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居》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3. 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悟其中的意境美。

4.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画猜古诗。

最近中央电视台一款古诗词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激起了同学们学习古诗,欣赏古诗的热情。

今天我们就看图猜诗:图中的景物能用哪两句诗来形容呢?
(出示课件上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图猜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新诗《村居》
版书村居介绍作者:高鼎。

二:整体感知读古诗。

1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从诗中的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2 自渎古诗。

3 指名读古诗,随堂纠字音,识字。

重点指导读:堤趁鸢
4 交流汇报:这首诗写的是春天,从这些词读出来的
草长、莺飞、二月天、杨柳、春烟、东风、放纸鸢
三:想象画面吟古诗。

(一) 学习古诗一二句。

1 我们随着高鼎的脚步,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
(草)怎么样?(草长)。

这个词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A 小草钻出了地面。

B 小草好绿啊!
C 小草长的很茂盛。

伺机指导朗读。

2 春天是有声有色的,你们能听到鸟的叫声吗?指导读好“莺飞”
“草长莺飞”已经成为了春天的代名词,好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啊!指导读好第一句。

3 看着满眼的绿色,听着婉转的鸟鸣声,作者不知不觉来到了“堤”上。

理解“堤”。

堤上杨柳婀娜多姿。

回忆贺知章的《咏柳》。

那高鼎笔下的杨柳用了一个什么字就把杨柳写活了?
理解“拂”,一个“拂”又让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呢?
A 柳树在河边洗头发。

B 柳树在河边照镜子……
(出示杨柳依依的图片):此时,你就站在杨柳下,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出示袅袅春烟的图片):在加上如此仙境,杨柳真是怎么了?理解“醉”:陶醉,沉醉。

板书“醉”
4 配乐指导吟诵这两句,感受韵律美,景色美。

真是美极了。

板书“美”。

(二)学习古诗三四句。

1 最能体现春天勃勃生机的是这些孩子们。

(出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下面这两句,这两句诗让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
2 自读,讨论。

3 汇报:
A 知道了孩子们放学回来的很早,就去放风筝了。

B 这两句诗中,“忙”字用的最好:指导理解孩子们放学回来迫不及待的,争先恐后地去放风筝时的情景,感受那份快乐。

板书“忙”“乐”。

4 体会作者情感:高鼎看见了这一幕,他会有什么感觉?(羡慕)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三)配乐吟诵整首诗。

四:体会意境唱古诗。

古诗可以读,可以吟,还可以唱。

让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把这首诗唱出来。

1 自由试唱。

2 指名唱。

3 指导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来唱这首诗,齐唱。

五:意犹未尽画古诗。

这首诗廖廖28个字,就把乡村田园生活的气息展现在我们眼前。

同学们就把这首诗让你想象到的画面,用你最艳丽的色彩把这美丽的春天描绘出来吧。

然后再把这首诗题写在你的画上。

孩子们作画。

(配乐)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醉美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忙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