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技术服务方案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1.1编制依据:1.1.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二连油田分公司阿南采油作业区计配站配水间阀门更换招标文件。
1.1.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二连油田分公司提供的相关工程技术文件。
1.1.3有关国家现行的标准、法规及施工验收规范。
1.2工程概况:1.2.1立项基础:依据华北油田公司2014年公司决策安全生产费用化项目预算;1.2.2项目名称:阿南采油作业区计配站配水间阀门更换1.2.3建设地点:华北油田公司二连分公司阿南采油作业区;1.2.4工程内容:1、割除 14个计配站单井洗井回水阀门、总回水阀法兰及绝缘法兰,更换为卡箍式250阀门( 96 个),刷绿色调和漆。
2、割除各单井的原洗井流程(来水端被中压注水占用),割断处焊接管帽(98处),刷绿色调和漆。
250阀门 (合计弯头 40个),刷绿3、新增建扫线头 14个,在低压注水干线总阀后开孔焊接卡箍式色调和漆。
4、对 39口井安装套管气回收装置。
1.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3.1施工平面布置:所施工的现场周围10米(按现实际)用隔离带围护,严禁在非动火票区域内动火施工 ,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必须放置施工区域内。
开工前必须事先通知项目主管部门。
施工技参加人员为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术负人要组织进入项目部人员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安全员、维修人员及相关人员。
1.4工程特点1.4.1本工程为阿南采油作业区计配站配水间阀门更换工程,对施工队伍的技术要求较为严格,设备维修时站内工艺需要关闭、生产施工的工期较短。
要调动公司的所有力量、保工期,人力物力要有保障。
1.5施工条件1.5.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看,“三通一平”以基本完成,各专业施工图纸齐全。
1.5.2施工用水、电已通到现场,以具备开工条件。
1.6工程总体目标1.6.1工程质量标准:优良1.6.2安全指标:零事故目标。
1.6.3技术管理指标:齐、全、准、严1.6.4现场管理:挂牌上岗、文明施工、密切配合、严格管理、循序渐进、齐整有序、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2.1施工前的各种准备方案2.1.1施工前准备工作a.技术准备:施工原始资料的准备:包括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的调查分析,施工工地的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现场的水、电、讯、道路运输条件是否具备,现场布局、场地等情况。
b.图纸准备:组织项目部成员熟悉图纸、现场,掌握配水间阀门的结构特点,编写切合实际、安排合理、高效、优质、可行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c.开工前对参加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择优录用,挂牌上岗。
2.1.2施工机具设备配备计划和物资准备d.设备、物资准备e.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机具的需用计划,结合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机具设备的进场顺序和时间,尽量减少机具的闲置,从而提高利用率,降低工程成本。
f.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编制材料用量计划,合理安排进场时间,减少现场库存量,建立适宜的材料库和堆放地,减少二次搬运距离。
g.劳动力组织准备h.如果我厂中标后,即成立阿南采油作业区计配站配水间阀门更换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 工作,及时组织协调,运作开工。
迅速展开i.施工项目部根据工期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调整工序安排,使劳动力处于平衡状态。
j.施工项目部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入场教育和技术培训,安全知识教育,并分级落实,责任到班组。
对施工人员做好各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分部分项施工技术、安全、质量、标准、目标交底。
施工机具设备配备计划和物资准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冀 36967 数量备注1 工程车工程车1台1台2台4台3台1台1台1台2 3冀 J3575JT1-BHSZ607 晶体管图示仪双踪示波器47 绝缘电阻测试仪安培表BJ-3000MC D26-A89 伏特表T15-V1011 14 电流互感器风动磨光机J经纬仪HL55型150 10台1台THEO 020Bk.临时用水、电计划:施工用水的水源由建设单位的水管线引至现场,施工用水使用钢管,在现场组成统一临时水管线供现场使用。
l.临时用电计划:临时电源从甲方的配电间的配电柜中直接引出,架空送至施工现场。
m.主电缆的选择:根据施工机具用电负荷计算,便于施工拟采用统一线型电缆。
按允许电流(选取电缆截面。
临时用电线路机具设备用电定额计算如下:2.1.3施工人员配备A)人员配备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职称备注1 李崎总经理工程师2 4 5 6 7 8 杜立贞秦贺冲张志雷邓凯副厂长高级工程师电工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施工人员电工电工代龙毅王飞电工第三章: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计划表及保证措施3.1施工工期自合同生效之日起 30日3.2工期保证措施3.2.1本工程如我厂中标,我单位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厂领导任组长,调动全厂力量保工期、保质量,确保我厂关于工期、质量等承诺兑现。
3.2.2建立强有力的工程项目部,实行项目管理,每周召开一次生产协调会,每天一次碰头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施工顺利进行。
3.2.3对总工期实行阶段管理;将总工期进行分解,制定阶段目标,制定月、旬、周、日工作计划, 对工期计划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排除延误工期的各种因素。
3.2.4加强劳动力调度,选派有同类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从数量、素质上予以保证。
3.2.5加大施工机械投入,配备充足的施工机具,组织机械化施工。
3.2.6发挥我厂集团优势,组织专业化施工。
3.2.7保证材料供应,确保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正常。
3.2.8强化自检、互检、专业检,发挥中控手段的作用,缩短工序时间,提高一次合格率,使施工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第四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4.1工程质量保证期: 2年4.2质量承诺4.2.1为了给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施工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和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
遵照工艺规程施工 ,实行科学管理,不断完善质量体系,并确保有效实施运行。
4.2.2公司的质量方针是:遵纪守法、交优良工程、信守合同、让顾客满意、持续改进、达行业先进。
4.3本工程质量目标:优良4.4质量管理保证措施4.4.1加强质量管理,实行全程控制。
认真执行“把六关”、“五不准”,坚持“交底制”、“技术复核制”和“三检制”,使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
“五不准”:无施工设计不准施工;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不准使用;技术交底不清不准施工;检测、修理;资料有怀疑不准施工;上道工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把六关”:把施工方案关;技术交底关;材料进场关;检测、修理;计量关;工序交接关;质量验收关。
4.4.2坚持“三检制”项目部设立质检安全部。
实行一级检查。
坚持“三检制”原则,严格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
不合格的产品不能报工作量。
凡隐蔽工程,均要会同发包方或监理公司检查、签字做为隐蔽记录。
未经检验,不能施工。
公司每一个月进行一次联检,专业作业队每星期进行一次检查。
质量保证体系工程领导小组项目经理质检安全部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各专业施工队长专职施工队质检员4.4.3建立严格奖罚制度。
为实现既定质量目标,特设优良质量奖励基金,对在创优质工程质量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对出现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质检员根据损失大小和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
4.4.4把好工序控制关。
加强工序检查,督促工人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的各项工序施工 , 不得减少工序或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重点工序和部位应进行跟踪检查,上道工序不符合质量标准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4.5把好质量验收关。
落实岗位责任,实行程序化管理,严肃质量检验签字手续。
改革内部经济分配制度,奖优罚劣与质量挂钩。
通过对人的管理,做到对质量的把关,以期达到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目标。
4.4.6把好材料关:对于材料设备各种预制品的采购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 等,同时还应经甲方及有关部门对样品签字认可后方可采购。
量标准逐件检查,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及设备用于工程。
并要求提供所需的材质证明和试验报告进场半成品、预制品应对照样品和质4.4.7虚心接受甲方及各级监理人员的监督,及时整改质量问题。
4.4.8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组织现场施工班组开展以“工期、质量、安全”为课题的QC小组活动, 开展质量竞赛。
4.5施工工艺控制4.5.1开工前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并报送监理方负责人审批。
4.5.2项目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长做好开工前技术准备,各专业工长按本组织设计及图纸、规范要求和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分项分部施工方案,向班组作业人进行方案交底。
4.5.3严格中间交接制度,工序、工种之间的交接,必须严格履行交接制度,不合格工程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4.5.4严格按图纸施工 ,严守工艺操作规程,施工中的合理化建议,按技术管理程序上报,未经监理部门、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审核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和修改设计,严禁违章作业。
4.6施工程序控制4.6.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由专职技术人员组成质检部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4.6.2项目经理部设质量管理小组对本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施工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负责全队施工质量检查。
4.6.3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类人员的职责,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4.6.4工程项目一旦出现质量事故, 24小时内必须将事故报告(写明事故原因)送质检管理小组。
4.6.5施工班组坚持“三检制”,即自检、专检、交接检。
4.6.6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贯穿施工前有交底、施工中有检查、施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办法。
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4.6.7预制加工的成品、半成品经质量检验评定为合格时方可进场。
4.6.8在施工过程中要强调高度统一:施工管理上要求统一步调,协同工作;施工技术上强调统一的作法。
4.7技术资料管理4.7.1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依据有关规定,在施工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图纸、表格、文字记录等技术文件的总称。
它是评价施工单位施工验收的重要依据;是评定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依据。
4.7.2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必须随施工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并符合省建委、管理局文件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的相应格式认真填写,做到字迹清楚、工整,项目齐全、准确、真实且无未了事项。
4.7.3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应按系统专业归类整理,保证完整、准确。
4.7.4建立奖罚制度,对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和表扬;对玩忽职守,造成资料不合格者,按照责任大小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