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评价方法
临床常用营养评价方法
2020.8
营养评价
✓ 营养评价及营养风险筛查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过合适的营养评价方法和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了解或评判患者营养状况,预测是否存在或潜在与营养因素相关
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利临床结局的风险。 ✓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是否需要给予患者恰当的营养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结果评价
严重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轻度营养不良
正常 超重 肥胖
体重变化率评价标准
时间
一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中度体重丢失
1%-2% 5% 7.5% 10%
重度体重丢失
>1%-2% >5% >7.5% >10%
人体测量
体质指数(BMI):用于成人或肥胖儿童 公式:BMI=体重(kg)/身高2(m)
敏感性<0.5kg,测定前须先标定准确。
• 临床上最常用的体格检查指标,体重是机体脂肪组织、瘦组织群、水和矿物质的总和。 身高>165cm,年龄<40岁
• 体重的变化,主要是瘦组织群和水分的变化,脂肪组织变化不显著。 • 短时间内体重变化是体液的变化,是反映体液平衡的最佳指标。
理想体重=身高-105cm 身高≤165cm,年龄≥40岁 理想体重=身高-110cm
瘀斑
维生素 C、维生素 K
光感 性皮炎
烟酸
伤口 不愈
锌、维生素 C
阴囊 湿疹
维生素 B2
头发
变细
蛋白 质
脱发
蛋白 质、锌
指甲
横向 脱色
白蛋 白
舟状 指
铁
眼
夜盲
维生素 A、锌
结膜 炎
维生素 B2
角膜 软化
维生素 A
口
牙龈 出血
维生素 C、维生素 B2
舌炎
烟酸、维生素 B6、维生素 B2
舌乳 头萎缩
铁
味觉 减退
01
临床检查
第一部分
营养评价——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是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来发现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膳食调查
病史
临床检查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精神史
用药史 生理功能史
营养评价——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是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来发现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膳食调查
病史
临床检查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精神史
用药史 生理功能史
和吞咽能力、胃容量的改变
简单营养评价问卷(SANQ):国际 上常用的一种通过膳食调查问卷进行 营养评价的方法。准确性和特异性好, 适用于社区和门诊人群调查。
二பைடு நூலகம்病史
• 正确采集病史有助于发现已存在的营养 不良各种表现。
• 疾病史包括急、慢性疾病回顾以及既往 营养丢失情况。
有无厌食
病史
食物禁忌
食物过敏或 不耐受
循环系统(心力衰竭、冠心病、肠 进食呼吸困难、胸痛、腹痛、自 系膜动脉血栓、慢性阻塞性肺病) 理能力减退、心脏病特殊饮食
内分泌系统(甲亢、糖尿病、嗜铬
细胞瘤)
代谢增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慢性感染(结核、骨髓炎、亚急性 代谢增加、细胞因子增加、食欲
心内膜炎、肺脓肿、艾滋病)
减退、自理能力减退
神经运动系统(类风湿关节炎、骨 细胞因子增加、自理能力减退、
进食困难或 食欲减退
进食量改变
营养物质摄入量减少是营养 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吸收不良 消化障碍
体重下降是营养不良最重要 的临床表现
影响营养状况的主要疾病
系统(疾病)
机制
消化系统(幽门螺杆菌、胃酸过少 食欲减退、吞咽困难、腹胀、消 、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胰 化不良、腹泻、吸收不良、便秘 腺功能不全、慢性肝病、结肠炎) 、细胞因子增加
膳食调查
病史
临床检查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精神史
用药史 生理功能史
体格检查:
• 肌肉萎缩 • 毛发脱落 • 皮肤损害 • 水肿或腹水 • 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体征 • 必需脂肪酸缺乏的体征
部位 临床表现
可能营养素缺乏
一般情况
消瘦
热量
佝偻 病
钙、维生素 D
皮肤 干燥、鳞屑
锌、 必需脂 肪酸
角化 过度
维生素 A、维生素 C
营养评价
✓ 营养评价通过临床检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人体组成测定以及多项综合营养评价等主观和客观的指标或手段, 判定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和程度,估计营养不良所致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 营养评价是临床营养治疗的基础,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获取食物史,病史,目前临床状况,人体测量数据, 实验室数据,物理评估,机体生理功能及活动能力,为制度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关节炎、帕金森病、脑卒中)
吞咽困难
三. 精神史
• 酒精依赖
• 抑郁症(情感淡漠,食欲减退, 滥用药物)
四. 药物史
五. 生理功能史
• 药物不良反应是体重下降原因之一
• 生活无法自理是营养不良危险因
• 10%老年住院患者有多种药物史
素
• 认知障碍(VB12缺乏导致痴呆) • 被害妄想(摄入不足)
营养评价——临床检查
一.膳食调查
• 记录一段时期内每日、每餐摄入食物和饮料的重 量,进行实物频率问卷调查。
• 多采用24h膳食回顾或3天连续食物称重法,应 该同时考虑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将能量、蛋白质 和微量元素等以DRIs进行比较。
• 膳食评价可在病人入院早期发现营养问题,给予 营养支持,改善病人预后。
✓ 饮食习惯 ✓ 食物摄入量 ✓ 患病前后食物摄入种类变化 ✓ 有无胃肠道症状以及食欲、咀嚼
锌、维生素 A
颈部 甲状腺増大
碘
腮腺 增大
蛋白 质
02
人体测量
第一部分
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通过无创性检查,了解机体的脂肪、肌肉储备,用于判断营养不良、监测治疗、提示预后。常用指标包括体重、身高、 皮褶厚度、肌围等。
体重(BW):
• 体重的测定须保持时间、衣着、姿势等方面的一致,对住院病人应选择晨起空腹,排空大小便后,着内衣裤测定。体重计的
扰。
• 儿科用身高别体重(W/H)判断急性营养不良及其程度,用年龄别身高(H/A)判断是否存在慢性营养不良及其程度。
人体测量
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百分比(%)= 实际体重/理想体重X100% 体重变化率(%)=(通常体重kg-实测体重kg)/通常体重kgX100%
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百分比结果
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 百分比% <60 60-80 80-90 90-110 110-120 >120
• 较长期的体重改变则是机体组成改变造成的,反映总体营养状况的改变。
• 3-6个月内非自愿的体重减轻是评价机体营养状况非常有价值的指标,体重减轻小于5%,属于轻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大于
10%则为重度营养不良。
• 肿瘤、慢性肝病,肾衰竭等患者因为水肿,腹水,应用利尿剂和腹膜透析等因素引起体内水的变化,导致体重的测定受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