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卷】2019河南特岗临考押题密卷附答案(150分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这体现了教育法指引功能中的()A.授权性指引B.原则性指引C.职权性指引D.义务性指引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让全体人民,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这体现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优先发展B.服务导向C.促进公平D.改革创新3.在一次测验中,小希因得了90 分而沾沾自喜,而小君却感到大失所望,小君的这种行为属于()A.替代强化B.模仿学习C.有意注意D.自我调节4.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后,让其在一个立体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这属于学习阶段中的()A.作出反应B.提取应用C.反馈强化D.记忆保持5.教师能系统、明确地联系实际讲解教学内容及其运用、操作,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练习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这达到了教学中的()A.理解水平B.记忆水平C.运用水平D.探索水平6.弗洛伊德认为,当儿童受某种冲动的驱动而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时,父母便加以制止、惩罚、规训,这一部分因惩罚而内化的经验与情感,最后表现出来的形式是()A.理想B.道德C.良心D.愧疚7.某校每周安排一个班级的师生负责校园环境的清洁及学校作息、教学秩序的维持和监督,这种做法有效地贯彻了德育教育中的()A.制度育德法B.情境陶冶法C.自我修养法D.实际锻炼法8.得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结论的哲学家是()A.泰勒B.康德C.洛克D.拉伊9.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学基础》D.《教育漫话》10.教师让学生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来组织、表达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属于()A.解释B.转化C.运用D.分析11.持“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育观点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12.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A.活动课时制B.开放课堂C.特朗普制D.个别教学13.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给问题以新的解答的思维方式是()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培养对形式美的感受力的最佳方式是()A.表演艺术教育B.语言艺术教育C.综合艺术教育D.造型艺术教育15.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系统并付诸实施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6.知识的逻辑顺序与人的心理认知顺序的吻合使教育内容富有高度的()A.纯洁性B.连续性C.预定性D.科学性17.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是以有效实施既定的()为核心的A.课程目标B.教育内容C.课程标准D.教育政策18.教师取消教室和宿舍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19.学校文化的主体是()A.学生文化B.教师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思维21.班级组织中,班干部一般约占班级人数的()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D.六分之一22.“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主张最早出现于()A.《学记》B.《孔子》C.《雄辩术原理》D.《理想国》23.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不包括()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性学习D.个别化学习24.王老师讲到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可能大于成分气体最大分子量,也不可能小于成分气体最小分子量时,以三名学生的各自年龄和平均年龄打比方,同学们豁然开朗,这种教学原则是()A.量力性原则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25.语文老师讲完一篇课文后,组织学生对课文中的形近字、音近字、近义字和反义字进行比较辨析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1.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评讲课上朗读一位学生的作文时,将文中的“神荼郁垒”(分别是两个降伏恶魔的神)中的“荼”读成“图”,并严正板书,强调不能与“茶”混淆。
该学生当即指正,说不该读“图”,应读“shū”,与“如火如荼”的“荼”读法不同,并说是爷爷教自己的。
这位老师脸上一阵发烧,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不可能有这种读法。
”另一学生连忙查新华字典,说上面并无shū的读音,并为老师解了围。
后来这位老师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这四个字的正确读法,应是“shēn shūyùlǜ”,四个字自己竟然读错了三个,受到强烈震动。
第二天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慎重订正,并坦诚叙述了自己从不知到知的经过,检讨了怕“输面子”的内心活动。
学生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事后好几位学生对教师说:“我们知道您读错了音,但就是不敢向您讲。
”这位老师深有感慨,并就此公开发表了题为《为教戒装》的体会文章。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你怎么看这位语文教师的教育行为?2.张红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实验小学任教,刚参加工作,踌躇满志,决心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给学生,他非常认真准备上课的资料,上网查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但没想到第一节课就出现了问题,自己准备的内容只讲了半小时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老师和学生都无所事事,特别是讲课中和学生交流也遇到障碍,自己的讲课方式学生适应不了,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毫无疑问,这是张红备课出了问题。
问题:(1)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2)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注意哪些事项?(3)新教师在备课中,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3.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书信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从德育原则的角度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俗话说“教育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请结合你报考的学科,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 小题,15 分)假如您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教师理想,并担任了小学四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今年恰逢“建国70周年”,您打算开展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您简单拟写一下主题班会的教学设计。
对象:四年级1班全体学生要求:自己搜集爱国素材,并写出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准备及班会的过程。
四、作文题(本大题1 小题,40 分)材料:张玉滚是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不忘初心,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扎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
他爱岗敬业,学校师资紧缺,他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苦练教学本领,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
他无私奉献,寄宿学生多他学缝衣做饭,学生家庭困难他慷慨解囊,山区不通车,他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
张玉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以上是时代楷模,教师张玉滚成长经历的片断,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想。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义务性指引的特点是:必须、应当、义务、禁止。
故题干中体现了教育法指引功能中的义务性指引。
2.C【解析】《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坚持促进公平。
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基础。
注重有教无类,让全体人民、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突出精准扶贫,面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
3.D【解析】班杜拉提出了自我调节的概念。
班杜拉假设,人们能观察他们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我们有时知道自己干得不错并因此而自我欣赏,无视别人说了些什么,同样有时我们也知道自己做得并不是最好。
要做出这些判断我们不得不对我们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期望。
例如,在一次测验中得了90 分,一个学生可能沾沾自喜,而另一个学生则可能感到大失所望。
4.B【解析】提取应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取运用所习得的知识技能,推广应用到新的任务情境中。
例如,在学习者学习了三角形之后,让学习者在一个立体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5.A【解析】题干所述属于教学的理解水平的主要特点。
6.C【解析】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它负责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做惩罚。
7.D【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题干的描述是对实际锻炼法的运用。
8.C【解析】“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
9.A【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 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10.B【解析】转化即用自己的话语来组织、表达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
11.C【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主张之一是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12.C【解析】特朗普制是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于20 世纪50 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13.B【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打破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或重建,创造出个体前所未知的或社会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14.D【解析】造型艺术教育是培养对形式美的感受力的最佳方式。
15.A【解析】“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
16.D【解析】知识的逻辑顺序与人的心理认知顺序的吻合使教育内容的编排富于高度的科学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轨道,高效率地去获得人类积累的大量经验,并创造出新的科学文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17.B【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人才成长的方向和速度。
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这种计划性、目的性与组织性以有效实施既定的教育内容为核心。
教师依据具体的教育内容来组织教育过程、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活动,以全面实施既定教育内容为准绳,控制、评估教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