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鼻毛对吸入微粒的挡阻,鼻腔、口腔对空气 的温化、湿化;
纤毛上皮细胞的清除作用; 气道杯状细胞、粘膜下腺分泌粘液的防御作
用; 保护性反射:喷嚏,咳嗽; 气道各种免疫细胞及防御因子的保护作用: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据详细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别 是X线胸部检查或其它特殊检查等进行全面综 合分析,才能正确地作出病因、解剖、病理 和功能诊断。
二)症状:
咯血:咯血是指声门以下部位出血,经 气管咳出的血。需与“呕血”及上呼吸 道出血鉴别。应注意咯血量,可为痰带 血到整口鲜红血。
胸痛:肺和脏层胸膜对痛觉不敏感,只 有当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方发生胸痛。 也要注意排除非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胸 痛。
呼吸困难:需注意其出现的快、慢及性 质。
三)体征:
一)病史:
❖ 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经; ❖ 职业及接触史; ❖ 个人及家族史; ❖ 曾接触或使用药物史。
二)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既有共同性,也有 异同性,必须详细了解和分析。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症状。 要问请咳嗽的病程、轻重程度,发作时 间、有何特点。 咳痰:既要问清有无咳痰,更要问清痰 的数量、性质、颜色、稀稠度、臭味及 是否容易咳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容中生
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呼吸功 能和非呼吸功能。
❖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包括气体 通道和气体交换部分)
❖维持机体组织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 能。
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特点
1、解剖结构:
气管、支气管、肺泡与外界相通, 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易致该系统损害, 两肺有约3亿~7.5亿肺泡,平时 仅需动用1/20便可维持正常需要, 每天约有12000L气体进出肺脏。
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特点
2、肺有双重血液供应: 肺循环的动、静脉一气体交换的
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 脉一呼吸系统的营养血管。肺循环 为一低压、低阻、高容系统,每分 钟流经肺脏的血液5L。因此,肺脏 病变可波及全身;身体其它部位病 变亦可波及肺脏。
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特点
3、呼吸系统有完善的防御结构
可因病变性质、部位、范围不同而 异。
病变范围小、深在者体征不明显或 无;如病变范围大、表浅可出现肺 实变等体征。
呼吸系统疾病尚可有肺外表现:杆 状指、肺性骨关节病、异位内分泌 症状群等。
四)实验室检查:
应据病变情况不同选择应用以下有关检 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痰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 抗原皮试:哮喘、结核 胸液检查(性质、病因);
支气管支架置放,内科胸腔镜等 肺灌洗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等 胸膜粘连固定术
展 望:
加强预防措施:戒烟、控制空气感染。 诊断技术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
型抗菌药物研制,临床治疗先进方法的应用 等为呼吸病的诊治开拓了新前景。 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早期诊断仍 需努力。 慢阻肺(COPD)、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仍有困 难。 肺结核病的防治仍不能放松 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院内感染,某些 条件致病菌感染增多。 呼吸重症监护医学有待发展。
四)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照片 CT MRI PET 支气管造影 肺血管造影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 超声显像检查 诊断性人工气胸或气腹术
四)实验室检查:
3、纤支镜检查:
了解病变性质、范围;活检;支气管肺泡灌 洗液(BAL)诊断及治疗应用
4、活体组织检查:
肺活检、淋巴结活检、胸膜活检、经胸壁穿 刺肺活捡。
5、肺功能检查:
了解呼吸病损害功能的性质及程度,结合动 脉血气分析检查,对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损害 有全面了解。对判断病情,决定手术适应症 及劳动力鉴定有帮助。
五)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糖波质激素的应用,解痉及祛痰药物应用。 3.呼吸机的应用。 4.呼吸道的湿化及雾化疗法。 5.其他疗法: 介入肺脏病学技术:激光治疗呼吸道肿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