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哲学


二.治学的道德准则
1. 坚持学者社团中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高等教育的某一领域受过 长期的系统训练(精细的智力工作)
2. 为教授保留尽可能大的自治天地 3. 强调学者对本学科的责任:怀有“献身精神” 4. 承担起把发现公布于众的责任
学术自由的道德界限
实施学术自由中的道德问题
对给予高等教捐赠尤其是工业界的捐赠 接受捐赠之前,学者应该如何做? 接受后,学者应该怎样做? 与学者援引《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有关
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 高深学问——高等教育存在的逻辑起点。
布鲁贝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深的学问”这一核心概念为
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
① “高深学问”是人类认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布鲁贝克 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 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 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普 西也说过:“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 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治学的道德——对本学科的责任
一.治学道德的涵义
从治学,即研究高深学问来看,治学道德是指科学精神,是科学 研究理性问题。
从一般词义上看,布鲁贝克原文是用了ethics,该词是指“伦 理的”、“合乎道德的”,尤指“合乎职业道德或规矩的”, 强调与理想中的是非标准保持一致,他的用意很明确,是指学 者在对待科学研究、对待治学这种生活所应有的职业道德。 我们平时所说的道德,常用英文中的moral,该词是指“道德 的”,moral尤指“行动上、思想上遵照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 的”。Moral中还包含有明辨是非的意思,马克●吐温说 过:“人能分辨是非这一事实证明了他的智慧较其它动物高一 等”。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是比人所有智慧的更高的一 种智慧,它的范畴更广,外延更大,可以说层次也更高。
认识论与政治论的“摩擦过往” ✓ 建国初期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认识论开始作为高等教育合
法存在的依据
✓ 19世纪末政治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并存(威斯康辛思想) 围绕认识论与政治论两条线索的知识串联(请大家思考下)
八个分支
• 高深学问 • 学术自治 • 学术自由 • 高等教育为谁服务 • 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 • 高等教育学 • 治学的道德 • 作为教会的大学
学生的名誉准则
• 治学道德不仅教师要有,学生也要有, 主要是防止考试作弊。
祝您圣诞节愉快
② “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 初等、中等类教育的主要依据。
③ “高深学问” 作为逻辑起点,还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基于认 识论发展起来的。
• 两条线索--认识论与政治论
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 闲逸的好奇 学术客观性 价值自由
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 闲逸的好奇+国家利益 政治目标 为国家服务
高等教育哲学
u 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背景 u 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一个基点 两条线索 八个分支
u 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和存在主义 u 20世纪60~7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经历的“艰 难时期”、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
✓表面上看,本体危机与合法性危机 ✓实质上,大众型向普及型转变时期
学术自由和免予牵连权 学术保密问题
经济方面的思考
➢利益冲突问题 ➢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 在学者能设法增加院校所发工资尤其通过为政府和
工业界的咨询工作增加收入时,道德冲突出现 ②写书
制裁
• 罢教——引起最为严重的道德问题的惩罚手段 • 三种罢教 ① 改善教授们的经济状况 ②具有政治动机的罢教 ③维护高深学问——维护诸如学术自由等利益的罢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