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3.小结:教室里多么热闹,孩子们多快乐。因为爸爸妈妈都知道我们的生日,都向我们祝贺,我们多么幸福啊!其实这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们(爱),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板书:感受爱)
(二)品读沉默(10—13自然段)
1.在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时,同学们骄傲、兴奋,教室里也热闹非凡。可是,看——(课文第二幅插图)有什么变化?
1.同桌合作,改编成一段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并表演。
2.复朗读并感悟。
三、讨论
交流
小组讨论:“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体会小男孩为朋友愿意无私奉献的精神。。
1.学生讨论交流
2.口头回答并补充。
四、总结,
扩展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然而阮恒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相信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能够互相帮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应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感恩的心》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情绪、索性、蕴藏、依然、寂然无声、沉默不语”等词语。
2.为什么孩子们在同一节课上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由读,文中是哪些地方写孩子们沉默了,教室里很静的?用喜欢的符号划出来。反馈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理解“寂然无声”: 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我们都沉默着,这就是——寂然无声,指导朗读(读出静)你还体会到什么?(惭愧、不安)——再读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2.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二、过程与方法
2.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1.学生讨论交流
2.请学生自己择读一句家长的话。
3.带上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四、课堂
小结
同学们感受了爸爸妈妈的爱是多么的高兴,多么的快乐啊!因为沉默,同学们知道惭愧了:因为沉默,同学们不只会感受爱,还学会了回报爱!
学生自己谈谈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课题
18、她是我的朋友
主备人
杨霞
课时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懂得应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联系上下文更好理解词语。
2.学生讨论交流
3.读中感悟。
三、拓展
练笔
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沉默了足足一分钟,他们在想:
1.指名交流。
2.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在班上发言。
四、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课题
17、《可贵的沉默》
主备人
杨霞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五、布置
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教学反思
课题
18、她是我的朋友
主备人
杨霞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1.学生朗读课文。
2.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3.交流汇报。
4.观察图片,体会交流。
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
1.医生到底跟阮恒说了什么,使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情景,想象一下医生说的话,然后同桌合作,将它改编成一段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并表演出来,看谁说得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出表达的感情。
1.初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
3.学生自学。
4.小组合作学习。
三、初读
感悟
1.读准生字、新的字音。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四、拓展
升华
我们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
三、学习生字词
1.检查朗读,纠正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
3.再读课文,质疑。
1.开火车的形式读
2. 学生学习生字的写法。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分析交流
四、小结
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第五单 元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这份人间真情。
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将该活动穿插于单元教学之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体会、寻找父母对自己的爱;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怎样回报父母的爱;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都是围绕这一活动展开的。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后的真情实感的表露。
打开和学生交流的窗口,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友情和亲情。
单元
课时
安排
17、《可贵的沉默》3课时《语文园地五》 2课时
18、《她是我的朋友》2课时
19、《七颗钻石》3课时
20、《妈妈的账单》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五》3课时
课题
17、《可贵的沉默》
主备人
杨霞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学生自由谈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看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带着问题读书。题目中的“她”是谁?“我”又是谁?为什么说“她是我的朋友?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疏通字词。
学生们谈感受:
2.带着问题读书。
3.交流江报。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讨论交流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
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在战争时期,一个孤儿院里的孤儿,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好朋友,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运用方法,理解内容
1.课文的预习部分给我们提示了学习本课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按照预习要求开始自学。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还可以把你不懂的内容画出来,准备和大家一起讨论。
2.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且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阮恒内心的痛苦。
2.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