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知识培训
三、高处作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6 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 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 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 安全防护层。 安全防护层。 7 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子栓上,材料要有次序地码放整齐;高处切割或拆除 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子栓上,材料要有次序地码放整齐; 时,应将要割落或拆除的物体接住,或打眼拴住,以免落下伤人。 应将要割落或拆除的物体接住,或打眼拴住,以免落下伤人。 8 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石化公司的《脚手架管理规定》。 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石化公司的《脚手架管理规定》 对脚手板、斜道、扶梯、跳板应随时清扫。有泥或冰雪时,必须及时清除, 对脚手板、斜道、扶梯、跳板应随时清扫。有泥或冰雪时,必须及时清除,必要时 应采取防滑措施。 应采取防滑措施。 9 30米以上的特殊高处作业,应设有专人负责的与地面联系的通讯装置(如对讲机 米以上的特殊高处作业,应设有专人负责的与地面联系的通讯装置( 米以上的特殊高处作业 等)。 10 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如石绵瓦、木板条)上进行,不得坐 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如石绵瓦、木板条)上进行, 在平台、孔洞边缘和躺在通道或安全网内休息。 在平台、孔洞边缘和躺在通道或安全网内休息。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的条件下严禁 在屋架、桁架的上弦、支撑、檩条、挑架、砌体、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 在屋架、桁架的上弦、支撑、檩条、挑架、砌体、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 11 高处作业与架空电线应保持不少于 米的安全距离。 高处作业与架空电线应保持不少于2.5米的安全距离。 米的安全距离
三、高处作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1 使用安全带。 使用安全带。 a)安全带必须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 )安全带必须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 低用, 位。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安全带应高挂(系)低用,注意防止摆动 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安全带应高挂( 碰撞。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如遇作业现场无法满足系挂要求的, 碰撞。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如遇作业现场无法满足系挂要求的,可 采取架设“生命线”或搭脚手架、拉防护网等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架设“生命线”或搭脚手架、拉防护网等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坠落 。不能使用安全定位腰带和普通救生绳索,严禁用绳子捆扎腰部代替安全带; 不能使用安全定位腰带和普通救生绳索,严禁用绳子捆扎腰部代替安全带; b)安全带使用3米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自锁钩用吊绳例外。 )安全带使用 米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 自锁钩用吊绳例外。 米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 c)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 )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 d)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e)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f)2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应使用全身安全带,配置双重锁定挂钩的能量减震绳索来防 ) 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应使用全身安全带 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应使用全身安全带, 止坠落。 止坠落。 g)安全带的质量标准和检验周期,应符合GB 6095-85安全带标准要求。各类坠落 )安全带的质量标准和检验周期,应符合 安全带标准要求。 安全带标准要求 防护用品都必须定期检查,每次检查应当进行记录和留档。 防护用品都必须定期检查,每次检查应当进行记录和留档。
4
二、管理内容和要求
5.5 高处作业须符合相应的技术措施,其主要技术措施执行见附录A。 高处作业须符合相应的技术措施,其主要技术措施执行见附录 。 5.6 对高处作业相关人员的要求 5.6.1 作业项目负责人 作业项目负责人是指现场作业具体负责人,负责按规定办理高处作业票, 作业项目负责人是指现场作业具体负责人,负责按规定办理高处作业票, 制定安全措施并监督落实,按照高处作业要求安排作业人员, 制定安全措施并监督落实,按照高处作业要求安排作业人员,确保作业安 全。 5.6.2 作业人员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标准,按规定穿戴合格的劳 动保护用品和安全保护用具; 动保护用品和安全保护用具;在安全措施不完善或没有有效作业票证时应 拒绝高处作业。 拒绝高处作业。 5.6.3 监护人 负责确认安全措施和落实应急方案,遇到危险情况时,命令停止作业; 负责确认安全措施和落实应急方案,遇到危险情况时,命令停止作业;高 处作业进行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监护作业人员按规定完成作业。 处作业进行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监护作业人员按规定完成作业。
三、高处作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12 进行洞口的高处作业时,必须按下列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进行洞口的高处作业时,必须按下列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a)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它防坠落 )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 的防护设施。 的防护设施。 b)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 )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 l0m设一道安全网。 设一道安全网。 设一道安全网 c)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 )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 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 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 d)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 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e)在吊装口、升降口、爬梯口工作应面向口外,禁止背向口外,以防失 )在吊装口、升降口、爬梯口工作应面向口外,禁止背向口外, 足。 13 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在基坑、无遮栏平台周边设置防护栏,无外脚 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在基坑、无遮栏平台周边设置防护栏, 手的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进行各项 的楼层周边, 手的高度超过 的楼层周边 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 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上站立, 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上站立,必要时应 系好安全带进行操作。 系好安全带进行操作。
2
一、术语和定义
3 临边作业 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 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 80cm 作业。 作业。 4 洞口作业 孔与洞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 孔与洞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 以上 2m 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上的作业。 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上的作业。 5 6 7 8 攀登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悬空作业 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操作平台作业 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或悬挑式平台进行的作业。 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或悬挑式平台进行的作业。 交叉作业 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二、管理内容和要求
5.8 严禁进行高处作业的情况: 严禁进行高处作业的情况: a)涉及高处作业时未选取高处作业图标的作业; )涉及高处作业时未选取高处作业图标的作业; b)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禁 )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 忌高处作业的人员; 忌高处作业的人员; c)六级以上大风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象条件; )六级以上大风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象条件; d)非载人电梯、罐笼严禁乘人; )非载人电梯、罐笼严禁乘人; e)夜间照明光线不足或照明不足的厂房内; )夜间照明光线不足或照明不足的厂房内; f)40℃及以上高温、- ℃及以下寒冷环境下; ) ℃及以上高温、- 、-20℃及以下寒冷环境下; g)在排入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标的场所及其下风侧,严禁高 )在排入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标的场所及其下风侧, 处作业。 处作业。
3二、Leabharlann 理内容和要求5.1 凡作业中涉及高处作业,必须选择高处作业图标,开展风险 凡作业中涉及高处作业,必须选择高处作业图标, 评估,现场措施落实后方可作业。 级风险以下的高处作业即 级风险以下的高处作业即30米 评估,现场措施落实后方可作业。3级风险以下的高处作业即 米 以下(不含 米 的作业选择一般高处作业图标; 以下(不含30米)的作业选择一般高处作业图标;特级高处作业选 级风险的高处作业图标。 择3级风险的高处作业图标。 级风险的高处作业图标 5.2 高处作业办理程序具体执行《作业风险评估许可证管理程序 高处作业办理程序具体执行《 》中规定的风险评估许可证(RAP)办理流程。 中规定的风险评估许可证( )办理流程。 5.3 高处作业的有限时间按照作业风险评估许可证(RAP)中相 高处作业的有限时间按照作业风险评估许可证( ) 关作业允许时间中最短的执行,原则不允许超过三天。 关作业允许时间中最短的执行,原则不允许超过三天。间断作业在 重新作业前,作业现场(生产车间)项目负责人、 重新作业前,作业现场(生产车间)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安全监 督或双方作业负责人应到现场重新确认安全措施,如有变化, 督或双方作业负责人应到现场重新确认安全措施,如有变化,应重 新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生效。 新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生效。
三、高处作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2 进入施工现场(包括高处作业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 进入施工现场(包括高处作业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帽的质量标准及周期,应符合 安全帽技术标准要求。 帽的质量标准及周期,应符合GB2811-89 安全帽技术标准要求。严禁私自 拆除安全帽的配件,凡配件不全者严禁使用。 拆除安全帽的配件,凡配件不全者严禁使用。 3 其它在高空作业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设备,比如涉及高温、磨蚀性液体、 其它在高空作业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设备,比如涉及高温、磨蚀性液体、 靠近带电体、放射源等,必须得到专业管理人员的审核和许可。 靠近带电体、放射源等,必须得到专业管理人员的审核和许可。 4 应当考虑配置和使用护栏、内外安全网来代替防护用品降低坠落风险。 应当考虑配置和使用护栏、内外安全网来代替防护用品降低坠落风险。 5 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作 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 业点下方可能坠落半径区域设安全警戒区,要有醒目的警戒标志, 业点下方可能坠落半径区域设安全警戒区,要有醒目的警戒标志,并指定 人监护。可能坠落范围半径可参照如下: 人监护。可能坠落范围半径可参照如下: a)当基础作业高度为2-5米时,可能坠落半径为3米; )当基础作业高度为 - 米时,可能坠落半径为 米 米时 b)当基础作业高为5-15米(含15米)时,可能坠落半径为 米; )当基础作业高为 - 米 含 米 时 可能坠落半径为4米 c)当基础作业高为15-30米(含30米)时,可能坠落半径为 米; )当基础作业高为 - 米 可能坠落半径为5米 米 d)当基础作业高在30米以上时,可能坠落半径为 米。 )当基础作业高在 米以上时 可能坠落半径为6米 米以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