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一般消毒管理制度
( 1) 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齐, 进入检查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
放区要更换拖鞋,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周围
环境无污染源。
( 2) 供应室分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 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 强制经过, 不得逆行。
( 3) 各区桌面、地面每日用消毒剂擦拭, 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 每月大扫除一次, 保持各室的清洁整齐。
2、高压蒸汽灭菌器效果监测, 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执行。
( 1) 每日对所用灭菌锅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 随时检查灭菌锅运转情况, 每锅有记录, 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 2) 高压蒸汽灭菌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
( 3) 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
3、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测
( 1) 无菌物品存放区地面、桌面、柜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 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记录完整。
( 2) 灭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5cm, 离天花板50cm, 离墙于5cm的载物架上, 并加盖防尘罩。
( 3) 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严格复查灭菌效果、有效时间, 证明无误方可下发。
如有疑问按卫生部新颁布的三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执行。
消毒供应室操作流程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 它担负着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
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感染, 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 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布局合理, 符合供应流程, 职责分明, 制度完善等手段, 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流程( 十个环节) 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一、回收:
1、器械、物品包使用后, 科室及时装入污物箱内密闭保存, 避免干燥。
并在箱盖记录包名称及数量。
以便与供应室交接。
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 减少交叉感染。
2、供应室工作人员带上清洁的污物箱按照规定的路线到临床科室回收污物箱回收到科内。
并与临床科室人员交接、记录。
3、回收后, 回收人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 并清点、核对包内物品是否齐全。
每次回收后, 清洁消毒回收箱,干燥存放。
4、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转再运处理。
二、分类:
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 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物品数量。
2、根据器械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3、损伤性废物投入利器盒内, 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三、清洗:
1、不同器械、物品, 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当前我院暂采用手洗方法清洗。
2、清洗基本流程: 预洗( 自来水) ----清洗(手工+酶) ---漂洗( 自来水) ---消毒( 湿热消毒) ---终末漂洗(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 1) 预洗( 3-5min) : 用流水去除明显的污物( 若污物变干, 可多浸泡几分钟)
( 2) 酶洗( 2-5min) : 酶能够分解有机物, 抑菌防锈, 自然降解, 无残留, 水温20-40°C, 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
已凝固或污染严重处水面下刷洗。
( 3) 漂洗: 用自来水冲洗( 2-4min) 。
( 4) 终末漂洗: 采用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
四、消毒: 我院选用湿热方法( ≥90度的水温, ≥时间5min) .
五、干燥:
1、宜选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根据我院无干燥设备的情况下, 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对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干燥处理。
2、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器械, 使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3、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六、器械检查与保养:
1、采用目测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
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 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功能完好, 无损毁。
2、清洗质量不合格的, 应重新处理; 有锈迹, 应除锈; 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 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3、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
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七、包装:
1 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
2 包装者首先检查包装质量, 在灯光下检查准备好的清洁干燥的( 纺织类) 包布, 无破损, 方可使用。
2 包装者再核对器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拆卸的器械应进行组装。
核对内容是否齐全。
齐全才能包装。
3 盘、盆、碗等器皿单独包装。
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
有盖的器皿应开盖, 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 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 保持管腔通畅; 精细器械、锐器等采取保护措施。
4 灭菌物品包装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 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
密封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 可使用一层单独包装器械。
5 包装重量: 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公斤, 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公斤。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
6 包装完后, 每包外都应贴灭菌化学指示物。
闭合式包装使用专用胶带, 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 松紧适度。
封包应严密, 保持闭合完好性。
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
7 所需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
灭菌前注明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标识应具有追溯性。
八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