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我身上的数》教学反思
课堂实录: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数字吗?认识它吗?
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数字宝宝,想请你们看看谁能最先认出它、最先说出它的名字。
”(用“闪烁法”快速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
)
教师:小朋友们认的真好,接下来老师请出几个数字娃娃,看看可以和哪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图片,看看娃娃的脸上有几只眼睛,可以和数字宝宝几做好朋友)
教师:那我们再来看看那数字宝宝2还能不能在娃娃身上找到好朋友呢?在哪里?
幼儿:眼睛……
幼儿:鼻子和耳朵……
教师:它们为什么都能和数字宝宝2做好朋友呢?
幼儿:他们都有2个……
教师:我们的数字宝宝还能在小朋友的身上找朋友,那请小朋友仔细找找,看谁能在自己的身上帮助数字宝宝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让幼儿自由寻找)
请幼儿说说都帮哪几个数字宝宝找到了好朋友?引导幼儿将自己发现的记录下来,一张纸上只画一个发现,画好后就送给数字朋友(两只眼睛就话两只眼睛,然后放在数字2的下面)有几个就画几张,画好后就送给它的数字朋友。
情况分析:
数学活动是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少不了数字:如电话号码、门牌号、钟上的数字等等,然而我们身上也藏着许多的数字: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三个纽扣、四个发夹、五个手指……所以今天的数学活动是《我身上的数》就是运用我们身上藏着的数,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5,感知数量,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首先,我通过和孩子玩“哑谜”——我指自己身上的某一部位或物品,它的数量是几,就请拿数字几的幼儿把数字卡交给我,同时为了加强趣味性,我让其他幼儿也来做小老师,同桌与同桌之间交换检查,纠正错误,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正确信息。
教学反思:
本科在操作部分,我们设计了一张记录表,幼儿能够说出相应的数字,但是可能表格比较难记录,所以导致错误率比较高,所以教师在设计学具的时候要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逐步提高,扩展幼儿的能力,对于比较难的表格可以请幼儿带回家让父母再次辅导。
其次,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还不到一个月,对数学的探索欲望还不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