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SPSS统计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SPSS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论文
题目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院系
年级专业
姓名
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摘要:2012年11月8日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至2013年3月两会召开和政府换届,这段时间将成为市场演化的重要时间窗口;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将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后,居民消费支出也开始增长,消费结构显著变化。

本文通过数据的SPSS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出现的趋势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描述分析整体拟合分析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的提高,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各地域的资源、技术、科教水平等基础条件的不同,造成各地区各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各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是不相同的。

而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消费情况如何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不仅体现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普遍地有所提高,也在城镇居民的家庭消费性支出结构的变化上有所体现。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

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
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
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

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

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另外,调查还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

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三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食品类支出比重降幅最大;衣着类有所下降;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幅度不是很大。

与此同时,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均有上升,富裕阶段的消费特征开始显现。

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情况
四、 SPSS统计分析
1.图一给出了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图,图中显示各个变量的全部观测量的
Mean(均值)、Std.Deviation(标准差)和观测值总数N。

图2给出了相关系数矩阵表,其中显示3个自变量两两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关于相关关系等于零的假设的单尾显著性检验概率。

图1 描述性统计表
图2 相关系数矩阵
从表中看到因变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自变量食品、衣着之间相关关系数依次为0.869、0.683,反映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食品、衣着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说明食品与衣着对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条件的好转有显著的作用。

自变量居住于因变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3,它于其他几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都为负,说明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此外,食品与衣着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0,这也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

按照常识,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也是符合事实的。

2. 图3给出了进入模型和被剔除的变量的信息,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3个自变量都进入模型,说明解释变量都是显著并且是有解释力的。

图3 变量进入/剔除信息表
3. 图4给出了模型整体拟合效果的概述,模型的拟合优度系数为0.982,反映了因变量于自变量之间具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关系。

表里还显示了R平方以及经调整的R 值估计标准误差,另外表中还给出了杜宾-瓦特森检验值DW=2.634,杜宾-瓦特森检验统计量DW是一个用于检验一阶变量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问题的统计量,DW在数值2到4之间的附近说明模型变量无序列相关。

图4 模型概述表
4. 图5给出了方差分析表,我们可以看到模型的设定检验F统计量的值为9.214,显著性水平的P值为0.237。

图5 方差分析表
5. 图6给出了回归系数表和变量显著性检验的T值,我们发现,变量居住的T值太小,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我们要将这个变量剔除,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模型虽然通过了设定检验,但很有可能不能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图6 回归系数表
五、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特点趋势总结
首先,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

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

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

其次,衣着是两项基本生存资料之一,衣着消费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

另外,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富裕型特征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增加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

对于分析得到的结果,若想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应做到:(1)强化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整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3)完善税收制度,缩小不合理差距。

参考文献
[1]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2011年04期
[2]刘大海李宁晁阳《SPSS 15.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李志辉等《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