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整顿工作总结

质量整顿工作总结

质量整顿工作总结篇一:公司1-4月质量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总结公司质量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总结质量整改的提高工作是上半年主要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衡量整个质量检查效果、保证检查后整改工作不走过场的一个重要标志。

针对头几个月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我们单位领导班子本着解决工作上存在的根本性实质问题,又着眼于加强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边学边改,边改边学,使整改工作得到较好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全面检查、反思与整治”活动,以促进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提升。

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质量整改工作力度。

一是成立由车间领导组成的综合检查工作组;二是专项系统检查组。

综合检查组主抓大方面,并对专项系统检查组进行抽查;专项系统检查组主抓细节重点部位,进行频繁检查。

主要检查对象为车间所有生产班组生产情况管理。

以热处理工序及大型设备安全生产为排查重点,对中侧门工序、底架附属件工序、承载鞍检修等工序及各部位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排查。

针对检查中出现的,个别作业指导书的可操作性、适宜性及质量可追溯性不到位等问题,已完成整改,要求操作者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内容,对特殊不适用性内容做出新的工艺调整,使其真正达到实用性。

对作业指导书内容的掌握与实际操作情况采取了分步培训,讲解的措施,逐步收到效果。

自检互检记录落实情况已走上正轨,各工序明确了自检互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产品质量更加得以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黑板报,电子屏及班前会等形式,在职工思想中树立质量意识,使职工了解我们工作组的主要检查形式、方法及主要针对方向。

能够更好地提高本车间质量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在大检查,大反思基础上,开展修造车质量对规检查活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质量提升力度。

以“全面检查、反思与整治”活动为契机,对整改不到位,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以整顿和规范车间各项工作秩序,全方位履行质监职能,确保配件生产和供应快速,到们位。

主要开展“对规检查活动”专项整治。

成立以技术室为主的工作检查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对图纸、工艺文件;质量标准;工装设备;检测手段;原始记录规范要求等进行检查。

对各班组的检测量具,图纸,作业指导书,设备运转记录进行反复检查,以达到记录正确,检测规范,图纸及作业指导书满足生产需求。

公司已制定完成煤炭漏斗车相关配件生产工艺方案,同时针对底门开闭机构组装、底门组焊等重要过程编制了作业指导书并能够有效指导操作,采用组装、焊接、矫正胎型,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实物质量的控制能力。

全面推行“自检、互检”制度。

以重点工序及其配件加工为切入点,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对于严重不合格品立即进行报废处理,不满足要求的配件,进行再加工或返修等方法生理,直到合格后方可发出。

由于“自检、互检”制度的推行,大大降低了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的几率,保证了大部分产品的质量。

同时,“首件鉴定卡”及“工序流程卡”的使用,也很好地加强了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可以说,首件鉴定卡相当于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工序流程卡即是产品的“身份证”。

如有哪些配件产品不合格,可直接追溯到上工序及相关责任人,这样,就使质量整治不到位问题的误差大大减小。

3、按照“20XX质量活动年方案”实行具体工作计划。

车间实行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职工素质及质管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我单位职工队伍部分素质不够高,一些行不够规范的现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进行了整改: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职工及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大力开展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了严格的管理业务学习制度,拟定学习计划,量化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坚持每周进行理论学习、操作技能学习,定期组织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与经济、荣誉挂钩,增强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三检制度”及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全面换版和修订,编制完成实物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方案等各种制度,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细则,使各种制度落到了实处。

4、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优质服务意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各发出配件,出现问题即派专人现场解决处理,加大了后勤保障力度,提高了产品售后服务意识,为我单位配件产品争取了更多市场份额,为车间及公司修造车生产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针对给开滦煤矿生产的KF—60自翻车的折页、抑制肘、倾翻缸等存在的质量问题,我公司制定了明确整改措施并能够有效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培训,对操作者进行了岗前理论培训及实做考核,使操作者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二是完善质量保证手段。

如:针对折页平面弯曲问题,首先上平台划线检测,发现弯曲超出内控标准时,增加调平工序,并制作了工装,检测平面度,在压力机上调平。

三是加强过程控制。

在关键工序配置了专职检查人员,提高了过程管控能力。

另外,我们还对KF60自翻车关键部件重要尺寸方面下功夫制做了专用检测样板。

如:1.转轴上座机械加工后,内圆弧部尺寸检测;2.人字支撑(1)(2)的检测;3.人字支撑(1)(2)由于铸造毛胚料所留加工余量不均、划线操作没有定位基准面,为保证加工后尺寸,制做检测样板,满足图纸所要求R10圆角尺寸保证;4.改换了铸造方法(:质量整顿工作总结),使方支撑铸造质量达到图纸技术要求;使产品的几何尺寸及外观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质量比较稳定。

5、加强责任区管理,进一步落实区域监管责任。

贴近单元管理法,建立区域责任制。

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区域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与各管片调度言明管理区域及相关管理办法,增强了各片调度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此基础上,着力使各调度正确处理区域质管职责与优化重点部位环境,促进质量管理发展,自觉把思想统一到管理为职工这一点上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总之,我们在整改提高阶段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一定成效,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制定的整改方案,一件一件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篇二:质量整顿心得质量整顿心得随着全公司质量整顿的进一步深入,660设计所也掀起了一场质量风暴。

这是一场捍卫我们导弹人尊严的质量保卫战,质量就是我们的生命,质量就是我们灵魂。

只有把质量搞上去,我们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保住尊严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载荷专业的主任设计师,我切身投入到了这场质量保卫战中,参与了质量整顿的每个“战役”。

提升质量的基础,在于每个人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在这场质量保卫战的战场——我的办公桌上,垒起了高高资料包,电脑中的数据流也不停地闪烁,作为主任设计师我有责任对专业的每份文件进行细致的核对和检查。

反复的验证,我发现设计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多带有重复性,究其原因,是我们在设计质量过程的控制未注意到细节的变化,第一次出现的设计问题就有可能在第二次设计中出现。

参数的定义、标准的使用,在相似型号设计或同一型号的不同阶段都有着细节的不同,问题的发生往往在于经验主义的判断和质量意识的淡泊。

因此,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能把握住细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才是提升质量的基础,是我们打赢这场质量保卫战的胜利保障。

事先防范才是提高质量的最有效办法无论是飞机还是导弹,产品的研制过程都要经过设计、生产、组装、调试等多个流程,只有在众多流程中历经“磨难”才能最终定型上天“修成正果”,而这些“磨难”正是事先控制和防范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事先防范我认为可以从两手抓起——制度防范和意识防范。

制定有效的质量制度和提升质量的意识是事先防范质量问题的双重保险。

一份某型号导弹的载荷设计报告,在设计之初因相关专业未能提供有效数据,而因节点控制在主管的要求下仿近似数据进行设计,这就是质量制度的空洞;一份某型号导弹的载荷设计报告在签审中,校对人员只是关注报告的错别字,而没有对报告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核查,这就是质量意识的不作为。

事先防范,防的其实是人,而制度是人的约束力。

制定有效的质量制度,提高人的质量意识,才是提高质量的最有效办法。

执行的标准必须是“零缺点”,而不是“差不多”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尤其是主任设计师,在型号或项目设计、研制的整个流程中,最忌讳的三个字就是“差不多”。

设计员的设计“差不多”,校对人员的“校对”差不多,主任师审核的“差不多”,试验有效性的“差不多”,生产制造精度的“差不多”等等,最终导致产品“差很多”,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也许就在其中的某一环节。

“差不多”不仅是对自己设计能力的否定,也是对自己职责的亵渎,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此,我们设计人员应该对自己执行“零缺点”。

以“产品不符合标准的代价”来衡量质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个设计人员在肯定和认可自己工作价值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也有人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带给他人痛苦和悲剧。

今年,在国内外发生多起飞机坠落事故,然而查找出的原因却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质量就是生命!疏忽质量的代价就是践踏生命。

因此,我们应该时长反问一下自己“如果我的设计不符合质量标准会怎样?”论持久战——质量保卫战。

也许我的观点趋于片面,却是我在这次集团公司和660所质量整顿过程中最真实的感受,质量等于生命,这是一个只有一个选项的单选题。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质量保卫战中,我自勉并希望每个设计人员,敢于亮剑质量捍卫生命尊严!篇三: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及工作总结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及工作总结为了进一步做好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红土地黄泥滂车站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风险管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组织开展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项目部对此次检查高度重视,并于20XX年5月10日召开了项目部自查整改动员会议,成立了质量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姜立贵(项目经理)副组长:陈孟(项目书记)、张波(常务副经理)、贺斌(安全总监)、唐果良(总工)、组员:范学平(工会主席)陈洪全(副经理)、杨永祥(副总工)、朱正亚(副总工程师)曾善福(安保部长)、罗健(设物部长)、邓尤术(工程部长)、吕方琼(办公室主任)、付永林(设物副部长/机电)根据自查工作方案的部署,排查小组经过近两个月的检查、整改、复查,目前项目部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情况总体可控,内业资料基本完善,自查整改工作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具体情况如下: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1、为了切实搞好我部的安全生产工作,为能在开展安全生产排查工作时有据可依,我部自开工以来便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共十八项,做到了有法可依。

建立并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为明确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做到责任到人,项目部自开工以来便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分别与项目副经理、总工、各职能部门、各作业队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作业队负责人与各作业班组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各类人员(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实施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使安全管理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