、灵敏素质练习。

第六周:
1.投篮技术:行进间低手投篮。

2.传球技术:四角传球。

3.运球技术:行进间各种变向运球、运球急起急停。

4.身体素质练习:速度耐力素质练习
第七周:
1.投篮技术:行进间高、低手投篮。

2.持球突破技术: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

3.防守技术:半场一对一防A防守有球队员B防守无球队员。

4.传接球、运球、投篮组合技术练习
第八周:
1.持球突破:原地持球同侧步突破。

2.防守技术:全场一对一攻防。

3.抢篮板球技术。

4.力量、弹跳练习。

第九周:
1.持球突破练习。

2.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篮板球技术组合练习。

3.技术部分考试内容复习。

4.教学比赛。

第十周:
1.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篮板球技术组合练习。

2.技术部分考试内容复习。

3.教学比赛。

第十一周:
破掩护的方法:1、抢过配合,2、穿过配合。

3、绕过配合。

4、换防配合。

5、假换防配合
第十二周:
1、一对一防守抢篮板:前转身、后转身(左或右转顶人)。

2、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篮板球技术组合练习。

第十三周:
抢篮板球技术:
A三人篮框下“8”字接球练习。

B教学比赛。

第十四周:
抢断球技术:A两人前后捻抢球B背后抢球C上滑步断球D 打球、挑球、捅球。

第十五周:
1、配合技术:A双掩护B假掩护C连续动作D挡拆配合。

2、技术考试。

第十六周:
技术考试。

三、评价方法:考试内容、方法及综合评分
技术考试内容:60%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30%。

标准:按技术动作要领,动作熟练,协调性评分。

方法:两人一组,距离三米,两人连续不断传接球二十次。

评定:技术评定:优秀30分、良好17分、及格12分。

(两人连续不断传接球少于10次不予技评)
2、全场往返行进间运球上篮30%。

标准:按技术要领,控制球和保护球的能力评分。

方法:从端线开始往返行进间运球上篮,以两次投篮命中后动作记分。

评定:达标评定:优秀30分、良好25分、及格18分。

3、出勤情况和纪律情况:(40%)
四、效果
通过各种形式的篮球练习,使使学生能够学会篮球的基本动作和战术配合。

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认识,了解了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

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机能等素质。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表现意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篮球运动以及篮球和其它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