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照射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
海水
31.0
31.6
32.1
32.5
32.8
33.0
33.1
沙子
31.0
32.5
33.8
34.8
35.8
36.0
36.3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
2019-2019学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 )
A.雪花纷扬 B.丹桂飘香 C.柳枝摇曳 D.秋叶飘零
2.下列过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
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分析比较表中序号为________的数据||,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16.如图所示||,接触面磨平的两块铅柱||,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而且在铅柱下面悬吊一定的重物||,它们也不会分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题||;共5分)
17.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质量50千克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65℃||,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
故答案为:D.【分析】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反复弯折铁丝时||,通过做功把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使铁丝温度升高||;
B、火车经过时||,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轨温度升高||;
C、用火炉烧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热量由火转移到水中||,是能量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水的内能的||;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
8.【答案】C
【解析】【解答】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
B、病人发烧时用冷毛巾在头部降温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A.雾霾颗粒物的运动就是分子运动 B. 0℃的冰也具有内能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D.若分子间存在斥力||,同时一定会存在引力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划燃火柴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火柴温度升高的 B.油菜花开放时||,香气袭人是扩散现象
C.冬季取暖用水做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五、解答题(共1题||;共5分)
18.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0.02m3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l07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划燃火柴||,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A正确||;
D、花香四溢是香气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中用水做传热介质||,故C正确||;
2.【答案】D
【解析】【解答】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丝内能增加||,温度升高.A不符合题意||;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不符合题意||;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不符合题意||;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此过程中||,水向冰箱中放出热量||,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使水的内能减小的||,D符合题意||,
(1)在实验时要控制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他们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
(2)小强查表可知||,由实验测得的沙子的比热容比实际值要大一些||,若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你认为造成此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5.【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的温度变化较大||;而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由Q吸=cm△t可知||,温度升高多的比热容小||,所以乙的比热容小||,即c甲>c乙||,A符合题意.
8.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 B.病人发烧时用冷毛巾在头部降温
C.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D.冬天喝牛奶前把牛奶放在热水中烫一烫
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爆竹点燃后腾空而起 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
5.如图是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的情况||,图中横坐标是物体温度的变化||,纵坐标是物体吸收的热量.关于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甲>c乙B. c甲<c乙C. c甲=c乙D.无法判断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七、综合题(共1题||;共15分)
20.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3)物质放出热量||,温度可能降低||,也可能物质状态可能发生变化||,温度保持不变||;(4)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漫步花丛能闻到浓浓的花香||,原因是花香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夏日||,在阳光照射下沙滩温度高于河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0.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B.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远||,无法使引力发挥作用||,而不单纯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2)扩散是发生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现象.扩散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14.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________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小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吸热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选择水和色拉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进行了多次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C、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符合题意||;
D、冬天喝牛奶前把牛奶放在热水中烫一烫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D.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 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
4.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B.在炉子上烧水||,水温升高
或者是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在此过程中能量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3)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在做功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4.【答案】D
【解析】【解答】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A和B是热传递||;C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分子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比如:丹桂飘香||;
而机械运动是物体的运动||,是看的见的||,比如:雪花纷扬、柳枝摇曳、秋叶飘零.
故选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物体的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