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罗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平罗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平罗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平罗县辖区有13个乡镇157个村,2个直属国营农场,5个县属农林牧场。

全县川区总计有林面积26.3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1.52%。

以人工林为主的二代林网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抗天牛树种比例达到了80%以上。

本文介绍了平罗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现状;阐述了创新防治机制,实现科学营林的健康理念;提出加强检疫检查,强化监测预警,提高防治水平的对策措施。

abstract: 13 towns and 157 villages ar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pingluo county, inculding 2 forestries is under the state-owned farms, 5 forestries is under
county-owned forestry and farm. the total of forest area in mounation area is 263,400, and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is 11.52%. the two generation of forest based on artificial forest has been formed, anoplophora resistant specie ratio is at least 80%.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mful biological species, occurrence status; it describes the preventive mechanism innovation, the health concept of achieving scientific silviculture. in the end, it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quarantine inspection,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防治对策
key words: forestry;pest;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314-02
0 引言
随着我县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虽然树种不断增加,绿化环境逐步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农林有害生物也相应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县的造林成果,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以农防林、黄河护岸林、治沙林建设为主的生态林业为改善我县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保障农牧业发展,减轻自然灾害,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1 发生现状
1.1 种类多根据平罗县的相关调查,目前存在的林业有害生物有17种,其中有白杨透翅蛾、大青叶蝉、杨扇舟蛾、红蜘蛛、榆木蠹蛾、灰斑古毒蛾、光肩星天牛、枣大球蚧、杨毒蛾、槐花球蚧、槐尺蠖、卷叶蛾、桃小食心虫、沟眶象共14种,占据林业有害生物总数的8
2.4%,危害最严重的当属光肩星天牛、榆木蠹蛾;病害只有腐烂病一种,但是目前还没有造成灾害。

另外,危害相当严重的还有东方田鼠和野兔。

1.2 危害面积大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常年发生的面积达到了4.54万亩,蛀干害虫危害的面积达到了1.32万亩,其中,光肩星天牛的危害最大,达到了1.04万亩;榆木蠹蛾次之,危害面积为0.22
万亩;最后是沟眶象,危害面积为0.06万亩。

蛀干害虫危害的面积达到了危害面积的29.1%,主要危害白蜡和杨柳树。

而由于东方田鼠和野兔造成的危害面积则达到了3.01万亩,占到了发生面积的66.3%,主要危害黄河护岸林以及治沙林。

其他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为0.21万亩,达到了发生面积的4.6%。

在全县有林地面积中,17.2%的林业发生相应的病害,并且发生的面积居高不下。

1.3 突发损失大从1999年-2001年连续三年我县都暴发了杨毒蛾,约有三万亩的杨树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上海,不仅杨树树叶都被吃光,最严重的是造成了20%的杨树死亡,剩余的杨树由于受害严重已经连续三年生长衰弱。

在杨树被害虫食叶大发生的期间,7-8月份对三代3龄幼虫防治时叶片被害率已达65%。

由于林业有害生物的突发危害常常猝不及防,因此,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4 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数量增加在我县,光肩星天牛、鼠兔害、灰斑古毒蛾等的危害原本只在局部地区少量的发生,属于偶发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并且危害程度也较低。

但是随着人工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没有彻底控制和消灭天牛的98年,我县盲目的引进了新疆杨和漳河柳,并且随着治沙林花捧面积的逐渐扩大,对沙区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近几年,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林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来偶发的有害生物现在持续大量的发生,并且对我县的林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5 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险情增大从九十年代开始,由于调整了农田林网树种的结构,因此从外县引入了大量的白蜡,这样导
致了榆木蠹蛾传入我县并呈现不断的扩散蔓延趋势;1997年根据绿化的需要从陕西引进了一批臭椿,由于没进行检疫变进行栽植,从而传入了沟眶象。

虽然我县销毁了带有虫害的苗木,但是由于又从陕西调入了大量臭椿,并且临近我县的贺兰县以及大武口区已经相继发生了沟眶象,从而导致我县的60多亩也发生了沟眶象,因此,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我县的危险性越来越大。

2 防治对策
2.1 健全检疫机构我县目前只有县林政检疫站一个机构,且此机构并不是独立承担检疫任务,并且其他的两个国营林场以及五个县属农林牧场以及五个基层林业工作站也都没有专职的检疫员,由于检疫机构不健全以及人员配备不齐全等问题造成了无法正常开
展检疫工作。

为了将检疫执法深入到基层以及造林现场,在这些基层单位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检疫员。

2.2 提高森防队伍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为了有效的做好森防工作,森防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预测预报以及检疫和防治等方面的业务能力,为了有效的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应当积极选派相关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班以提高森防人员的业务能力。

2.3 加强检疫检查能有效低于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第一道屏障就是林业有害生物的检疫工作,因此,为了做好检疫工作,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抓好产地检疫并建立产地检疫台帐以抓住源头;第二,加强调运程序,切断内部扩散途径;第三,加强对新造林的复检工作,跟踪监管电力、通信以及建设部门的使用木制
品情况,发现疫情并及时消灭,严防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实现真正意义的检疫御灾。

2.4 强化监测预警由于林业的效益较低从而造成了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积极性并不高,由于缺少经费或被占用以及仪器简陋或监测不到位而导致发现病害后,贻误了防治的最佳时机,从而形成了灾后救灾的局面。

因此,为了做到“早发现、早防止、早控制”的目的,应当加强建设林业有害生物的检测预警设施以及覆盖全县的预报网络,对重点的地区要设立常年监测点以提高测报水平,从而有效的实现防治减灾。

2.5 树立健康理念,实现科学营林第一,创建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以推广抗病虫林木的品种;第二,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纳入造林规划设计中,加大混交林比重,增加生物多样性;第三,对现有残次林进行改造,对生长不健康的林分进行卫生伐,消除健康隐患,营造良好的树木生长环境。

2.6 选择适宜的树种在造林规划的时候为了增强树木本身的抗虫性,应当优先选用抗病虫的树种,如:优先选用河北杨,盐碱地优先选择紫穗槐、红柳和沙枣等。

2.7 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由于森防工作不产生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一定的资金做保障。

但是我县多年以来除了自治区森防总站投入的防治经费外,市、县以及乡镇都没有投入相应的防治经费,从而导致森防工作的片面性。

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林业的有害生物不至于出现成灾的局面,在造林规划时应当设计一定比例的防治经
费。

2.8 创新防治机制,提高防治水平要以《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本着“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根据林业有害生物为害程度,对防治责任人依法下达《限期防治通知书》,推进依法防治。

为了有效的提高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科技含量,应当建立防止专业队伍,并且推广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以及技术,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谢嵘,康国华,周军德.吉安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
[2]高发祥,闵水发,陶惠萍,陈亮.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6(04).
[3]赵大勇.甘肃省部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1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