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远离危险保护自己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远离危险保护自己

主题活动:远离危险保护自己活动来源:新年放假回来,孩子们还不能从放假的状态中回来,并且,由于中班幼儿交往能力尚处在发展中,不能很好的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中总出现一些不安全的隐患。

根据我班幼儿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制定了主题为《远离危险保护自己》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总目标:1、知道幼儿身边的危险有哪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2、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提示标志,理解它的用途。

3、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学习初浅的安全自救的方法。

4、乐于在集体中表述自己的感受与见闻。

一、危险在哪里活动一:社会:危险在哪里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易发生危险。

2、教育幼儿远离危险的地方。

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绘画纸和笔;搜集一些安全教育事例。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游玩,发生伤害的事例,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心。

基本部分:1、带幼儿到户外操场上找一找哪些地方危险,让幼儿指一指。

2、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总结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

为什么?3、教师将结果画出来,贴在本班活动室内,或装订成册,放在图书角供幼儿随时观看。

4、寻找本班存在危险的地方,贴上标签,提醒大家注意。

结束部分:让幼儿利用在来园离园的路上找一找公共场所哪有危险,然后讲给大家听。

活动二:绘画:家里的危险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增强安全意识,远离不安全因素。

2、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家里的危险。

活动准备:教学用PPT 纸彩笔蜡笔剪刀活动过程:开始部分: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危险吗?我们的家里有没有危险?都有哪些危险呢?基本部分:出示PPT图片,一起来看看家里的危险。

(教师和幼儿边讨论边说)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张图片,这是什么?(热水壶)在家里,我们用它来干什么?爸爸妈妈通常会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小朋友会去碰他吗?热水壶有什么危险?你知道使用热水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小朋友好奇心都很强,他们会对热水壶里冒出来的热气感兴趣,有的小朋友甚至把手伸到装有热水的壶口边玩,不小心就被烫伤;如果把壶放在茶几等高的地方,热水壶容易砸下来烫伤小朋友,热水壶的内胆破碎后容易划伤小朋友。

)边讲解边配合发生的危险事故图片。

2、放映第二种危险物品(打火机)打火机有什么用途,我们通常会在哪里看到它?它能帮我们很多忙,那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什么危险呢?(小朋友对打火机里面的液体很感兴趣,一部分小朋友就会尝试着把打火机弄开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在打不开的情况下有的人就会乱摔,却不知道打火机里面装了汽油,一摔就容易爆炸,爆炸后打火机的塑料外壳会飞溅到四面八方,不小心就飞到小朋友身上烫伤小朋友;如果使用打火机来照明,也容易发生火灾,因为家里布做的东西很多,容易着火。

)边讲解边配合发生的危险事故图片。

3、放映第三种危险物品(液化气罐子)液化气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那你知道它的构造吗?液化气有什么危险呢?(液化气有一个开关,用一根红色的管子连着液化灶,我们把开关打开才能用,不用的时候要把它关掉。

小朋友如果乱拧开关就会导致煤气泄漏,煤气是一种有毒气体,进入到人的身体里会发生头晕,呼吸困难,窒息,最后死亡等情况,所以他很危险。

液化气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爆炸事故)边讲解边配合发生的危险事故图片。

4、放映第四种危险物品(微波炉)微波炉能帮我们什么忙?它有那么多的好处,里面没有热水、汽油和煤气,它有什么危险呢?(微波炉是电器,小朋友使用不当会发生触电事故)5、幼儿作画“家里的危险”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作画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活动三:社会:不和陌生人说话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2、让幼儿知道接触陌生人给自己带来的危险3、让幼儿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活动准备:零食、玩具、陌生人送礼物的课件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导入(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遇到陌生人怎么做的?或是小朋友如果有陌生人接近的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小朋友刚才说了那么很多不同的方法,你们说的都很棒!那我们来看看动画的小朋友遇到陌生人怎么做的?基本部分:1、观看课件(讨论,提升经验)你们看到动画里的那两个小朋友遇到陌生人是怎么做的?(幼儿说一说课件)小朋友观察的都很仔细。

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如果陌生人接近你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才能不受骗呢?(幼儿说一说)不和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马上找爸爸妈妈,找警察叔叔帮忙等远离陌生人。

2、情景表演小朋友现在把你们找到的好方法和刚刚学到的好方法,我们一起来做个情景游戏。

创设情景游戏(陌生人送礼物)3、夸一夸刚刚在游戏中,小朋友都想了很多方法,远离陌生人,你的办法真不错,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

小朋友记住了,在任何适合时候有陌生人和你接近的话,你们都要想出好的办法远离他们,还有在外出时也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在爸妈没在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给陌生人开门,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结束部分:陪孩子一起看安全教育之类的教育片,老师或父母结合片子的内容认真的讲解,让孩子学会最基本的生活自救方式,在生活中多创造一些场景,模仿一些突发事件,可以将这作为游戏与孩子一起玩,锻炼孩子的应对能力,培养孩子的胆量,遇到问题大胆的处理。

二、我是安全小卫士活动四:社会:安全小卫士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故事及生动的图片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3、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①一个一元钱硬币、故事《卡在喉咙里的硬币》②视频:A 《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B、《放学回家》③、一些不可食用的食物图片:A 苍蝇叮过的食物。

B 假冒,劣质的食物。

C 过期的食物。

D 腐烂变质的食物④、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音乐(一段120急救录音、一段轻音乐)2、精神准备:生活中注意不能乱吃东西3、知识准备:幼儿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4、环境准备:留一面带有边框的主题墙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听音乐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播放“120急救车”声音,然后用紧张的语气提出问题:“发生什么事啦?”激发幼儿大胆猜测,相互交流。

基本部分:1、通过真实的故事《卡在喉咙里的硬币》,教师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讲述后启发提问:“医生从松松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医生对松松说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激发幼儿思考并进行讨论。

2、视频A、《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正在吃午饭,明明和亮亮一边吃一边打闹。

午休的时候,洋洋吃被角;程程躺在床上玩皮筋;东东口中含有东西就睡着了。

1.明明、亮亮做得对吗?为什么?2.吃饭时我们应该怎样做?3.东东洋洋,程程做的对吗?为什么?4.睡觉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小结:人在吃饭时,饭都要经过是食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打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

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如果你口中含有东西就睡着了,同样也会发生喘不上气来而死亡的事情。

睡觉时吃被角,会把被子上面的细菌吃到肚子里而生病;在床上玩小东西会发生危险。

B、《放学回家》下午,妈妈接萌萌回家,在路上萌萌发现地摊上卖的麻辣小吃,哭闹着非让妈妈买,吃完小吃,又发现路边卖烤肠的,于是又买了烤肠边走边吃。

到家后,又吃了没有洗干净的苹果,过了一会,萌萌的肚子开始疼啦。

1.萌萌做的对吗?为什么?2.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小结:路边小摊卖的小食品不很卫生,而且还含有许多色素,食用后会导致食物中毒;大街上烧烤的东西也不卫生,容易致癌,同时边走路边吃东西,尤其是根状食品,容易发生危险。

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

3、观看图片A 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B 假冒,劣质的食物。

C 过期的食物。

D 腐烂,变质的食物。

小结:买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看一看有没有质量安全标志;看一看生产日期,一定要购买保质期内的食物;一些腐烂变质,苍蝇叮咬过的,劣质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发生食物中毒。

结束部分:游戏判断对错1.乐乐偷吃了一片药。

2.琦琦把扭扣放在嘴里玩。

3.天气太热,我喝了许多冷饮。

4.彤彤把一个花生仁送给小朋友吃。

活动五:健康:安全用电活动目标: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挂图活动过程: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基本部分: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

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

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

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

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

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结束部分: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活动六:美术:马路上的车活动目标:1.学习用基本的几何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组合画出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的基本形状。

2.学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涂色。

活动重点:学习用几何图形画出汽车的基本形状。

活动难点:能合理构图、适当添画。

活动准备:1.幼儿在马路上已观察过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的基本形状2.汽车范图、纸,水彩笔与油画棒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律动“开汽车”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基本部分一、引导幼儿观察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的外形特征1.轿车是什么形状的?有哪几部分组成?2.卡车的车身和车尾像什么形状?车轮像什么?3.公共汽车是什么形状的?有哪几部分组成?二、教师示范公共汽车的绘画方法重点讲解公共汽车的车身是长方形的,车轮是圆形的,车身上还有窗户和车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