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一、班级情况分析:三(1)班有学生29人。

学生通过两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加上上学期对三年级知识的接触,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班里的学习习惯都较好,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就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与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除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中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同时培养估算的意识与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三单元“乘法”。

在这一单元里,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四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与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就是轴对称图形。

2、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与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感受数据整理的必要性,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与较为合理的判断,最后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四)实践活动“数学好玩”分为三个课时,“小小设计师”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移、旋转与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并通过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图案的美,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一起去游园”以租车问题进行研究,在探索最优方案的同事学会使用列表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时的条理性;“有趣的推理”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把自己推理的过程与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教学重点:1、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够解决有关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简单情境问题。

2、能正确计算简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掌握乘法笔算的书写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从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分数,体会分数的意义,结合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进行简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内容,理解重量单位的意义,体会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学会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5、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面积并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6、学会简单的推理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与乐趣。

四、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五、教学措施:1、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3、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六、课时安排:1、除法 -------------------------- 10课时2、图形的运动 --------------------- 4课时3、乘法 --------------------------- 6课时4、千克、克、吨 ------------------- 4课时5、整理与复习 --------------------- 4课时6、面积 --------------------------- 5课时7、认识分数 ----------------------- 5课时8、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 3课时9、总复习 ------------------------- 5课时第一单元除法(1)分桃子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就是两位数且十位计算无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无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学期第四单元“乘与除”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就是两位数)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1、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3、重点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 ( )4、学生独立计算“68 ÷ 2”。

5、小组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1)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10个每只猴子可以分3篮零4个,一共34个。

(2) 60 ÷ 2 = 308 ÷ 2 = 430 +4 = 34(3)竖式计算7、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1)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把6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 = □ ( )……□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三、拓展应用:1、先估算再计算。

63 ÷ 3 84 ÷ 4 56 ÷ 5 98 ÷ 32、用竖式计算。

84 ÷ 4 96 ÷ 3 48 ÷ 289 ÷ 2 85 ÷ 4 67 ÷ 6(2)分橘子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就是两位数且十位计算有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西游记里的三个师兄弟遇到麻烦了,让我们来帮帮她们吧。

二、探索新知:1、利用“分橘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3、重点解决“有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师兄弟,每人分多少个?”□○□ = □ ( )4、学生独立计算“48÷3”。

5、小组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1) 10个 10个 10个 18个(10个 8个)每个人可以分1篮还剩18个(1篮8个),一人可再分6个,共16个。

(2) 30 ÷ 3 = 1018 ÷ 3 = 610 + 6 = 16(3)竖式计算(再次对比加减乘竖式)①竖式的书写格式不同②计算顺序不同(从高位开始)③数位对齐7、讨论: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算起?三、拓展应用:1、先估算再计算。

38÷2 52÷4 72÷32、用竖式计算。

81 ÷ 3 90 ÷ 6 98 ÷ 784 ÷ 6 96 ÷ 4 56 ÷ 4(3)商就是几位数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小于除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高速铁路拥有诸多“世界之最”,课下的时候自己可以搜集一下瞧瞧有哪些世界之最,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这个“世界冠军”——高铁的信息。

二、探索新知:1、出示: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约6时。

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2、试着列式解决;□○□ = □ ( )3、估计商就是几位数,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的过程;4、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点阵图分析5、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6、进行验算。

三、拓展应用:1、先估一估商就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565÷5 456÷3 784÷7 348÷2636÷4 885÷5 868÷7 896÷82解决问题、课本第7页三、四题。

(4)猴子的烦恼学习目标:1、理解“0除以任何不就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且无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她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就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课件。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有3只猴子发现了一棵桃树,瞧瞧树上的桃子每个猴子能分到多少个?二、探索新知:1、出示挂图,学生独立观察;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时出现了什么情况;3、试着帮她们分桃子;4、汇报做法;0÷3=0继续观察,如果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子呢;、50÷4=06、说一说:0÷5 0÷6引出:0除以任何不就是0的数都得0。

有一堆桃子,共306个,3只猴子又能分到多少个呢?、7□○□ = □ ( )想一想,算一算:8、840÷6三、拓展应用 420÷3 402÷2 880÷4 309÷3四、总结:您学到了什么?五、作业:课本第9页四、五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