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数学第85页例5学生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
如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概念;知道直角或平角的度数、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他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根据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已经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2、在以前测量角时,已经对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进行了渗透。
不少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教材的安排来看,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同时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我们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学具,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量、拼、折等活动,在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中,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目标1、通过量、拼、折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在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各小组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剪刀一把,每人准备量角器一个。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分别出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师: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图形?生:锐角三角形。
师:那么这又是什么图形呢?生:这是直角三角形。
师:这一个红色的又是什么图形呢?生:这是钝角三角形。
师:三角形按角分类,分成了这三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板书课题:三内角和三、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一)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的话。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出示一个三角形,如图: 2、让学生上台指出∠1、∠2、∠3和就是∠1+∠2+∠3的和。
(课件呈现)过度: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就要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研究,如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为了节约时间,同学们将分工合作,每组只选一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研究。
操作要求: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 动手验证。
3.同桌交流:你的验证方法,得出的结论。
(二)、操作探究1、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如下几种:度数加起来就得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②、用拼的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到一起得到了一个平角,这样就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③、用折的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到一起,得到 了一个平角,这样就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如图:④推算: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内角和是360度,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指教三角形,每个指教三角形的度数是:360°÷2=180°3、每个小组都用折一折和拼一拼的方法验证一下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0。
4、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0,从而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一个结论?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同学们通过合作研究得出了这一个了不起的结论,真棒,下面我们就用研究出的结论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1、火眼金睛辨对错(1)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 )(2)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90。
﹙﹚(3)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45,另外两个角分别是605°。
( ) ﹙4﹚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2、一个等会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腰是7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3、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 = 答: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都是﹙﹚。
4、我是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96度 (180°-96°)÷﹙﹚ =答:这个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都是﹙﹚。
5、我是一个锐角角是40度,﹙﹚-﹙﹚﹦答:这个三角形另外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6、(1).在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为什么?(2).在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钝角?为什么?(3)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360(4两个三角形:180°×2=360 °4个三角形:180°×4=720°7、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答:三角形内角和180°五、回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师:这节课我们分别用度量、剪拼、折一折的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最后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量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拼折四年级数学教情学情分析一、学生具体情况总体来看,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现对学生的学情做以下分析,希望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学生基本学习状态从大的方面来说,四年级的同学整体水平比较平均,课堂纪律以及作业质量相对较好,思维整体来说比较活跃,在数学课堂上能主动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基本上都能积极参加数学教学活动,学习气氛浓厚,作业书写规范整齐。
但不足的地方就是一小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显得比较浮躁,这主要表现在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方面,同时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生有十几个,还有十几个学生放学后依靠小饭桌,这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作业不能及时上交。
三、学生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
如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概念;知道直角或平角的度数、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他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根据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已经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2、在四上量角时,已经对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进行了渗透。
不少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四、学情分析总体而言,四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大进步,基础知识落实较好,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提供的生活中的情境,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思维的灵活能力也有所提高。
能够正确读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能灵活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基本口算熟练,计算正确率高。
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位置与方向以及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等。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除法验算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要一定的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得比较差。
1.四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存在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2.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五、采取措施:今后我们应围绕这几个方面开展教学:(一)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1.结合我校开展的“三高课堂”组织开展本组的研讨课,每人上一节研讨课。
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从而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重视知识的建构。
每一课的新知识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按照学校要求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4.针对错误进行评讲。
评讲课绝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到学生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应有针对性和侧重性地在试卷评讲课上进行解疑纠错和扬优补缺。
5.摆出问题让学生探究。
教师把存在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或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自己解决。
因为这样做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
可见,试卷评讲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应将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自行探究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教师要多一点启发引导,少一点告诉讲解。
6.提供模拟训练。
教师应当围绕着试卷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再设计一些针对练习与变式练习,让学生练习以便及时巩固与提高。
只有这样,试卷评讲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见,试卷评讲课上就有关问题研讨处理之后,教师要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7.引导学生反馈与总结。
给学生总结和反思的机会,引导总结原来做错的原因。
(二)强化团队意识设计好课堂练习题每位数学教师精心设计作业,设计作业时要求:利用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重视对教材例题、习题资源的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数学教学,以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使练习题有一定的梯度,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作业后仔细检查的习惯等等。
严格要求作业,做到“按时、保质、保量”,严肃作业上交纪律,坚决杜绝不交作业现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实行作业分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学困生个别辅导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主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分析差生的原因,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
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助手。
效果分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学生在整节课中学得轻松。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学生思维活跃。
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过渡自然且有吸引力。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但得不到统一的结果,再引导学生用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进行验证。