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听诊心音
额外心音
(2) 收缩期额外心音
ⅰ.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 见于肺动脉高压、原发性肺动脉扩张、
轻中度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 缺损。 肺动脉区最响,吸气时减弱,呼吸时增强。
额外心音
(2) 收缩期额外心音
ⅱ.主动脉收缩期喷射音: 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瘤、主动脉瓣狭窄
和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区最强,向心尖部传导,与呼吸
无关。
额外心音
②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心尖区及稍内侧清楚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脱垂综合症 (伴有收缩晚期杂音)
额外心音
(3)医源性额外心音: ①人工瓣膜音 ②人工起搏音
心脏杂音
对心脏病有重要诊断意义,是心音与 额外心音之外的异常声音。 产生机制: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各 种原因造成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旋涡,冲 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 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
C.重叠型奔马律:舒张早期奔马律与舒张 晚期奔马律同时出现,使额外心音明显增 强,原因与P-R间期延长及明显的心动过 速有关。
D.舒张期四音律:两种奔马律同时出现但 不重叠,听诊为四个音,见于心力衰竭。
额外心音
②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在二尖
瓣狭窄瓣膜柔软时,舒张早期血液自高压力的左 房迅速流入左室,弹性好的瓣叶迅速开放后又突 然停止所致瓣叶振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是二尖 瓣弹性及活动尚好的间接指标,二尖瓣分离术的 参考条件。特点:音调高、时间短、响亮清脆, 于心尖内侧较清楚。
瓣关闭提前)
心音分裂
③固定分裂:分裂不受呼吸影响,分裂 的时距较固定。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左向 右分流)。
④反常分裂(逆分裂):是病理性体征; 主动脉瓣关闭延迟于肺动脉瓣,吸气时分 裂变窄,呼气时变宽;见于重度高血压、 主动脉瓣狭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额外心音
正常心音S1、S2之外听到的 附加心音,多为病理性,发生机 制与心音大体相同,大部分发生 在舒张期。
是心肌严重损害的体征,按时期早晚 可分为三种
舒张期额外心音
a.舒张早期奔马律:最为常见,又称病 理性S3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产生由于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 肌张力减低与顺应性减退,以致心 室舒张时血液充盈引起室壁振动所致;
舒张在早期奔马律的出现提示有严重的 器质性心脏病;
舒张期额外心音
a.舒张早期奔马律:
二尖瓣狭窄
额外心音
③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 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时,由于心包 增厚阻碍心室舒张使心室舒张被迫骤 然终止导致室壁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在胸骨左缘易闻及。
心包积液
额外心音
④肿瘤扑落音:见于左房粘液 瘤。性质与开瓣音相似,出现 较晚,随体位变化,心尖及内 侧清楚。粘液瘤舒张期进入心 室,撞击室壁和瓣膜,瘤蒂柄 突然振动产生所致。
心脏听诊心音
第一心音
提 示 心 脏 收 缩 的 开 始 , 约 在 QRS 波 群 开 始 后 0.02-0.04秒。产生机制主要是瓣膜起源学说, 出现在心室等容收缩期,包括四种成分,主要 与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有关,第二、第三成分 为可听到的部分。由于瓣膜关闭,瓣叶突然紧 张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特点:音调较低钝, 强度较响,历时较长。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在心尖部最响。
c.S1强弱不等: 心房纤颤、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音分裂
S2 分 裂
①生理性分裂:深吸气末出现,青少年常见。 (胸腔负压增加-右心回心血量增加-右心排 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延迟 ②通常分裂:最常见,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 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右室排血时间延长 -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二尖瓣关闭不全、 室间隔缺损(左室射血时间缩短-主动脉
第二心音
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产生原因通常认为与血 流在主动脉和肺动脉内突然减速和半月瓣突然 关闭引起瓣膜振动所致。出现在心室等容舒张 期;也由四种成分组成,第二成分为可听到的 部分。特点:音调较高而脆,强度较弱,历时 较短,在心底部最响,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
S1和S2的区别:
判定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才能确定杂音 和额外心音所处的心动周期。 1)二者的音调、时限和部位不同; 2)距离不同; 3)心尖、颈动脉搏动与第一心音同步;心底部二者Βιβλιοθήκη 易区分;第一心音强度的改变
主要决定于心室收缩开始时二、三尖瓣位置
a.S1增强: 二尖瓣狭窄(心室充盈减慢减少 二尖瓣位 置低;心室内压上升快,收缩时间短 瓣膜 震动幅度大) 心肌收缩力增强--高热、贫血、甲亢、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大炮音);
第一心音强度的改变
b.S1减弱: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室过度充盈 二尖瓣 位置高 关闭时瓣膜震动幅度小) 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PR间期延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发生与心房收缩有关,在心室舒张末压增 高或顺应性减退时,心房为克服心室的充盈 阻力而加强收缩所产生的异常心房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
b.舒张晚期奔马律:
见于阻力负荷过重的心脏病(高血压 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 窄、冠心病心肌肥厚)。
听诊特点音调低、强度弱、距S2较远、 发生于S1前约0.1秒
额 外 心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 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 肿瘤扑落音
收缩期额外心音— 早期喀喇音、中晚期喀喇音
医源性额外心音— 人工瓣膜音、人工起搏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
①奔马律,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律, 系在S2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心音,在心 率快时与原有的S1和S2组成类似马奔跑 的马蹄声音,故得名。
有左室奔马律(听诊在心尖或其内侧) 和右室奔马律(听诊在剑突下或胸骨右 缘第5肋间);
常见于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 死、心肌病、重症心肌炎);
听诊特点:音调低、强度弱,与S1、S2 距离相仿。与生理性S3(健康人、心 率不快、距离、左位立位时可消失)不 同。
舒张期额外心音
b.舒张晚期奔马律:又称收缩期前奔马律或 房性奔马律,发生与S4出现的时间,实为 增强的S4
额外心音
(2) 收缩期额外心音
①收缩早期喷射音:(收缩早期喀喇音) 产生机制:肺动脉或主动脉-扩大(心
室射血动脉壁振动)/阻力增高及半月瓣改 变(半月瓣用力开启)/狭窄增厚的半月瓣 开启时突然受限,产生振动)。
高调、短促而清脆,高频爆裂样声音, 紧接于S1之后,心底部最清楚。
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 主动脉瓣收缩期喷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