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者特征分析五个维度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态度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例如,提供10个图形,二年级学生能够识别哪些是长方形、哪些不是长方形,在10个图形中,至少有8个识别正确。
认知领域目标分析法:布卢姆六个层次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多媒体演示量规小组汇报评分量规注:此表算出的是小组成员的平均分数,个人分数还得根据小组成员互评量表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调整。
小组成员自评量规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量表总分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快乐成长记实袋——学生档案袋评价记录表(一)我快乐成长: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我的反思:[说明]1.每周记录自己认为很快乐、值的记录的事。
2.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小组分享。
3.可以从朗读、表达、操作、才艺等方面记录。
学生课堂参与评价表——学生档案袋评价记录表(二)我的座右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学习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1.每周记录自己在学习中一些重要的收获。
2.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小组分享。
3.可以从倾听、发言、合作、创新等评价。
4.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科归类记录。
学生项目参与评价表——学生档案袋评价记录表(三)项目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1.每周记录自己在学习中一些重要的收获。
2.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小组分享。
3.可以从倾听、发言、合作、创新等评价。
4.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科归类记录。
单元、单项测试评定——学生档案袋评价记录表(四)我要总结提高:同学评价:教师评价:我的反思、追踪:[说明]1.每一次单元测试后,记录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
2.利用课余时间与其他同学进行对照。
3.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
4.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反思对照。
优秀作品集——学生档案袋评价记录表(五)我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1.学生自己设计。
2.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如文艺演出等等。
3.要有自己的特色。
月度记录表——学生档案袋评价记录表(六)同学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长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1.每月进行一次。
2.让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走进课堂,引导家长用满含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帮助家长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形成与家长沟通的网络,共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期末测验记录——学生档案袋评价记录表(七)学校班级姓名时间成绩表我的总结:再测成绩表我的反思:[说明]1.期末成绩要用到相对分数。
2.如果排队,采用匿名排队。
3.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允许再考试。
学生阅读能力档案袋考虑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累计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的练习,档案袋法被用来记录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具体实施情况如下:1.每位学生拥有一张基本情况记录表,记录了一些基本信息和阅读的初始状态等。
表1 学生基本情况记录表2.阅读课上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张课堂阅读记录表,记录了他们上课阅读的情况,并包括了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
表2 课堂阅读记录表3.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表,这个表的功能是记录学生平时课外阅读的情况。
表的设计结构同表2。
4.学生每周阅读精华记录。
这个表被用来汇总记录学生每周阅读的摘抄,主要包括好的句子和词语,它们的出处和对它们的模仿。
表里面同样包含学生的自评。
而为了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特意设置了小组互评的项目而不是教师评价。
设计如下:表3学生每周阅读精华记录实验证明,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完成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档案袋记录。
课堂观察表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1.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6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
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行为的观察为了研究分析网络化环境下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设计分组观察场面和可量化观察表格。
1.设计分组观察场面共有5名观察者参加观察,其中一名是任课教师,他既是行动研究的实践者,也是研究活动的研究者,他是一位参与观察者,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典型行为,以教学日志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其余4位作为完全观察者,根据分工,负责在限定的时间内,对指定场面内的观察对象,按观察表格要求进行观察并作出记录。
如下图所示:图结构化观察现场图2.设计可量化观察表格本项目需要了解在网络化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和内容,为此,可以设计可量化的观察表格,如下表所示:表可量化的观察表格《广州名人故居游》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严佩宜等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广州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许多历史名人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们或深或浅的生活痕迹——一座座星罗棋布于城市深处的旧居。
每一个名人旧居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些鲜活的故事,都是历史的见证,作为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它们具有的独特人文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失去了也许就永远无法恢复。
但现在,名人故居不及白云山等景点,名人故居“门庭冷落车马稀”。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游览名人故居,了解名人波澜壮阔的一生,明白名人的伟大之处。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游览名人故居的过程中,从名人的人格和精神中得到启发。
(2)树立以名人为榜样、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热爱学习的信念,立志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不仅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同时辩证思维开始萌芽。
参加本课学习的对象是三年级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学生对名人故居知之甚少。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广州名人故居游的活动目的旨在让孩子们在静谧的人文环境中寻找一段历史的记忆,获得灵魂的感动。
通过小组之间的协作去收集资料,通过实地参观、展览交流、上传资料、网站建设等活动来达到目标。
学生可能的选题:(1)某某的一生;(2)某某图片展;(3)某某的故事;(4)某某的访谈。
五、学习策略和指导策略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研究热情很高,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但是对于目的和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不理解,因此教师提供一些计划书、调查表,帮助他们获取资料信息。
六、资源设计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网站、辅助研究的量表和样张。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笔、纸、相机、摄像机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计划为12周。
八、总结提高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给定学生一个的主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绝大部分同学很有兴趣地参与其中,但也有极少数学生显得不积极主动,这时候需要教师们去鼓励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融入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来。
小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这样的方式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不足,某些家长对这样的活动不理解,导致某部分同学不能去参观走访,体验整个研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