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自嘲》赏析

鲁迅《自嘲》赏析

鲁迅《自嘲》赏析
自嘲①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⑤,管他冬夏与春秋⑥。

【注释】
①《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凄成一律以请’云云。


按:十月五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其兄郁华,请鲁迅作陪,同席还有柳亚子。

〔闲人〕《三闲集·序言》里说:“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有闲’。

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所以把杂文集名为《三闲集》,又自称“闲人”。

〔打油〕自己谦称是打油诗。

〔偷得半联〕鲁迅晚年得子,疼爱有加。

那天鲁迅赴宴,郁达夫借此开玩笑道:“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上一天想到的“横眉”一联回答他。

郁达夫又打趣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么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

”所谓偷得半联是指第一句。

②华盖,鲁迅《华盖集·题记》:“我平生没有学过算命,不过听老年人说,人是有时要交‘华盖运’的。

……这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

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华盖,象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

这里指霉运。

③漏船句,《吴子·治兵》:“如坐漏船之中。


④千夫指,《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
孺子牛,《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的“孺子”指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

齐景公非常疼爱他这个儿子,一次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绳子,让儿子骑着玩。

小孩子不慎跌倒,扯掉了景公的牙齿。

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

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

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

饭后即引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

尝记其柱贴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

真狂士也。

”或以为条幅所说“偷得半联”,指此。

⑤成一统:这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⑥管他冬夏与春秋:即不管外面的气候有怎样变化。

【译文】
交了倒霉运怎么还会想有顺心事,躺在床上身都不敢翻一下却把头碰到了墙上。

所以,上街都要低低地压下破帽沿把脸遮住,唯恐被人看见,招来不测的横祸,就像酒装在漏船里,
在江心激流中打转一样,随时有被江水吞没的危险,真是有逃不脱的晦气啊!我这人不招人喜欢,许多人指斥我,骂我,诅咒我,本该没病也死掉,但我偏偏横着眉毛一动也不动地既不悲也不怒地照常活着,真够不知羞的;我也知道自己既无大志也没什么能耐,只甘心在家扮老牛让孩子牵着跑,逗孩子玩,也实在是个窝囊废。

然而,咒骂任人咒骂,窝囊我自窝囊,只要自己还有能够安身的小楼,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天下,楼外任什么我才不管它呢!
【赏析】
这是一首人们熟知并传诵的名诗。

鲁迅在白色恐怖下经常遭受压迫,所以说交华盖运,说“未敢翻身已碰头”。

为了避免反动派的追踪迫害,在过闹市时,用破帽遮住了脸。

就是这样,处境还是非常危险,象漏水的船载着酒在水流中浮着,一不小心就会沉没。

处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鲁迅采取的却是决不妥协的坚强的战斗态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

这两句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形象鲜明。

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

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千夫指”本于里谚“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

但鲁迅却赋予这个词以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而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

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的指责,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这两联解释得极为透彻:“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

‘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对鲁迅的这种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极其精当地阐述了诗中这一联的正面意蕴,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题。

这对于我们正确而深刻地理解鲁迅诗中表达的思想无疑是很重要的。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成为我的一统天下,管他外界的政治气候有什么变化。

所以“躲进小楼”是“自嘲”,但又不限于自嘲。

当时反动派丢掉东北大片土地,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国民政府躲避敌人威胁,迁都洛阳,一直到这年12月才迁回南京。

作者写这首诗时还没有迁回,所以也是讽刺国民政府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里。

这两句既是“自嘲”,又是借“自嘲”来猛烈攻击敌人,刺中敌人要害的一击,跟“横眉冷对”一联作了有力的配合。

诗的题目叫“自嘲”,离开了“嘲”的艺术特点而直接阐释此诗,就成了一首豪言壮语式的明志诗。

“嘲”的艺术常规武器是反语,这首诗整个来说是说反话。

反话自然应做正话解,但首先要从反话来鉴赏,才能领略到鲁迅在本诗中所体现的那种特有的犀利、辛辣、乐观的幽默风格,对人民无限的爱和对敌人无比憎的情感,从而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