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汉英)教案
专业主干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
授课专业
对外汉语
授课班级
08对外汉语1、2、3、4班, 09中新项目留学生班;共 5个班级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上机();其他:( )
考核方式
(√)
闭卷(√);开卷();论文();其他:( )
成绩比例
平时( 30 %)+期中( %)+期末(70 %)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译者的翻译实践能力不单靠翻译技巧,它还有赖于译者大量的亲身实践,更取决于译者的母语和外语两方面的扎实功底。通过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的宏观、微观对比研究,可以启发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改进翻译技巧,方法,提高翻译综合能力。这就是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翻译实践。
和要求
理想的翻译单位是篇章,篇章下又依次分为段落——句子——词语。词语是汉译英的最小单位,词语翻译的优劣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基本要素。本章通过词语的翻译方法,让学生懂得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将汉语中的四字词组、连接词(虚词)转换成恰当的英语表达。
教学重点
本章教学重点在于在充分了解汉英词法差异的基础上,如何将汉语中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或直译或意译,转换成地道的英语表达。
3.汉英句法对比
课堂讨论
汉英语言差异的根源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下次课
预习要点
词语的翻译
第3课
周 次
第4-5周
第7-10节
章节名称
词语的翻译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分析解剖语言学家所归纳的英汉语言结构的九大差异.通过对不同译者、译作的翻译研究,对不同译文的正误辨析,批评,培养学生领会英译汉表达中的四对关系。
教学难点
本章的教学难点就在于通过对九大差异和四对关系的教学,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培养自己的翻译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
1.汉英思维方式对比
2.汉英词法对比
教学内容
.中国翻译史上的四次高潮及主要代表人物
课堂讨论
中国翻译史上有几次高潮及哪些代表人物?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思考:翻译家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下次课
预习要点
汉英语言思维对比
第2课
周 次
第2-3周
第3-6节
章节名称
汉英思维方式和文化对比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对于翻译的了解,对翻译性质的思考,以及对不同时期翻译标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同时还是一门技巧。怎样让学生辩证的去思考和掌握翻译本质问题,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又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准则,因此,对不同时期翻译标准的探讨及灵活运用也是在教学时应注意的一个难点。
教学难点
难点是四字词组的翻译,作为汉语的精华,它常常在汉语中出现,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如何既让目的读者理解,又保留民族特色,这是翻译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教学内容
1.词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法)
2.四字词组的翻译
3.虚词的翻译
课堂讨论
词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章是翻译课程的概论,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翻译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整体的了解。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翻译的定义、翻译的标准和过程,以及翻译者应具备的素养。此外,还简单介绍了中国翻译史及翻译史上的代表人物,以便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好翻译。
任课教师
彭俊
职称
讲师
使用教材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推荐参考书
1.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翻译(汉英)》
教案
主 讲 教 师:______彭俊_____
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制
二〇一一年二月
课程名称
翻译(汉英)
课程代码
000201
总学时:36学时
讲 课:36学时
上 机:学时
实 验:学时
周学时:2学时
学 分
1
课程类型
(√)
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
6.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毛荣贵,《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8.陈文伯,《译艺—— 英汉汉英双向笔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第1课
周 次
第 1 周
第 1-2 节
章节名称
中国翻译简史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