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某某县老年公寓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某某县老年公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1.1.3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承办单位为老年公寓有限公司,该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原某某县老年公寓位于某某县县城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1887m2,现有床位25张,供养各类老人23人,管理人员3人。
该院由于投入不足,建设规模小,设施简陋,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急需迁扩建。
老年公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林某,男,中共党员,现年50岁,早年参军,退伍后先后任郭门村支部书记、某某县丝绸厂厂长,1998年调任某某县福利院院长,有多年从事老年工作的经验。
1.1.4项目提出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锐减,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01年的13.4‰;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2000年的1.6‰,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寿命快速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1964年的6.08%上升到1998年的9.97%,至1999年已达到10%,进入老年型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664万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为9697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上升至1.3亿人。
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目前一个俄罗斯的人口、两个英国的人口或四个加拿大的人口。
若把这样庞大的人口群体当作一个国家的话,它将是世界上人口数排行第十位的国家。
从人口增长趋势看,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国总人口124261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长了12.8%,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34.1%,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只有0.92%,而老年人口年均速度达到2.97%,大大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
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以年均3%速度持续增长。
更为突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00万,并以年均5%的惊人速度递增。
200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18.4%左右;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25%以上,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水平低、自我养老意识低。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出现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农村老龄化加速期。
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影响,也必将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能否成为稳定繁荣的发达国家,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然而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会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心态、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成为21世纪我国必须认真对待、认真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特殊需求。
为了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
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迫切要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但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许多地方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起步,不能满足老年人多种层次需求。
老年公寓作为专供老人居住的专有住宅,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满足了老年人对居住的特殊需求,解决了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是一条老年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
一些地区经验表明,仅靠国家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吸引民间资本兴建老年公寓,市场化运作,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好办法,一些新建的老年公寓出现了排队入住的现象,老龄福利事业社会化运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老年公寓创造了一个文明、卫生、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解决老年人在衣食住行医疗养生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使老年人安心养老,使其家属子女集中精力工作,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注老龄问题,200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指示,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使我国老龄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省和全国一样,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省60岁以上人口达65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按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即进入老年型社会)。
据统计,2004年我省60岁以上人口已达870.75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上升至13.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5%左右)。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老龄问题。
早在2002年就发出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出“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做好老龄工作,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我省两个文明建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投入财力物力,促进了我省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社会养老设施建设,逐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差异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
1.2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3)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皖发[2002]8号)(4)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老年服务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5)安徽省民政厅等13厅局《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民福字[2001]107号)(6)《某某县老年公寓项目建议书》和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1.3可行性研究范围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依据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对某某县老年公寓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环保、劳动安全卫生,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技术经济论证,为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本报告研究范围包括:(1)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2)通过对老年公寓发展和需求情况调研,推荐工程建设规模与方案;(3)根据所选场址实际状况进行总体布置,确定工程技术方案;(4)对环境保护、节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方案;(5)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6)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1.4项目概况1.4.1建设地点市某某县碧阳镇碧西村打算亭,距某某县城区3.5公里。
1.4.2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占地8286.92平方米,建筑面积5510平方米,项目竣工后可接收200位老年人入住。
1.4.3建设内容(1)老年公寓4栋建筑面积3330平方米①长寿苑、康乐苑各一栋,全寿命老年公寓。
三层建筑,共66套,双人房间,可接收132位老人颐养天年。
②康复苑一栋,医护型老年公寓,二层建筑,22套双人房间,可接收44位身体较差的老人和残疾老人居住。
③逍遥苑一栋,健康型老年公寓,二层建筑,24套单人房间,可接收24位老人短期居住(1年以上,3年以下,3年以上可转入康乐苑、长寿苑)。
(2)综合楼,三层建筑,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底层为餐厅,二、三层为老年娱乐、健身活动场所。
(3)办公楼,二层建筑,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底层为医务室、康复室,二层为办公室、会议室。
同时建设锅炉房、配电房、污水处理站等附属设施。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需求分析2.1老龄人口及抚养情况从1964至198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十年增长0.65个百分点;从1980至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每十年平均增长1.12个百分点,2010年至2040年为我国老龄化最快的时期,每十年提高3.99个百分点。
这样高的老龄化速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中国的养老问题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详见表2-1。
表2-1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变化趋势我国人口抚养比(14岁以下人口+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在未来50年中变化比较明显。
少儿人口抚养比(14岁以下人口/15~59岁人口)从2000年的37.2%下降到2050年的28.3%,下降了8.9个百分点。
老年人口抚养比(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则从15.7%上升到56.8%,上升了41.1个百分点。
虽然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但由于老年人口抚养比大幅度上升,致使总人口抚养比从52.9%提高到85.1%,上升了32.3个百分点(见图2-1)。
人口高龄化或老年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不能回避的一个严重问题(见表2-2)。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60岁以上人口达65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据统计,2002年我省60岁以上人口为760万,占总人口12.48%;至2004年底,我省60岁以上人口已达870.75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上升至13.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我省人口图2-2 中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表2-2 两个年龄组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加速老龄化。
据有关部门预测,至2025年,全省60岁以上人口将增至1750万,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25%,每4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我省人口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社会养老市场需求大幅增加,整个社会思想、物质准备不足。
2.2老龄服务业发展现状我省老龄事业社会化运作尚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福利机构较少,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养老模式单一,完全依赖民政部门,资金投入不足,养老居所品质及功能落后,服务项目不配套,不能适应老龄群体的需求。
某某县所属的市,现尚无一所能提供老年人娱乐、康复助残、自费养老等项社会服务的老年公寓。
2.3需求分析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数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20.09%。
在全国一人家庭户中,65岁以上单身老年人口占27.71%,在全国二人家庭户中,有两个65岁以上老人户占13.41%。
城市和镇有老年人家庭户的比例比较接近,农村则明显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