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施工准备 (2)3.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安排 (2)3.2通风、排水 (2)3.3技术准备 (3)3.4测量 (3)3.5试验 (3)3.6内业资料 (3)3.7材料准备 (3)3.18机械准备 (3)4、工期安排 (4)5、施工方案 (4)5.1防水板 (4)5.2止水带施工技术方案 (8)5.3环向塑料盲沟 (9)5.4排水沟(管) (9)6、质量控制措施 (9)6.1质量目标 (9)6.2质量保证体系 (10)7、安全保证措施 (12)7.1安全管理目标 (12)7.2安全保证体系 (12)7.3安全教育 (13)7.4安全检查 (14)8、工期保证措施 (17)9、文明施工 (17)10、环境保护控制体系及措施 (18)雷公铺隧道防水层、止水带、排水沟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xxxxXXXX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 XXXX雷公铺隧道施工图纸;1.3国家、交通部及福建省现行的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1.4我单位多年隧道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xxx隧道为丘陵地貌,植被发育,高程介于330-440米之间,相对高差约110米,丘陵自然坡度为30-500坡面石英砂岩裸露。
隧道左侧约200-300米为204省道,隧道进出口交通便利。
xxx隧道为双线四车道隧道,左线长398米,里程为XXX,右线长397米,里程为XXX。
隧道为小净距隧道,进出口净距仅4米,出口段为崩积粉质粘土及崩积含砾粉质粘土,稳定性极差易坍塌。
xxx隧道进口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采用斜切式洞门,洞身主要以Ⅲ、Ⅴ级围岩为主,部分地段为浅埋和破碎带,施工难度大,设计施工方法分别为单侧壁导坑法,台阶法,明挖法和半断面法。
xxx隧道弃渣量约9万立方米。
3、施工准备3.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安排现场设生产主管谭振杰全面负责现场的施工生产;劳动力组织安排:生产的组织协调;跟踪并组织落实各工序施工任务;技术主管梁高峰全面负责施工技术;现场安全人员宿琦和质检人员乔斌负责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3.2通风、排水雷公铺隧道单线长398米,洞内采用自然通风。
隧道进口端正坡进洞,施工期间在洞内两侧砌筑临时排水沟排水。
3.3技术准备组织有关人员熟悉、了解设计文件、图纸和有关资料,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的内容和结构物的细部构造,掌握各种原始资料,补充调查资料。
3.4测量根据现有的监理认可的控制网点,进行校核测量,并根据施工精度要求,测设进洞施工的控制网,所有的控制测量均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主洞施工采用全站仪进行施测。
3.5试验试验报告或试验记录按照本工程业主或监理规定的统一表格,填写完整,签名齐全,字迹清晰,数据真实准确,结论正确。
试验报告或试验记录必须由试验员填写,数据单位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由试验室主任复核。
3.6内业资料项目部设置一名专职的内业资料员进行内业资料的管理。
各种原始资料的收集由现场技术人员负责,整理、归档及移交由内业资料员负责完成。
3.7材料准备施工前外购储备好施工所需合格的防水板、止水带,并做好检验、检测等工作。
3.18机械准备提前检修保养好施工用的所有机械设备,使其功率、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机械使用计划见下表:机械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 性能状况备注1 挖掘机SANY218 1 良好2 侧卸装载机ZL-50C 1 良好4、工期安排雷公铺隧道右线XXX段防水层、止水带、排水沟施工,计划安排为60天:自2009年12月18日~2009年 02月16日。
5、施工方案雷公铺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形成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
做到拱部、边墙、路面、设备箱洞不渗水,人行横通道等服务通道拱部不滴水,边墙不淌水。
5.1 防水板5.1.1 防水板施工工艺①防水板洞外下料及焊接防水板按环进行铺设。
根据开挖方法、设计断面、规范规定的搭接尺寸及一个循环的长度来确定防水板的下料尺寸;将剪裁好的防水板平铺,按规范要求搭接,再焊接成一个循环所需要的防水板;对焊接好的防水板进行抽样检查,合格后将一个循环的防水板卷成筒状待用。
②防水板的铺设铺设防水板在铺设台架上进行。
铺设台架采用结构简单的临时支架,可用万能杆件拼装,也可使用工地现有的材料加工制作。
上部采用φ108钢管或槽钢弯成与隧道拱部形状相似的支撑架,用丝杠与台架连接,以便其升降;走行部分采用轮行式。
如图2所示。
图2 防水板铺设台架示意图a将防水板铺设台架移至作业地段就位;b沿隧道拱顶中心线纵向铺设尚未充气的圆柱形气囊;c在支撑架上纵向铺设悬承用的Φ6圆钢拉丝和8#铁丝;d将一个循环长度卷成筒状的防水板置于支架中央,放开防水板使之自由垂落在支撑架两侧;e旋转丝杠将支撑架升起,使防水板尽量紧贴隧道壁面;f给气囊充气;g卸掉上一循环固定悬承拉丝的膨胀螺栓,将上一循环的拉丝露头与本循环的悬承拉丝逐根相连,张拉铁丝将防水板与壁面贴紧后将悬承拉丝的另一端固定在临时膨胀螺栓上。
悬承拉丝定位见图3。
i相邻循环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采用15cm宽的三合板置于锚喷面与前一组防水板端头作为焊接平面,边焊边沿环向移动三合板,焊接完成后撤出三合板。
j旋转丝杠下降支撑架,放掉气囊中的空气,取出气囊。
③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a防水板铺设前,喷砼表面处的钢筋头和锚杆头先切除,再用手持砂轮机磨平,对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使砼表面平顺,有局部渗水处,应进行处理。
b防水板按环向铺设,焊接工序与固定工序紧密配合,先焊接,后固定。
c防水板铺设的搭接宽度为10cm,焊接宽不小于2.5cm,漏焊、假焊处应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应用同样的防水板焊贴覆盖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
d固定防水板采用胶热焊接,胶垫与胶垫之间防水层不得绷紧,要保证板面与喷射砼密贴。
e铺设防水板地段距开挖工作面,不小于爆破所需要的安全距离,二次衬砌灌注砼时,不得损坏防水层。
f在二次衬砌灌注砼前,应检查板面和底层密贴情况,搭接焊缝质量,填写质量检查记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继续施5.1.2 防水板施工工艺框图图1 防水板施工工艺框图5.1.3防水层应满足《公路公路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中的防水层实测项目。
防水层实测项目5.2 止水带施工技术方案衬砌台车就位后,在邻近施工缝或沉降缝处的拱架外侧按一定间距安装止水带固定装置。
由拱顶向两侧逐段将其放入固定装置的安装槽内,并固定。
然后安装挡头板。
在安装过程中止水带的长度应逐段留有一定的余量,不能绷紧;灌注衬砌砼时,应随时注意止水带位置的变化,不能被砼横向压弯变形,止水带周围砼要振捣密实。
5.2.1 施工缝和沉降缝设止水条(带)的安装a、止水条(带)在安装时以及在混凝土浇捣作业过程中,不得被钢筋、石子和钉子刺破,如发现有刺破、割裂现象,必须及时修补。
b、止水带安装:沿衬砌设计轴线间隔0.5m在挡头板上钻一φ8钢筋孔,将加工成型的φ8钢筋卡由待模筑砼一侧向另一侧穿入,内侧卡紧一半止水带,待模筑砼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弯曲φ8钢筋卡套上止水带另一半,模筑下一环砼。
通过钢筋卡固定止水带,防止浇筑砼过程中止水带偏移。
c、止水条安装:在先浇注的砼安装堵头板时,在需安装止水条的位置钉上1/2止水条宽度的木条,从而在浇注完的砼接缝处预留出止水条的位置,在下一循环砼施工前,将之清洗干净,待水晾干后,用粘合剂将止水条固定在预留槽内,并压紧粘牢,然后再浇注下一循环砼。
d、加强砼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砼紧密结合。
5.1.2止水带应满足《公路公路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中的止水带实测项目。
止水带实测项目5.3 环向塑料盲沟环向塑料盲沟在锚喷支护与防水层之间沿环向设置,末端与纵向排水管通过三通接头管相连。
盲沟纵向间距根据地下水情况调整,一般为5~10m。
塑料盲沟用钉固定,钉距1米,钉用5cm圆钉。
环向塑料盲沟应在铺设防水板之前施作。
(具体铺设见图纸)5.4 排水沟(管)雷公铺隧道内排水采用路面沟和侧式管沟。
路面沟主要引排营运清洗水、消防水和其它废水。
侧式管沟采用外径25厘米的U-PVC双臂打孔波纹管,主要用于集中引排地下水,防止路面底积水。
侧式管沟间距25cm 设置沉沙井一处。
路面底采用MF12塑料盲沟,规格为12*3.5cm,间距5~10m。
5.4.1 纵向排水管施工工艺纵向排水管在二衬施工前就需进行埋设,且置于防水布与初期支护之间。
二衬前施工前,应调整首先应调整好纵向排水管的标高与坡度。
5.4.2 侧式排水管施工工艺1.在施工侧式排水管前,首先必须清理回填槽内仰拱表面的杂物。
2.向回填槽内浇筑14cm的C15片石混凝土基座。
3.待基座达到强度后,将制作好的φ40cm排水管放到基座上,并用2〜4cm碎石回填。
排水管须用无纺土工布包裹。
排水管壁需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孔径2.4×60mm,环向布置范围270度。
纵向间距20cm。
6、质量控制措施6.1 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为全部分项工程质量按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评定合格率达到100%。
6.2 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将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模式建立本合同段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质检工程师、施工队长、技术主管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组。
积极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工程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制定创优规划和详细的创优措施,成立以项目部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创优攻关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分析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环保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质检部门负责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
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教育、督促检查和质量评比。
实施本合同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见“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6.2.1 组织保证在本合同段建立专职质检体系,项目部设安全质量环保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班设兼职质检员,形成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责任明确的质量控制及检查体系。
项目部工程试验室设专职试验工程师,通过检测试验手段,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同时根据本合同段实际情况,成立工程质量自检自控组织机构,按照招标文件、合同条款、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工艺,做好工程质量控制。
针对本工程特点,除成立上述组织外,我公司将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有施工、质量、安全、科技、机械、物资、工程试验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帮助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检查安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监督落实安全、质量、工期及环保措施,确保本合同段安全、质量、工期及环保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