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提问,在教学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分析提问的最佳时机,确保能够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
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师要不断探寻科学合理的引导策略,不断提高提问能力,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优化提问内容,讲究提问技巧,要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主用,使之真正作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数学课堂提问要锤炼提问技艺,关注提问效益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若干个问题的有机组合,并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数学学习的“驿站”。
数学教学是否成功,学生所获数学知识的多少,都与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在于会讲、善讲,更应在于会问、善问。
有效提问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掌握它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心思和精力。
教师要积极锤炼有效提问的技艺能力,会敏锐观察和有效捕捉关键问题,把问题问在知识的核心处和思维的关键处,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问题,善于对”
问题转化”的指导,善于用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重问与轻问、追问与转问等提问方式,善于平衡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有效介入,能积极有效地进行巧妙而充满智慧与情感的理答。
二、深入解读教材,所提问题具有针对性
首先数学老师一定要认真的研究教材,完全掌握教材里的重难点,并且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根据教材设定一个教学目标。
只有精巧的问题才能让教学活跃起来,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而老师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
但好的有效问题一定得要求老师在课前便精心设计好,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前备课阶段严格按照教材,预设出不但有一定的情趣,而且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
三、老师提问之后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之所以要进行课堂提问,其最终的目的始终是要通过这种有效的交流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发现其知识体系中所存在问题,然后老师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而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具时效性以及针对性。
所以数学老师设计的提问问题要更多的考虑如何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培养其发散思维。
这便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
并且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留出三到五分钟的思考时间,使得能够真正做到
有问必答,有答必精。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当前知识结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问题,进而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彻底掌握解题方法,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四、把握提问的时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
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
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
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五、教师的提问应该通俗易懂
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时,应该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热情。
另外,教师还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数学素
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比如,在学习关于时钟的知识时,应让学生认识表盘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我们可以把它们比作赛跑的三个兄弟,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来帮助认识钟面。
这样可以使课堂变得趣味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
六、教师的提问应该具有层次性
一般来说,课堂中的提问本身就应该具有层次性,也就是说课堂中的提问应该把握由浅到深的原则,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逐步进入到思考的过程中。
这样在导入时,就可以适当地设计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当然,这种难度不能过大,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认真参与到课堂的提问中来。
当然,教师还应该对不同能力和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学生分层次地提问。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只有让学生各尽其能,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七、课堂提问要疏密有度
重点问题的提出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组织表达,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
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先列出算式196÷36。
然后,当学生确定把36 当成40 来试商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观察余数,仔细思考,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很快,优等生发现了余数是52,大于除数,开始皱
眉思索。
我不吱声,等待着。
接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了矛盾,我还是不吱声继续等待。
教室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终于差等生也发现了矛盾。
教室了炸开了锅,“余数比除数大啦!”“我们的商太小啦。
”这时,我紧追不舍:“我们该怎么办?”“把商改大点儿。
”“大上1。
”“大上2 可以吗?”“不可以,52 里面没有2 个36。
”疏密有度的课堂提问给优等生和差等生提供了公平的学习机会。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教学无法,教无定法。
只要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够使用准确精炼的语言,采用有效的提问,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应该运用风趣和恰当的方式进行点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卞动探究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2]贾胜元.交给学生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3]陈德燕.立体几何教学中类比方法的呈现与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4]张宁.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四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5]盛男.小学数学教学中质疑提问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