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洋湖镇中心初中初二语文(上)导学案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
班级:姓名:学号:
【课题】《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学习目标】1、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理清文章的条理结构。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
【学习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学习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品味文章朴实却包含感情的语言,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卓.越(zhuó)庚.(gēng)遨.(áo)游眷.(juàn)恋
拘.(jū)留募.(mù)捐恐吓.(hâ)吓.唬(xià)
二、《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的体裁是人物通讯。
三、钱学森简历。
1911年:出生上海
早年:上海师大附中和交大读书
1935年:留学美国
1939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43年:进美国火箭技术研究室
1947年: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1949年: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萌生归国念头。
1950年:下决心回国,在美国受麦卡锡迫害被关押15天
1955年:回到祖国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
四、取得成就
1.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
2.现代航空科学和火箭技术的先驱
3.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五、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画出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
时间顺序
六、钱学森归国遇到哪些险阻?最后怎样归国?这件事与中心有关吗?
美移民局的无理阻挠;美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美移民局非法限制。
最后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周恩来同志亲自过问此事,才促成钱学森一家顺利回国。
这件事既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也表现了祖国对科学家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有力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第一课时
朗读、咀嚼下面的话。
作为课文分析的突破口。
“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
1、谁说的?
美国海军次长。
2、在什么背景下说的?
钱学森回国。
3、他的话透露了哪些信息?
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念祖国的深情。
(1)摘录体现钱学森的价值的内容。
(见预习)
(2)概括钱学森回国的道路艰难而曲折的内容。
(见预习)
(3)找出表现钱学森深深眷念祖国的内容。
(4)如果把他的话改成客观叙述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
练习
一、( A )
二、填充。
1、《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的体裁是人物通讯。
课文按
顺序来记叙。
2、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第二课时
探究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
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成语:魂牵梦绕,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归心似箭等等。
2、面对艰难而曲折的回归道路,钱学森夫妇并没有改变回国的意志,作者选取了哪三件事?
“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随时淮备搭飞机回国;“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搬了五次家;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和亲人。
以此表现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定意志。
3、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这说明了什么?
钱学森在与世隔绝、饱受折磨而归国无期的情况下,想到了新生的祖国,于是,他写信给人大常委会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周恩来总理“立即指示”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表现了周总理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对钱学森的高度关爱。
6月写信,9月回国,表现了祖国母亲对著名科学家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
4、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
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钱学森写给人大常委会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总结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课文详写的是哪件事?
课文详述了钱学森为回到祖国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
延伸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
查阅相关材料,介绍给他人。
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
练习
四、请设计一则含蓄地告诫人们随地吐痰的危害的公益广告。
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