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训练题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写汉字。
绯.红()宽恕.()禁锢.()滞.留()迁徙.()污秽.()虐.待()胆怯.()镶qián()璀.璨()混淆.()zhǐ尺()干涸.()吞shì( )媲.美()Jiān默()狩.猎()牟.取()哂.笑()招徕.()2、辨别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油光可见粗制烂造正经危坐无可置疑相形见拙目空一切一视同人莫衷一事如法泡制顾名思议左右逢源不可明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修改病句。
(1)适当处理好各方在经济刺激方面的分歧成为此次伦敦峰会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
(2)生命的诞生、孕育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
(3)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4、仿写句子。
书是益友,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惑时,书给你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个女孩子,总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因此有一点自卑。
一天,她偶尔在商店里看到一只漂亮的发卡,当她带起它的时候,店里的顾客都说漂亮。
于是她非常高兴地买下发卡,并带着它去学校。
接着奇妙的事发生了,许多平日不大跟他打招呼的同学,纷纷来跟她接近,男孩子也约她出去玩,更有不少人向她表示好感,原本死板的她,似乎一下子变得开朗、活泼多了。
这个少女心想,都是因为我带了奇妙的发卡。
随即她想到店里似乎还有很多其他样式的发卡,应当也都买来试试。
于是放学后,她立刻跑回那个商店。
岂知她才进店门,老板就笑嘻嘻的对她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拿你的发卡,早上我发现它躺在地上时,你已经一溜跑地上学去了。
所以我就暂且替你保存了。
”这时她才发现,其实自己的头上根本就没有带什么神奇的发卡。
读完短文后,你有什么启示?请写下来。
6、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
(3分)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答: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7分)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5分)8、名著导读。
(1)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名人传》传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也是选自同一部作品。
D、《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
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2)请你概述《名人传》中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9、用课文内容填空。
(1)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6)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8)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
(10)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2) 怡然..不动(3) 猛浪若奔.(4)在昼犹.昏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同样是写景,两位作者却流露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比较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词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2)云归而岩穴暝._______(3)临.溪而渔_______(4)苍颜.白发_________(5)增其旧制.________(6)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8)把酒临.风_______2、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边一句中“而”字哪个是轻读,哪个是重读。
(将序号填在横线上)A轻读________B重读________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4、《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5、《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6、两篇文章都是千古名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选择其中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父亲在拐角处等我①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②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从不会感伤,也从不懂得自卑;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地在全校同学面前发言,整天穿梭忙碌于班里大大小小的琐事;我也不像骄傲的张小凡,对谁都爱理不理。
男生们都说,看张小凡的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她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个从农村里考来的优秀生罢了,看人家安安,比她学习也差不了多少,人缘却是比她好上几十倍。
③这样的比较,周围的人时不时地会提及。
我每次都是不屑地瞥一眼。
但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一次次地被人拿来与张小凡做对比,尽管,我总是被褒扬的那一个。
可是,“农村”这两个字眼,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有谁会相信呢,我极力在外人面前,张扬出来的自信和豁达,不过是为了掩饰我心底淤积的更为浓重的胆怯与自卑。
我的父母,是农民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是从农村里迁移到这个城市来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
每当同学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父母时,我总会找最恰当的理由,飞快走开去。
④但我还是知道,父亲每个周六的下午,即便是有多么挣钱的活计,他都不会去做,而只为拉我这唯一的乘客。
我假借校门口车太拥挤看不清他,还有我作为学生干部要在周六给老师汇报工作为由,让父亲在下午1点,离校门口约有一百米的拐角处等我。
父亲并没有质疑,他只是怜爱地说,那可得让我们家安安多走一段路了。
父亲那么爱我,他当然不知道,我在骗他。
我所谓的给老师汇报工作,不过是为了在教室里拖延到校门口的人都走光了,没有人再会看到我瞬间的尴尬与躲闪。
⑤但还是有一个人,会让我在教室里,焦灼不安地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消逝时,愈加的烦躁。
她就是我一直讨厌着的张小凡。
她不过是个太过用功的女孩,所以周六放学后,也要利用不多的时间,总结一周的学习。
而我,却是在她均匀的呼吸里,一边哗哗翻着课本,一边祈祷她快些离开,这样,我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
可是,张小凡却总是有条不紊地做完她的事,才安静地离开。
照例是轻扬着下巴,视线冷静淡定。
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她畏惧。
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静寂的楼道里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门去。
.....;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⑥每次父亲老远地看到我,都会开心地按起车铃。
我迎着这清脆的铃声一步步走过去,总会觉得愧疚,然后便恨那个张小凡,若不是她,父亲也不会饥肠辘辘地等我那么长时间。
如果张小凡拖延一分钟,那么,父亲也会跟着多等我一分钟。
张小凡,你不就是想在外人面前表现你的勤奋吗,可你为什么偏偏在周六,还要在我面前得意炫耀呢?⑦几个月后的又一个周六,我在张小凡走后,习以为常地向学校百米外的拐角处飞奔。
到达拐角后,无意中一歪头,在拐角的另一侧,竟是看见张小凡,正坐在一个人工改装的电动三轮里,冲着车上一个农民工一样的朴实男人,笑说着什么。
男人在发动机车的时候,看上去似乎很费力,最后是张小凡跳下车来帮忙,车才突突地发动起来。
我在张小凡扭身上车的那个瞬间,迅速地转过头来,催促父亲说,快走吧。
⑧走出去很远了,我才试探地问父亲:刚才那个拐角处的男人,你认识么?父亲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道:只是说过几句话,他左腿在工地上落下了残疾,只好开了电动三轮出来拉些散活,他女儿几次让他去校门口等着,他都不肯,该是怕女儿的同学看见了,难为情吧。
我在父亲淡淡的讲述里,突然地有些难过,我终于明白了张小凡沉默又倔强的眼神,明白她在周六的拖延,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父亲那骄傲的尊严,明白我和张小凡之间,原来,相差的,不只是成绩。
1、为什么“我”在同学眼里是一个从不会感伤,也从不懂得自卑的人?(3分)2、联系上下文,体味加点词语的含义。
(6分)(1)“这样,我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
”说说此句中“满面尘灰”指的是什么?(2)“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静寂的楼道里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