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水钻井液

深水钻井液


0
0 A2T 3 B2T 2 C2T D2
0 为钻井液的动切力,Pa;
A2,B2,C2,D2为钻井液特性常数; T为温度,℃。
(2)含温度的钻井液流变方程 将温度对钻井液塑性黏度和屈服值的影响关系式代入宾汉 流变方程,得到宾汉温度流变方程:
2
B0
B0
B1
T T0
B2
T T0
Ap0 eE/T
1 低温问题 深水海底的温度一般在2-4℃(热带地区一般在5℃左右,
而有些地区温度可达-3℃)。深水低温使钻井液黏度增大、 密度升高,流动阻力增加,深水钻井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 于低温造成的,如:
➢ ①压力传导系数降低,井控更加困难; ➢ ②钻井液循环压耗大,易超出本已较窄的安全密度窗口,使井壁
稳定性更加恶化; ➢ ③井眼清洁困难,钻屑和固体加重材料易沉降桥堵; ➢ ④钻井液顶替效率下降,泥饼虚厚,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 ⑤低温高压下的钻井液中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等。
T0 为定常温温度,20℃;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此为二次曲线,屈服值有一个极 值点,在此点左边,随着温度的降低屈服值逐渐增大;在 此点右边,随着温度的升高屈服值也逐渐增大。因此在确 定钻井液的低温屈服值时,应首先确定极值点,然后便可 以对钻井液低温下的屈服值做出恰当的描述。另外,钻井 液的屈服值主要受膨润土相的影响,因此,含固相钻井液 体系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的屈服值在低温下有较大区别。
p
(1
0
(D1
6 p
d1 v1
)
)
p
(1
0
(D2
6 p
d v2
2
)
)
密度不变,v1=0.1m/s,塑性粘度不变,动塑比取为0.5,则 v2=0.26m/s。此时钻井液排量为:0.26/0.1*11.5=29.9m3/h。
人工井壁设计
岩心示意图
低温循环模拟实验装置
(-20~150℃0~50MPa,模拟井筒旋转0~90°)
是相同的,因此密度ρ、动力粘性系数u是相同的;V为流体的运动速度,在使用 的模型装置中,使用的流动速度与现场使用的速度是相同的。
流速相等:
对于深水钻井液循环模拟系统完全相似是不可能的,因此, 只需保证钻井液返速不变即可。
根据调研和《海洋钻井手册》,一开钻进采用914.4(36 英寸)钻头钻进,在LW3-1-1井钻井液实际最大排量约为 240m3/h,即0.0667 m3/s则钻井液的环空返速为:
AV
16
R2 = 0.8988
PV
多项式 (AV)
14
多项式 (PV)
12
10
8
6
y = -3E-05x3 + 0.0044x2 - 0.1956x + 6.3495
4
R2 = 0.7862
2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温度,C
70
y = -0.0002x3 + 0.0295x2 - 1.7977x + 56.27
(1)温度对钻井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塑性黏度
当温度变化时,会改变固相颗粒吸附水的排列方向。研 究发现,温度对许多流体的黏度均有较大影响,特别是膨润 土含量较大时,随着膨润土含量的增加,钻井液黏度迅速增 大:
B
U AeT
A、B为某一给定流体的特性常数。
随着温度的降低,钻井液中颗粒的动能减少,各种 粒子的热运动减弱,流动阻力增大,从而使液体内颗粒的 流动更加困难,因此随温度降低,钻井液黏度升高。一般 情况下温度对塑性黏度的影响可用下式描述:
p A p0 eE /T
ηp为在温度为T时钻井液的塑性黏度; ηp0为常温时钻井液的塑性黏度(设定常温温度为20℃); A、E为钻井液的特性常数。
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和/或塑性黏度也可以用多项式表达:
A1T 3 B1T 2 C1T D1
η为钻井液的表观粘度或塑性粘度,mPa∙s; A1,B1,C1,D1为钻井液特性常数; T为温度,℃。
切力,Pa
14 12 10
8 6 4 2 0
0
y = -0.0002x3 + 0.0291x2 - 1.1443x + 17.957
14
R2 = 0.8502
12
10
切力,Pa
8
YP
多项式 (YP)
6
4
2
0
20
40
60
80
100
0
温度,C
y = 9E-05x3 - 0.0118x2 + 0.2913x + 9.0489 R2 = 0.9353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深水钻井液必须克服上述的浅层井壁稳定、隔水管低温流
变控制、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等技术问题以外,还必须满 足环保的要求。
在深水钻井液体系研究方面,国外处于绝对技术领先和 垄断地位,根据资料调研,目前国外常用的深水钻井液体系 有:高盐/木质素磺酸盐钻完井液、聚合醇-高盐/PHPA聚合 物钻完井液,油基钻完井液、CaCl2钻完井液及合成基钻完井 液等。
自制钻井液低温试验设备
钻井液低温循环模拟实验装置
装置设计基本依据:
雷诺数作为判断的相似准数。根据雷诺数相等应该有以下关系:
Vnlnρn = Vml mρm
μn
μm
其中,ρ为流体的密度;u是与流体的种类、温度有关的系数称为动力粘性系 数,或简称粘度。
在循环装置中,使用钻井液作为循环流体,与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流体
深水钻井工程
—深水钻井液
徐加放
手机:18678986873 e-mail:xjiafang@
1、引言
在各国相继进入深海领域,积极开发深水石油的同时,我 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强大,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走向深水, 是我国石油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缓解当前石油供需关系紧 张的保障,它符合当今世界石油工业发展趋势、符合我国的能 源战略、符合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钻杆内雷诺数:
Re=
vd
p
(1
0d 6p v
)
=
1000kg m3 6.77m s-1 0.112m
80 10 -3 Pa s(1
30Pa 0.112m
) =4660(紊流)
6 80 10 -3 Pa s 6.77m s-1
若雷诺数相等,则:
v1 (D1 d1 ) v2 (D2 d 2 )
(3)钻井液当量静态密度随温度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钻井液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
力的增加而增大。深水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从井口到井底, 温度和压力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要经历“常温-低温-高温 -低温-常温”的交替变化过程。因此,在钻井和完井时,钻 井液密度必然会发生某些变化,使得井下钻井液密度不等于 井口测量的密度。归纳起来,对钻井液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 变化模型研究可分为两种方法,即“复合模型”和“经验模 型”。
深水海域的油气资源前景诱人,但同时深水钻探所面临的 问题也复杂多变,其面临的技术性挑战比陆上油气田和浅水区 域的更加艰巨。
就钻井液而言就面临以下主要技术难题:
(1)深水低温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变性;(2) 浅部地层压实程度低、沉积颗粒细、地层活性高、胶结疏松、 井壁稳定性差,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和稳定井壁的 能力;(3)浅层砂岩气易侵入钻井液,形成水合物,堵塞 管线、阀门、井下防喷器等,钻井液必须具备良好的水合物 抑制性;
温度,C
切力,Pa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y = -0.0001x3 + 0.019x2 - 0.8632x + 18.802 R2 = 0.976
YP 多项式 (YP)
20
40
60
80
100
温度,C
无固相钻井液的切力一般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是因 为无固相钻井液的切力主要由聚合物支链的相互联结或官能 团的相互吸附来提供,随温度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聚合物的支链充分伸展、官能团活性增加,聚合物高分子相 互缠绕或吸附能力加强从而使切力增大。含固相钻井液的切 力主要由膨润土与聚合物以及膨润土内部网架结构来提供, 钻井液中使用的聚合物与无固相钻井液也不相同(一般为线 性,支链较少),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增加分子热运 动加剧,膨润土与聚合物之间或膨润土颗粒间的网架结构强 度减弱,甚至部分被拆散,造成切力下降。但两种情况下的 动切力均可用同一多项式进行预测,即
v=0.0667*4/3.14(0.91442-0.1272) ≈0.10m/s 钻具内(钻杆)流速为:
v=0.0667*4/3.14*0.1122=6.77m/s 若模拟装置外管内径为200mm, 914.4/200*127=27.8mm,计算其排量需:
Q=0.1*3600*3.14(0.22-0.02782)/4≈11.5m3/h
(4)安全密度窗口窄,套管层次多,地层易产生裂缝,造成 漏失,要求钻井液的当量循环密度尽可能低;(5)井眼尺寸 大,钻井液循环不充分,靠近井壁处钻井液流动速度低,井 壁清洁效果差,无法保证固井质量;(6)隔水管直径大、套 管层次多,环空间隙大钻井液循环差,部分钻井液甚至不流 动,易造成钻屑、固体加重材料的沉积、桥堵等;(7)深水 钻井平台日费极高,要求钻井液性能稳定,减少复杂事故和 井下风险;(8)日益严格的海洋法律和环境压力,要求钻井 液及钻屑的处理与排放不造成环境污染;(9)深水超深井钻 井液用量极大,给钻井液的维护、处理、排放及后勤保障带 来了巨大压力。
粘度,mPas
20
AV
18 16
y = -0.0002x3 + 0.0307x2 - 1.2768x + 23.677 R2 = 0.9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