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方案(草案)
一、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必要性
第一、国际上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
1、不断调整研发机构,形成新的风险分担机制
2、合作创新成为主流
3、技术外源化要求建立更为广泛的产学研创新联盟
第二、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第三、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我国茶叶行业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
1、产业集中度较低,研发力量相对分散
2、在产业技术发展上缺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
3、源头技术创新及共性技术创新已成为影响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战略联盟组建目的
战略联盟将作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战略中政府与企业联系的纽带,国家政策倾斜及资金支持的主要载体,持续承担茶叶科技领域关键、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的开发。
以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契机,依托政府引导资金及政策,进一步实现茶产业产学研紧密结合。
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瞄准国家战略目标,以茶叶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为重点,大力提高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行业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开发茶叶生产和精深加工重大技术和若干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保证茶产业持续健康跨越发展。
促进茶叶科技领域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资源共享,形成
在茶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基础上的合作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联盟成员为骨干,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对联盟形成的知识产权,制定合理的保护原则和技术转移机制。
形成面向茶叶行业的、开放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探索提升茶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以对其它领域起到示范作用。
三、战略联盟组织形式
联盟首批发起单位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安徽农业大学等。
战略联盟的管理组织由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联盟秘书处组成。
理事会主要职责是:根据专家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决定联盟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方案等联盟重大决策事宜。
理事会每年定期召开,商议有关事宜和做出有关决策。
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联盟的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项目,对项目进行论证、监督、评审,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制定项目滚动计划。
联盟秘书处主要职责是: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联盟日常事务和项目的协调、管理工作。
联盟理事会由联盟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组成,设理事长一名,由理事会理事选举产生。
理事会成员建议名单:
技术委员会委员由茶叶行业专家领导?人组成,由理事会聘任。
联盟专家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
主任副主任成员
联盟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两名,由理事会聘任。
联盟秘书处办公地点设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四、战略联盟运行机制
通过战略联盟协议,有机整合产业科技资源,形成建立在长期战略合作契约模式基础上的战略联盟,通过联盟协议明确各成员的责、权、利。
联盟在运行中,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合资创建技术公司等推动股权式联盟实体发展,并积极促进联盟成员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形成行业技术创新的平台。
战略联盟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受益为基础,以合作开发推动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契约式组织。
具有组织的开放性、动态性,行为的战略性,合作的平等性,利益的共同性等特点。
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研究与创新,市场化的利益激励和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的机制是联盟发挥作用的关键。
第一、创新目标的选择
以国家战略目标为指导,凝练技术创新突破点,确定创新目标。
创新目标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茶叶生产技术及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二是经联盟研究提出的影响茶叶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申报国家课题;三是经联盟单位提出的着眼于改善茶叶产品品质的基础研究及工艺装备技术联盟合作开发;四是立足国内实际、放眼全球,招揽贤才,改革创新机制体制。
第二、研究项目的确立及开展
联盟专家委员会是联盟的技术决策咨询机构,由业内外知名的专家、企业家、经济专家、政策研究专家和学者组成。
其职责是向项目负责人提出制订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