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合金模板配模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铝合金模板配模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铝合金模板配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本文对铝合金模板进行简单介绍,并结合工程实际和配模规范对梁、墙、顶板配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汇总,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工程人员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铝合金模板配模注意问题安全高效
建筑铝合金模板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因其众多优点在世界范围广为使用,其在众多发达国家已经成功推广使用多年,现在随着我国低碳环保、绿色建筑观念的不断提升,铝合金模板在我国也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较传统的木模板以及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的优点显而易见。

它自重轻、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重复使用次数多、应用范围广、人工材料成本低、维护费用低,铝合金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基本上可达到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而且施工现场无任何垃圾,整个施工过程低碳环保,切实响应了“绿色建筑”的口号。

虽然铝合金模板优点众多,但是只有得到合理准确的应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因此在配模时要努力做到精准仔细,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下面我们就铝合金模板配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楼面配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楼面配模由楼面阴角、楼面铝梁、早拆头(楼面铝梁和早拆头合称龙骨)、楼面模板组成。

1.1墙端(或梁边)至龙骨、龙骨至龙骨间距一般应≤1300mm。

因为楼面早拆头起到支撑的作用,如果间距过大,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楼面模板会因为缺少有力支撑,因受力过大而产生挠度变形、胀模、漏浆等现象,给现场施工带来不便。

因此为安全起见,龙骨配置时应遵循“宁多勿少,恰当配置”的原则。

1.2楼面早拆头以及顶托在设计时,考虑到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一
般设三层配模量,同样,支撑也需要连续支三层。

1.3当出现墙、梁长度均为非标准尺寸时,楼面阴角配置时需在左
右两端配置异型阴角,以更好地和墙、梁进行连接。

(如图一,墙长1360mm,梁长2060mm)。

若一边为标准尺寸,另一边为非标准尺寸,那么在非标准尺寸端需配置异型阴角(如图二,墙长1900mm,梁长1060mm)。

即“哪边有非标准尺寸构件,异型阴角就配在哪边”。

1.4 楼面递料口应根据楼面顶板配模面积以及楼面布局进行设
置,应尽可能方便现场施工,但在满足递料需要的前提下不要设置过多,否则为浇筑前封堵带多余工作量,降低施工速度。

2.墙柱配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1为了方便拆模,在墙体(内墙)模板下端需配置50mm宽角铝,
宽度一般与上部模板相同。

2.2外墙需配置接高模板(亦称K板),K板高出楼面50mm。

K
板的作用是:拆除这层模板时不用拆除K板,它做为安装上层
模板时的支撑。

2.3当L形剪力墙一面内侧配置阴角后,这面阴角旁边一般均应
配置200mm宽开孔模板。

因为经试验发现,配置200mm宽模
板时受力较为均匀,稳定性好,更加安全。

2.4墙上有梁时,梁下墙体配模需注意在梁两侧配置开孔模板,因
为此部位在浇筑时受力较大,梁侧开孔模板安装穿墙对拉螺栓
后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刚度,防止了挠度变形,模板破坏等危害
的产生,使施工更加安全。

2.5高层建筑,因受力复杂,柱子多随层高而变化,故在配置柱模
板时要随柱尺寸的不同而区别配模。

并且在图纸中一定要明确
标出哪层开始变化,以及说明图纸不同之处,方便日后拼装。

2.6建筑节点需特别注意,一栋建筑常常有奇偶层不同之分,这时
就要仔细研究节点大样,根据节点大样区别配模。

3.梁配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梁配模由梁底配模和梁侧配模组成。

3.1梁底模板
3.1.1梁底配模相比较为简单,但在不同高度梁相交处应引起特别
注意,这时梁底高差处常常用阴角相连,但阴角背后需额外打孔方便连接。

3.1.2主次梁交接处应设置支撑,以增加其安全性。

3.2梁侧模板
3.2.1配置梁内侧模板时,注意其高度需减去楼板厚度和楼面阴角
高度。

3.2.2 配置梁时还需注意上翻梁和下挂梁,此时梁侧模板高度需根
据上翻、下挂高度不同而增加或减少相应尺寸。

下挂梁需注意是全下挂梁还是半下挂梁,下挂位置不同,其下部相应墙模板尺寸也随之不同。

4.楼梯配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楼梯一般分为剪刀式楼梯和折跑式楼梯,由于楼梯结构较为复杂,情况多变,故在配模时大部分均为异形模板,极易出错,所以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

4.1部分楼梯标高与楼层标高不同,若按相同配置,则容易造成施
工错误,需特别注意。

4.2楼梯的加固方式与其他部位加固方式不同,楼梯相邻的墙梁上
的窗墙螺栓孔应该根据楼梯的孔位确实,楼梯踏步与下部斜板需采取加固措施,不然会造成孔错位,影响施工。

综上,在配模前一定要先仔细研究分析建筑结构图纸,做出一份正确清晰的资料图,然后对照资料图配置模板,只有对建筑物全面了解之后再进行配模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配模时一定要时刻注意较复杂或易出错的位置,争取配模尽量正确合理,以方便日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