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圈密封知识总结
一、O圈密封介绍
O形密封圈是一种挤压型密封,挤压型密封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依靠密封件发生弹性变形,在密封接触面上造成接触压力,接触压力大于被密封介质的内压,则不发生泄漏,反之则发生泄漏。
O形密封圈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尺寸小,装拆方便。
2)静、动密封均可使用,用作静密封时几乎没有泄漏。
3)使用单件O形密封圈,有双向密封作用。
4)动摩擦阻力较小。
5)价格低廉。
用于静密封时的密封原理
在静密封中以O形圈应用最为广泛。
如果设计、使用正确,O形密封圈在静密封中可以实现无泄漏的绝对密封。
O形圈装入密封沟槽后,其断面一般受到5%—28%的压缩变形。
静密封取较大的压缩率值,动密封取较小的压缩率值。
这是因为合成橡胶在低温下要压缩,所以静密封O形圈的预压缩量应考虑补偿它的低温收缩量。
二、O圈密封失效的原因
1、永久性变形
1)设计时名义压缩量和拉伸量过大,导致O圈发生永久性变形;
2)使用环境:设计时没有考虑产品使用环境的温度。
温度在零下工作的O 形圈,其初始压缩可能由于温度的急剧降低而减小或完全消失。
高温会加速橡胶材料的老化。
工作温度越高,O形圈的压缩永久变形就越大。
3)长时间的高压作用会使O形圈发生永久变形。
高压作用相当于给O圈增加了外力。
当永久变形大于40%时,O形圈就失去了密封能力而发生泄漏。
几种胶料的耐热性界限为:丁腈橡胶70℃,三元乙丙橡胶100℃,氟橡胶140℃。
同一材料的O形圈,在同一温度下,截面直径大的O形圈压缩永久变形率较低。
2、间隙咬伤
1)设计时配合间隙过大,导致间隙挤出现象发生;
2)零件的同心度不良;
3)橡胶硬度不合格,O形圈材料硬度越小,则O形圈的间隙挤出现象越严重;压力达到10Mpa时要加挡圈;
3、扭曲现象
1)沟槽过宽,O圈可以在槽内活动;
2)O圈过大,放入沟槽内有褶皱现象,装配后直接割伤或形成缝隙;
4、O圈机械损伤
1、O圈成形时自身有缺陷(缺胶、截面直径不一致);
2、装配时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