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 PPT课件
14
案例2
2008年1月,北京某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人事 总监王先生注意到,根据薪资处提交上来的报 告数据,最近一次发放工资时,本公司有3名员 工的本月工资受到了公司的特别处理。这3名员 工分别是销售部的小李、制造部的小张和工程 部的小陈,并且其扣薪的原因和额度各有不同。 其中,销售部的小李是因为没有完成部门制定 的业绩指标,按规章制度的约定扣除了相应比 例的工资;制造部小陈是因为没有按照设备操 作规程操作机器,导致生产处一批废板,给企 业带来3万元损失,公司依据规章制度按照总损 失额5%的比例要求其逐月从工资中扣除;
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进一步而言,即便是
员工在考核中处于末尾,企业也不能通过非过
错解除的式形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本案中
刘先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是无
效的。
13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 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12
比如员工压力过大甚至是不堪重负而离职、
企业评估标准不科学导致整个淘汰体制的基础
存在不公等。而这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在于仅因
表现末位而将员工解聘与中国内地的劳动法律
存在冲突。从法律层面而言,单位在没有采取
欺诈、威胁或乘人之危的情况下约定劳动合同
终止条件是受法律许可的。但在《劳动合同法》
出台以后,则特别禁止了企业在劳动合同中约
我国关于劳动纪律的立法
10社工1班
1
劳动纪律
指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必须遵守的工 作秩序和劳动规则。这种秩序和规则, 要求每个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 和方法,完成自己承担的生产任务。
2
1949——1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劳动者成了 国家的主人,废除了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制定新的劳动纪 律法规和建立新的劳动纪律。
5
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 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 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要切实整顿劳动 纪律,对违反乱纪、屡教不改的职工, 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直至经过职 工代表大会讨论和同级工会同意后予以 开除。
1982年国务院发布《企业职工奖惩 条例》,规定了对企业职工的奖励和惩 处。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规定劳动者有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上述 有关劳动纪律的立法、政策体现了党和国 家对建立良好的劳动纪律的重视和决心。
10
案例1
2008年7月,刘先生应聘某电器公司销售经理 后被正式录用,其与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销售业 绩连续3个月排名末位时劳动合同自行终止。后刘 先生因业务量考核排在倒数被“末位淘汰”,公司提 出劳动合同已经终止,刘先生应当办理相应离职手 续。刘先生认为公司的做法不合理,故向公司所在 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刘先生认为,公 司在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的情况下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没有法律依据,现请求裁决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则认为“淘汰”刘先生是依据双方之前签订的劳 动合同之约定,当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 即行终止,而非“解除”合同,故公司无需支付解除 经济补偿金。
4
1980至今
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 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提出,广大职工都 要自觉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同违反纪 律的现象作斗争。
1979年《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 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提出:企业有 权根据职工的表现进行奖励;对那些违反劳 动纪律、屡教不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给予开除处分。开出后可以留厂劳动,发给 生活费。
15
工程部的小陈则是由于本月请了5天的事假, 公司依据规章制度扣动 合同法研讨会,听与会专家介绍今后扣除 工资应当合法有据,于是其告知薪资处刘 经理,让其核实扣减工资的依据,并效验 扣减工资的合法性。刘先生查阅了相关的 法律法规,并在规章制度中找到了相关的 明确规定,于是告知王总监,公司行为应 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有遵守 劳动纪律的义务。
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四 部宪法,都把劳动纪律作为公民的义务予 以规定。
3
1950年《工会法》规定,工会应教 育并组织工人职员群众,遵守劳动纪律。
为了巩固劳动纪律,1954年中央人 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国营企业内部劳 动规则刚要》,规定了企业行政和职工 的基本职责,以及对违反劳动法律的职 工的处分等。
6
1984年《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国营工 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提出:“厂长 (经理)有权对职工进行奖惩,包括给 予晋级奖励和开除处分。”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现代化企业必 须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和生产指挥,必须 有高度严格的劳动纪律。
7
1986年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辞退违 纪职工暂行规定》。
1986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 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 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 文化素质。
8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8 条规定:“工会动员和教育职工以主人翁态 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遵 守劳动纪律,发动和组织职工完成生产任 务和工作任务。”
11
案例 1 分析
末位淘汰制是企业在实践中经常会采取 的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在于激励和刺激员 工尽最大和最有效的可能达成相应的业绩。 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总体规划和各部门的 具体目标,结合各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 定的绩效考核体系指标,以此指标体系为标 准,对一段时期内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从本岗位上 与以淘汰。末位淘汰制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激发员工工作潜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 施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2011年修改后的《工会法》第7条规定: “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 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教育职工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 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职工队伍。”
9
1992年7月13日《全民所有制工业企 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17条规定:企业 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解除劳 动合同,辞退、开除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