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金融风险管理第一节风险概述【大纲要求】掌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熟悉风险的来源、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掌握金融风险的分类;熟悉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的概念;熟悉宏观经济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的概念与特点;熟悉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一、风险与金融风险(一)风险风险一般被定义为“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可能性三个要素有机构成的。
(二)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也是一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的特征(1)隐蔽性。
(2)扩散性。
(3)加速性。
(4)不确定性。
(5)可管理性。
(6)周期性。
考点二、金融风险的影响(1)金融风险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可能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影响着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增大了交易和经营管理成本;可能会降低部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
(2)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可能会引起一国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的下降;影响着一国的国际收支;可能会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生产力水平下降,甚至引起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对经济产生严重破坏;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考点三、金融风险的分类按照能否分散,可将金融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按照会计标准,可将金融风险分为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按照驱动因素,可将金融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类型。
考点四、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一)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投资者风险增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系统风险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不可回避风险”。
系统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指的是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波动可能导致的企业利润损失。
宏观经济风险具有潜在性、隐藏性和累积性。
(1)宏观经济风险的潜在性指的是宏观经济风险总是与宏观经济系统相伴而生的,宏观经济发展和运作本身就蕴涵着经济风险。
(2)宏观经济风险的隐藏性指的是虽然宏观经济风险总是潜在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它是隐藏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并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只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
(3)宏观经济风险的累积性指的是宏观经济风险会随着社会经济矛盾的不断加深而日益增大,当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引发经济危机。
2.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又被称为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变动导致金融机构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对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及其收益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当通货膨胀率提高时,由于货币贬值将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受到损失,同时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也在下降,如果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投资收益率,实际收益将为负,这会给金融机构造成更大损失。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动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
存贷款业务中,利率的上升与下降,意味着利息支出或利息收入的增加或减少。
证券投资业务中,由于利率的高低反方向影响证券价格,从而影响买卖证券的价格收益。
保险业务中,费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利率因素,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利率风险。
与信用风险不同,利率风险既可能使金融机构遭受损失,也可能使其从中获得收益。
利率的某一变动,在使用金融机构的某些业务受损或获益的同时,也会使其他一些业务受损或获益,当然,这些受到相反影响的业务不一定属于同一金融机构。
4.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又被称为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使以外币计价的收付款项、资产负债造成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
外汇风险具有或然性、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三大特征。
(1)外汇风险的或然性是指外汇风险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不具有必然性。
(2)外汇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外汇风险给持有外汇或有外汇需求的经济实体带来的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营利,它取决于在汇率变动时经济实体是债权地位还是债务地位。
(3)外汇风险的相对性是指外汇风险给一方带来的是损失,给另一方带来的必然是营利。
5.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变量的变化或波动而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主要由证券价格、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因子的变化引起。
(2)种类众多、影响广泛、发生频繁,是各个经济主体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基础性风险。
(3)常常是其他金融风险的驱动因素。
(4)相对其他类型的金融风险而言,市场风险的历史信息和历史数据的易得性较高。
(二)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与整个股票市场或者整个期货市场或外汇市场等相关金融投机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是指某些因素的变化造成单个股票价格或者单个期货、外汇品种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种下跌,从而给有价证券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非系统风险是可以抵消、回避的,因此又被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可回避风险”。
非系统风险包括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在信用活动中由于存在不确定性而使本金和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2.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主要特征表现在:(1)客观性(2)全面性 (3)不确定性(4)收益与损失共存性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营利水平变化,从而使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性。
经营风险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流动性的不确定变化而使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金融资产以合理的价格在市场上流通、交易及变现的能力;另一层含义是指金融机构能够随时支付其应付款项的能力以及能以合理的利率方便地筹措资金的能力。
如果这些方面的能力强,则其流动性好;反之,则流动性差。
当发生储户挤兑而银行头寸不足时,就会发生流动性风险,若控制不力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的基本特征有:(1)操作风险成因具有明显的内生性。
(2)操作风险具有较强的人为性。
(3)操作风险与预期收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4)操作风险具有广泛存在性。
(5)操作风险具有与其他风险很强的关联性。
(6)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个体特性或独特性。
(7)操作风险具有高频率低损失和高损失低频率的特点。
(8)操作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特发性。
(9)操作风险的管理责任具有共担性。
第二节风险管理【大纲要求】掌握风险管理的概念;熟悉风险管理的方法;熟悉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补偿的概念及特点;熟悉风险管理的过程;了解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考点一、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指金融企业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即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方法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是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
考点二、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
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
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国家的借债人。
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风险管理策略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
同时,风险分散策略是有成本的。
考点三、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对冲是管理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办法。
与风险分散策略不同,风险对冲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还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通过对冲比率的调节将风险降低到预期水平。
利用风险对冲策略管理风险的关键问题在于对冲比率的确定,这一比率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成本。
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
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
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考点四、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
风险转移的方式可以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
非保险转移是指通过订立经济合同,将风险以及与风险有关的财务结果转移给别人。
在经济生活中,常见的非保险风险转移有租赁、互助保证、基金制度等。
保险转移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人)。
个体在面临风险的时候,可以向保险人交纳一定的保险费,将风险转移。
一旦预期风险发生并且造成了损失,则保险人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之内进行经济赔偿。
考点五、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
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
风险规避主要通过限制某些业务的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
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
考点六、风险补偿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损失之前,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
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更显溢价,即通过加价来索取风险回报。
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风险合理定价。
考点七、风险管理的过程根据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各项任务的基本性质,将整个金融风险管理分为六个阶段:(1)金融风险的度量。
金融风险的度量,就是鉴别金融活动中各项损失的可能性,估计可能损失的严重性。
金融风险的度量包括:①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分析各种风险暴露,如哪些项目存在金融风险,受何种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各种资产和负债受到金融风险影响的程度;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特征,分清哪些风险可以回避,哪些风险可以分散,哪些风险可以减少。
②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包括预测和衡量金融风险的大小;确定各种金融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明确需要处理的缓急程度,以此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状态、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和判断。
(2)风险管理对策的选择和实施方案的设计。
在完成准确的风险度量之后,管理者必须考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不同的金融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
风险管理的方法一般分为控制法和财务分析法。
所谓控制法是指在损失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控制工具,力求消除各种隐患,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