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6题 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④《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慷慨聘任羞怯.(qiè)琢.磨(zuó)B.污涩帐蓬庇.护(bì) 嗔.怪(chēn)C.余晖乞丐匍.匐(pū) 热忱. (chén)D.硬郎炫耀哺.乳 (bǔ)掺.和 (chān)3. 下面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民意调查是反映美国总统大选进程的晴雨表。

可不同的民调,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沙漠地区并不完全是不毛之地....,其中也有一些草木葱茏的绿洲。

4.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D.秋雨似乎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沉静。

5.请你参与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1)为了响应学校提倡的组建我们自己的文学部落活动,七年级各班纷纷成立了文学兴趣小组。

你所在的七(1)班也在积极地开展,你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参加了以下活动。

(一)接近文学的方式——读书写作交流会⑴文学兴趣小组各成员就“跟名家学作文”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你能从名家的话中听出对写作文有帮助的经验吗?请简要概括。

(2分)甲同学:老舍说:“假若有个人告诉我们:他刚下过两次水,可是决定马上去参加国际游泳比赛,我们会相信他能得胜而归吗?不会!我们必定这么鼓舞他:你的志愿很好,可是要拼命练习,不成功不拉倒。

这样,你会有朝一日去参加国际比赛的。

我看,写作也是这样。

”乙同学:莫言说:“一个孩子在初学作文的时候,反复的有意识的描写名家,模仿的多了,自然的发现,第一步很像。

有很多的中学生写的作文很像鲁迅的风格。

因为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课文里比较多。

”①② (二)感知文学的妙处——布置文学角⑵班上决定把教室的一角布置为文学角,请你拟一条文学角标语。

(2分)答: 6.名著阅读(4分)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

”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

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

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

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

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

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

”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

”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 (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2分)答: (2) 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第 二 部 分(7~21题 40分)一、阅读诗词,完成7-8题(5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答:8.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 .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 .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1题(11分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乙】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④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⑤大梁⑥也远于市,而议臣者⑦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庞葱从邯郸反果不得见。

(《三人成虎》)【注释】①庞葱:魏国大臣。

②质:作人质,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③邯郸:赵国的郡城。

④市:集市。

⑤去:距离。

⑥大梁:魏国国都。

⑦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及.其家穿井及:(2)不若.无闻也若:(3)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与:(4)王信.之乎?信:10.下面句子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宋之.丁氏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及其.家穿井其.人舍然大喜C.家无井而.出溉汲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不义而.富且贵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标三处(1分)。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庞葱从邯郸反果不得见。

12.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3.甲文中的宋君和乙文中的魏王对于传言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2分)答: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1分)得分评卷人兔子的精神刘庆邦在虎年的小满之后,我特意回到老家看收麦。

麦子已经成熟,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到处都是黄金铺地般的富丽色彩。

有一天下午,在前面一块麦子地头的小路上,我竟然看到了一只兔子。

兔子银黄色,和麦子的背景几乎融为一体。

野兔的出现不免让我有些惊喜,我差点叫了一声“兔子!”我没有叫,我怕吓着了兔子。

我停下脚步,没有再往前走,我想对兔子传达一个友好信号。

还好,兔子没有立即隐入麦丛中去,它竖起双耳,也停下了。

于是,我悄悄拿起照相机,想把这个朋友照下来。

兔子大概发觉了我的举动,还没等我把镜头对准它,它就快速向前跑去。

它顺着小路又跑了一阵儿,才身子一拐,遁入浩瀚如大海一样的麦地。

这个时候的兔子是幸福的。

田边地头野草茂盛,可以说它们左右逢源,每天都有享用不完的大餐。

麦子从青纱帐变成了黄纱帐,这个时候的兔子也是安全的。

它们在金色的帐子里自由穿梭,或唱歌跳舞,或结社集会,或卿卿我我,反正想干什么都可以。

麦子收割时,等于把野兔们赖以藏身的黄纱帐收走,使它们面临危险。

我少年时代在老家的生产队参与割麦,割着割着,每每看见一只兔子腾地跃起,向另一块尚未收割的麦地跑去。

社员们对兔子都很感兴趣,大家停下割麦,站起来以手罩眼,一齐对兔子呐喊。

有的人还试图朝兔子追过去。

但兔子四条腿,人只有两条腿,人的奔跑速度比兔子差远了,人的呐喊和追赶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这时,同样长有四条腿的狗跳出来了,奋勇向兔子追去。

平日里,习惯了看人们脸色的狗们因不敢对主人有过多超越,跑起来总是颠儿颠儿的,速度不是很快。

如今面对兔子,狗们像是总算找到了用武之地,也得到了在人们面前露脸儿的机会,跑得风驰电掣一般,结果怎么样呢?狗们往往空嘴而归。

狗跑得是快,但兔子跑得更快。

兔子跑起来像一朵金色的雾,在田野里飘飘忽忽,让狗望尘莫及。

对野兔们来说,最严峻的时刻是秋收之后和飘雪的冬季。

此时场光地净,无遮无拦,野兔们不仅食物匮乏,连找一个藏身之所都很难。

而贪婪的人们收获了庄稼还不够,还要像收获庄稼一样收获野生的兔子。

人出动了,狗出动了,在我们那里被称为兔鹘(hú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的一种猎隼也出动了。

如果人和狗是围捕野兔的地面部队,兔鹘就是人们所豢养的空中打击力量。

与人、狗和鹘比起来,野兔们属于真正的弱势群体。

只有野草是它们的朋友,别的动物几乎都是它们的敌人。

但兔子也要生存,也有使族类得到繁衍的权利。

它们的生存法则决定了它们并不是一味向强势群体屈服,除了逃跑,它们有时还表现出一种抗争的精神。

有一次我看打围时亲眼见到,当兔鹘在空中斜刺里向一只野兔俯冲下来时,野兔竟猛地跳将起来,用头向兔鹘顶去。

兔鹘猝不及防,被闪落在地,扑了一个空。

兔鹘再起飞,飞到一定高度,再次向野兔发起冲击。

而野兔毫不畏惧,在奔跑中瞅准时机,再次跳起来,直着身子向兔鹘的腹部撞去。

这一幕让我震撼..,甚至有些紧张..。

我还听说过一个让人更加难忘的故事。

在某个肃杀的冬季,当一只老鹰将利爪刺进一只野兔母亲的臀部时,野兔母亲没有回头,没有犹豫,拖着老鹰继续奋力向前奔跑,一直把老鹰拖进一片长满硬刺的荆棘丛中。

老鹰被刮得少皮没毛,野兔母亲悲壮地与老鹰同归于尽。

出于对野兔母亲的敬佩,我曾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题目叫《打围》。

选自《青年文摘》14.第一自然段写出了“我”对野兔的喜爱之情,请在文中用波浪线勾画出一处,并具体说说是如何体现这一情感的?(3分)分析:15.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下列语句,任选其一,说一说其表达效果。

(3分)(1)它们在金色的帐子里自由穿梭,或唱歌跳舞,或结社集会,或卿卿我我,反正想干什么都可以。

(2)兔子跑起来像一朵金色的雾,在田野里飘飘忽忽,让狗望尘莫及。

答:我选第()句。

16.“这一幕让我震撼..,甚至有些紧张..。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我”震撼和紧张的原因。

(2分)答:17. 请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3分)答:(1)世界上有一粒种子,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

凡是看见它的人没一个不喜欢它。

听说,要是把它种在土里,就能够钻出碧玉一般的芽来。

开的花呢,当然更美丽,不论是玫瑰花,牡丹花,菊花,都比不上它,并且有浓厚的香气,不论是芝兰,桂花,玉簪,都比不上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