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小龙练功法(1968年写录)

李小龙练功法(1968年写录)

『我认为,教授适当的自卫术应该因人而异。

我们每个人的体质和思想都不同,所以我们每人都应该学习适应自己的正确拳法。

我所说的正确拳法,意思是某人所适宜应用的最有效的技术。

我们只要找出他的擅长,便可改进这些技术。

』李小龙如是说。

侧身撑脚(侧踹)应该脚跟比脚趾先,抑或脚趾比脚跟先呢?李小龙不认为这是有甚么要紧,因为没有妨碍基本原理。

他说:『大多数武术的练习只是一种模仿性的重复,一种工厂制品,失去了独特性。

』李小解释道:『截拳道强调所有武术家都必须锻炼身体。

如果身体不够强壮,你便不能进行剧烈的搏击。

在我来说,锻炼身体的最佳练习方式是跑步。

跑步是很重要的,你应该终生保持按时跑步的习惯。

你每日甚么时候跑步,或者跑多远,都不打紧。

开跑时,你应该轻轻松松地慢跑,然后逐渐跑远些、跑快些,最后是全力冲刺,使手脚生“风”。

』由星期一至五,李小龙每天都不停脚跑十五至四十五分钟(二至六哩)。

他常常一边奔跑,一边练习截拳道的腿法。

李小龙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订立一个练功表,即是说,他不应只在健身房或武馆中练习,而应在健身房课程之外自行订立练功表。

那么,他便能应用不同的设备了。

李小龙就是倚赖这种辅助练习,保持巅峰的身心状态。

他的练功课程着重速度、敏捷、威力、灵活、耐力、准时、协调。

而适当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也是他所坚持。

不过,李小龙提醒我们:『你在这些辅助练习中成绩优异,不能便以此自居高手。

记着,真实的搏斗才是终极目的。

辅助练习只是达到终极目的之一种手段而已。

』除了跑步之外,李小龙还是从事腹肌锻炼——屈腰、提腿等。

李小龙笑道:『那些腹大便便的国术师傅往往会对你说——他的“气”(或者内功)已沉到腹部。

他不是说笑的,他的“气”是沉下去了,跑掉了。

坦白讲,他只是又肥又丑而已。

』李小龙把他的手脚和身体当作做事的工具,必须每天磨练手脚,与日俱进,发挥最高的效能。

因此,李小龙介绍了他的一些练功设备,这些设备是任何武术家都可以应用的。

另有一些设备是特别为截拳道而设,这里将不加涉及。

李小龙的练功设备中,有一件东西是十分独特而有用的,那就是李小龙从香港带来的木人桩。

李小龙的木桩跟咏春木人桩有所不同,是经过他改良的。

李小龙应用木人桩有所不同,是经过他改良的。

李小龙应用木人桩锻炼拳力和改善招式。

木人桩约六呎高,桩身直径十二吋。

它装在八乘八呎的平台上,用粗弹簧支撑。

木人桩有两只活动的手,一在颈下,一在中央。

双手前伸约二呎。

建造时即保持松动,可以移左拨右,托上压下。

木人桩还有一只铁脚,伸出垂下。

木人桩的双手是用来练习拍手(挡过来势,然后冲搥),并可锻炼黐手的技术。

木人桩不能取代活生生的搏击对手,但仍十分有用。

例如练习拍手,可以全力挡和拉,不致损及木桩。

拳打脚踢也不会危害木桩的。

学习应用直拳,木桩亦甚派用场。

木人桩的脚训练武术家经常自动将前马锁住对手的脚,防止他起脚踢出。

对于练习踢向胫部(上五吋下五吋),木桩的脚也有很大帮助。

李小龙还拥有多种拳袋。

袋有豆粒的方型挂墙袋是用来练习纵深性和渗透性的技术(按:用香港地道说话来讲,就是迫埋身打到入心入肺),这种挂墙袋亦会产生一种打人的感觉。

另方面,更可应用它来练习腿法。

另有重型的拳击袋,塞满棉花,重七十磅,可用作练习手技和腿击术。

李小龙说:『这个袋对于我练习在适当时间发招的技能,非常有用。

它训练我在适当时刻起脚,并在适当的距离发出我能力所及的威力最大的脚法。

』重型袋也可连续不断的予以重拳打击,角度和姿势不拘。

防止他卷土重来。

应用重型袋练习的危险是它对你的攻击没有反应,于是会引致掉以轻心的习惯。

果真的话,你便会粗心大意的打袋;真正的搏击的时候,亦当然容易落败。

对于重型袋(按:俗称“沙包”,实际其中多是木屑或棉花。

所以这里姑正名为“袋”),李小龙有以下提议:『第一点是——你绕着袋搏击时,始终要守得严密,切勿暴露。

你应尽量利用你的双腿,侧身慢移,假动作,踢出几脚,向袋身拳击。

千万不可用手推袋身,或是无精打采的轻打。

你应该全力打击袋身,并且记着,腿击和拳击的力量是来自落点正确、接触正确、时间正确、位置正确,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一味倚靠蛮力。

』此外,李小龙认为:『上下拉扯式速度球也非常有用。

这种袋对于练习足技和连环拳特别有效。

他,不大喜欢平台式速度球,因为它只适宜节奏式的练习,而不合练习在适当的时候出招。

他认为没有人会作节奏式地打架的。

平台式速度球用来锻炼眼力和保持双手高打,则甚为合用。

』李小龙说:『上下拉扯式速度球教你怎样直打和横打。

如果你不直打,它便不会直接弹回你处。

除了练习足技之外,你还可以把袋打向上方。

另一个重要功用是,当你打出一拳之后,袋会立刻弹回,这可以训练你灵活闪避,迅速重行出招。

』李小龙说:『上下拉扯式速度球教你怎样直打和横打。

如果你不直打,它便不会直接弹回你处。

除了练习足技之外,你还可以把球打向上方。

另一个重要功用是,当你打出一拳之后,球会立刻弹回,这可以训练你灵活闪避,迅速重行出招。

』李小龙认为不能够以节奏式的动作打击速度球,而应该若断若续的打。

总之,把它当作你的对手吧。

拳靶是李小龙用来磨练各种拳击的工具,亦有用来练习勾踢踢向敌人的脸部。

李小龙的伙伴可以自行控制高度和距离,使李小龙打击活动中的目标。

拳靶对于改善拳法和吸取技巧异常有用,它训练你出拳之前,不让对手知道。

皮面靶是用以增加插眼的速度,它同时训练你出手插眼时不至屈伤手指。

李小龙曾在空手道擂台比赛中显露他的惊人速度。

大家有目共睹,虽然他在几呎之外移动,但无人能挡住他攻来的拳脚。

李小龙又把一张纸用粗绳或铁链挂在高处(高度不拘),用来协助增加速度和正确运用身体,发挥最大威力。

这样又可以改进发拳时的扭臀,练习左右两边侧身撑脚和勾踢。

它亦能锻炼适当的临敌距离。

练习站在适当的距离重力打击移动中的目标,李小龙的方法是找一个人佩戴全副护身盔甲,或挂着充气袋。

他的对手可站定不动,捱踢;亦可逃走迥避。

前者是练习适当运用腿击,对于初学者尤其有效。

后者是训练埋身。

当对手知道李小龙出招的时候,便尽快逃避。

这种练习对李小龙和他的对手都极有价值:一个是练习埋身打击,另一人则练习迅速回避。

很多曾跟李小龙练拳的杰出空手道家都会证明,他们逃不过李小龙简单的拳脚。

护甲头盔有时是用来训练攻击锐利化。

对手不作攻击,但维持正确的备战姿势和距离。

一旦李小龙出招攻击,对手便反击,或抵挡,或闪开。

李小龙到时必须有真打的感觉。

戴着护甲头盔进行自由搏击,是李小龙练功表最重要的一项。

李小龙说:『自由搏击是练习任何搏击术的最佳方法。

在搏斗时,你应佩戴着适当的护身设备,施出浑身解数。

这样你才真正懂得打出拳脚的正确时间和距离。

你如能跟各种高矮快笨的对手搏击,也是好事。

对的,笨拙的家伙常常打得较精彩,因为他笨手笨脚,打来若断若续,使人防不胜防。

最理想的搏击对手是又敏捷又强壮又一无所知的人,或是乱抓乱咬乱打乱踢的疯人。

『在我看来,整体性在自由搏击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门派都强调此点。

他们说可以对付形形式式的攻击。

换言之,他们的结构覆盖了一切线条和角度,并能从各个角度的线条回敬。

但如果属实的话,为什么会有这样多派别呢?而且,如果他们完整不缺,为什么有些人只用直线,另一些人则用弧线?有些人只会用脚,另一些则标奇立异,只会舞动双手。

在我看来,在搏击中固守一隅的门派根本是受着束缚。

』『武术家只会依样葫芦的搏击,实在是丧失他的自由。

他根本是墨守成规的绞奴隶,以为成规就是金科玉律。

这只会妨碍进步,因为搏击的方式绝不是基于个人的选择和幻想。

反之,搏斗的方式是时时刻刻不断改变的。

所以,沮丧的搏击家很快会发觉他依样葫芦的打,完全是硬桥硬马。

在练习的时候,必须顾全实际,而不能照办煮碗。

我们不能受束缚。

与其形式繁复,不如出招简单。

我们的自由搏击,应该保持灵活生动,在各种角度出拳起脚,不应变成一个唯命是从的机械人。

』『好像水一样,应该无形无式。

将水倾进杯里,便成杯的一部分;将水倾进樽里,便成樽的一部分。

踢它打它,它会反溅回来。

你要抓一把水,水必会屈服,毫不犹疑。

你加上压力,水便溜走。

这样若有若无,究竟是真是假,实在不能限定。

最软的东西是不能拍击的。

』『自由搏击的实效并不在是形式正确、古老、合乎传统那回事。

能够打胜才是实效。

一味创作虚幻招式和古老架式来代替自由搏击,等于想把一磅水倒进纸袋里。

对于静止的、固定的、死寂的东西,当然有理路可寻;但对于活动的、生动的东西则不然。

自由搏击是没有一成不变的途径和方法的,它纯靠观感、变化、见机行事。

它时刻生生不息。

』『有关硬功软功、内家外家之争执,都无关宏旨,阴阳才是整体的两半。

每一半都同样重要,每一半都要互相依存,否则不成整体。

如果我们执着一面,便会走向极端。

无论谁走向那一极端,他在身体或心智上都受到束缚。

不过前者比较上还可容忍,至少他们在搏击时还是蛮用功的。

可是,一旦心智受到局促,那便不可救药了。

』1.跑步是最有效的健身法。

李小龙认为任何人强身健体都不可缺少跑步。

李小龙每天跑十五至四十五分钟(二至六哩)。

2.健身单车是另一种练习方法。

李小龙隔日踏七哩。

他有时亦会踏着真正的双轮单车出门办事,藉以训练腿力。

3.李小龙应用铁枝锻炼双腿。

他提起脚跟,将背部压向铁枝。

4.提腿是锻炼小腹肌肉最有价值的方法。

附图李小龙在做一种难度较高的提腿练习。

要做到他这个地步,需要好几年时光。

5.所有参加搏击比赛的武术家都应该练习屈腰。

李小龙每日屈腰用以锻炼上腹肌。

6.压腿是锻炼内股关节柔软,乃任何空手道家不可或缺的。

李小龙在可调整高度的架上前俯压腿,以让内股关节受到不同锻炼。

7.拉扯滑轮是李小龙另一种压腿工具。

8.李小龙应用木桩练习踢向下阴的前蹴和控制对方桥手的技术。

注意李小龙的右拳正准备打出。

9.胫部是人体弱点,而且一般人的腿总是放在前面的,所以李小龙认为应该向该处下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