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高参小工作总结-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

2017年高参小工作总结-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

2017年“高参小”工作总结
回龙观第二小学
北京体育大学参与我校体育特色建设项目经过了三年多的磨合,本年度我们的合作更为广泛和深入,实效性更强,合作效果更加显现。

一、领导重视,思想领先,认识统一,目标明确。

校长亲自挂帅制定方案,把打造阳光体育特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

首先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学期初在行政会议上听取项目工作计划,建立领导小组:
组长:郑金霞(校长)
副组长:邓熙浩(体育主管)
组员:许昆昆、王文娟、孙亮、王明、明旭东、何如春、张尚、陈芸
北体大对接院校: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
兼职校长:邵燕
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项目在课程建设方面从起始年级一年级开始,到现在的一、二、三、四,四个年级,我们都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体育课为每周4课时,运动项目我们打破了常规,展开了新的课堂教学研究,4课时内容分别为快乐体操一节,快乐田径一节,足球课一节,网球课一节。

授课教师均为北体大的研究生,研究生经过了
小学课堂教学的相关培训,进入小学课堂授课。

小学体育老师作为助教给大学的研究生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协助,尤其是在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上进行指导。

可以说,课程建设上,大学和小学教师各有所长,大学教师的体育专业性强,小学教师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强,双方互补,效果显著。

三、社团建设丰富多彩
每学期开学初,北体大竞技体育学院的邵燕老师为我们带来多名大四的专业实习教师(本学期9名),根据学校需要还另外聘请了多名北体代课教师,从而保证了我校乒乓球、田径、网球、篮球、健美操、足球,6个专业体育社团的顺利开展,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设增加了项目,为社团活动提供了更好地机会。

四、课外活动旨在使学生学精一项体育技能
和北京市要求的下午三五点活动整合在一起,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开学初,学校打破行政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根据所选的项目采取走班制的形式。

课外活动做成了课程式,同样是由大学和小学教师共同来完成,根据学生人数的不同,分成小组,一个老师带20多个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学生不但爱上体育,同时学精一项体育技能。

五、教育科研稳步推进
在教育科研方面,北京体育大学的张凯教授已经为我们直接或间接的做了多次的培训,特别在体育教师如何撰写论文方面给
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农学院附属小学今年才收获了些许的成绩:多篇文章已经被《运动》杂志社发表,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出书一事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小学老师提出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困惑,想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对课题内容的需求,结合大学一流的教科研团队,确定出接地气的研究课题。

本学期我们正在申报的课题是《多维一体的小学体育课课练活动的研究》。

六、项目成效显而易见
经过两年多的项目实践,我们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各运动队的准备活动、训练方法以及赛后的恢复都更加科学合理,成绩较之以往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健美操项目获得了市、区比赛的一、二、三等奖,网球项目更是连续4次获得了北京市中小学生比赛的团体第一名。

多名同学进入北京市中小学网球比赛单打前八名。

2017年9月获得北京市少儿趣味田径比赛三个组别的全部冠军; 2017年5月获得昌平区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五名。

2017年11月夺得昌平区六校联盟篮球比赛小学男子组第二名。

2017年11月获得昌平区中小学生定向越野比赛小学甲组冠军,乙组亚军。

特别要提的一点就是,我校这两年课间操班级对抗赛,在北京体育大学和李吉老师的大力支持下非常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再也听不到比分不公的声音了!
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我校的成绩能在上新台阶,取得更加辉
煌的成绩。

(根据北京体育大学对我校三年级同学的体质监测数据报告,我校三年级同学在速度、力量、灵敏等方面都位于北体支持的五所学校排名的前列)
六、今后两年的工作规划和目标
“高参小”工作已经进入到第四年,整个项目实施过半,在未来的两年中,我校会全力以赴配合北京体育大学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并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错误,防止“跑偏”。

“高参小”项目两年后即将结束,如何保住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呢?对此,我校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网球、田径项目上引进一些有特长的老师,认真学习、总结、归纳相关项目科学的教学和训练方法等,以此来保证这个项目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七、对高参小项目实施的相关建议
1、希望“高参小”项目能够结合小学特色发展需要,有重点的进行扶持(把钢使在刀刃上),并形成经验整理成册(特色教材),这样既能保证“高参小”项目的成果,更主要的是能够把这一成果可持续性的发展并壮大!
2、项目开展至今,有些项目本校没有这样的人才(受人员编制的限制),那么试想一下当“高参小”项目结束后,这个项目会怎样?所以希望上级领导能够给与政策上的倾斜,给予“高参小”的小学专业教师的名额配置,以保证“高参小”的胜利成果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避免国家6年的心血和大量的资金付诸东
流!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把《方案》中涉及到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完成,相信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的体育特色工作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全面参与和支持下一定会再创辉煌!
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
2017年12月2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