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辨析题解题技巧
【学习目标】1、明确成语的考察方向。
2、在把握考察方向的基础上掌握成语的解题技巧。
【学习重难点】把握考察方向的基础上掌握成语的解题技巧。
【学习过程】
二、 设题“六陷阱” 高考成语题出题一般有如下陷阱: ▌陷阱一:望文生义 仅根据字面理解,不考究成语内在含义。
如“差强人意”,成语含义是“大体上令人满意”,却被
错用成“不满意”,而造成字面歧义。
类似此类易被误用的成语有: 安土重迁、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久假不归、下里巴人、江河日下、文不加点、罪不容诛、不赞一词、三人成虎、明日黄花、登堂入室、不足为训、毫厘不爽、别无长物、风声鹤唳、万人空巷、五风十雨等。
▌陷阱二:褒贬混淆 易贬词褒用的成语:处心积虑、满城风雨、一团和气、改头换面、巧舌如簧、衣冠楚楚、巧言令色、趋之若鹜、粉墨登场、无所不为、官样文章、上行下效、始作俑者、推波助澜、明哲保身等。
易褒词贬用的成语:方兴未艾、凤毛麟角、惨淡经营、差强人意、有口无心、别出机杼、别有天地、目无全牛、拭目以待、叹为观止等。
▌陷阱三:不辨对象 易被误用的成语有: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少女)、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举案齐眉(指夫妻)、耳提面命(指长辈对晚辈)、三令五申(指上级对下级)、汗牛充栋(指书籍)、罄竹难书(指罪恶)、美轮美奂(用来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春秋鼎盛(指人,不指时代)、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等。
▌陷阱四:搭配不当 不能带宾语的成语:忍俊不禁、难言之隐、信手拈来、不期而遇、出奇制胜、当仁不让、侃侃
而谈、指手画脚、求全责备、妄自菲薄等。
只能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的成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闲视之、望其项背、天高地厚、青红皂白、混为一谈、一蹴而就等。
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浑身)遍体鳞伤、(忽然)恍然大悟、(正)方兴未艾、(众多的)莘莘学子、(从此)一劳永逸、(百姓)生灵涂炭、(感到)自惭形秽等。
▌陷阱五:不合语境
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的成语: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处心积虑与殚精竭虑、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耳闻目睹与耳濡目染、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休
戚相关与休戚与共、本末倒置与舍本逐末、身临其境与设身处地、异曲同工与殊途同归等。
▌陷阱六:谦敬错位 易谦辞错位的成语:忝列门墙、抛砖引玉、一孔之见、敝帚自珍、敬谢不敏、狗尾续貂、尸位素餐、蓬荜生辉、雕虫小技等。
易敬辞错位的成语:不吝赐教、高抬贵手、高朋满座、虚左以待、鼎力相助、洗耳恭听、虚怀若谷、大材小用等。
屋税,称为平允。
宋初,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
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赵普,擅增刑名,因上言,欲求见太祖以白其事。
未引对,直诣讲武殿奏之,辞气俱厉。
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及奚屿知州,希宰相旨,至则倨受庭参。
德骧不能堪,出怨言,屿衔之。
适有言德骧至郡为文讪上者,屿召德骧与语,潜遣吏绐其家人取得之,即械系德骧,具状以闻。
太祖贷其罪,削籍徙灵武。
数年,其子有邻击登闻鼓,诉中书不法事,赵普由是出镇河阳。
召德骧为秘书丞,俄分判御史台三院事,又兼判吏部南曹。
太祖崩,以德骧为吴越国告哀使。
还,改职方员外郎.充陕西、河北转运使。
端拱初,迁户部侍郎。
会赵普再入相,宣制之日,德骧方立班,不觉坠笏,遽上疏,乞归田里。
太宗召见,安谕之,赐白金三千两,罢知考课。
会议事尚书省,乘酒叱起居员外郎郑构为盗,御史奏劾,下御史台案问,具伏,帝止令罚月奉而释之。
淳化二年,其婿如京副使卫濯讼有邻子秘书省校书郎孝先内乱,帝素怜德骧,恐暴扬其丑,不以孝先属吏,止除名配均州。
德骧坐失教,责授感德军行军司马,并其子少府少监有终责授衡州团练副使。
德骧因惭愤成疾,三年,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雷德骧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B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C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D.帝怒/令左右曳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黜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骧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其中“褐”是指粗布或粗布衣服。
B.削籍:文中指削除户口册中登记的名字,将身份变成流民后流放到边疆。
c.登闻鼓: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
D.考课:指对各级官吏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与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雷德骧急于当面上奏,冒犯皇上。
德骧急于将官员擅自增加刑罚名目的情况上奏皇上,但皇上没有理睬,他就直接到讲武殿上奏,让皇上大怒。
B.雷德骧不堪上司傲慢,遭到报复。
德骧不能忍受奚屿傲慢的行径,口出怨言,奚屿所以怀恨在心,随后借机将德骧关押起来。
C.雷德骧听说赵普为相,朝堂失态。
德骧在朝堂上听到任命赵普为相的消息,不由自主把朝笏掉落到地上,于是立即上疏皇上,请求回归故里。
D.雷德骧受到家事牵连,惭愤而死。
雷德骧的女婿诉告雷孝先家里发生内乱,德骧和儿子有终受牵连被处罚,德骧惭愧不已,愤恨成病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适有言德骧至郡为文讪上者,屿召德骧与语,潜遣吏绐其家人取得之。
(5分)
(2)帝素怜德骧,恐暴扬其丑,不以孝先属吏,止除名配均州。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